时间:2024-04-23
刘 珏 李冬松
拒绝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通常表现为对请求、命令、邀请、劝告、建议、提供、感谢、道歉等行为的回绝。礼貌、合理、规范的拒绝他人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交际摩擦,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反,粗暴、强硬的拒绝方式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面子伤害(FTA:face—threatening acts),容易引发和激化人际冲突,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的决裂。因此研究拒绝行为的话语有利于减少交际摩擦、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汉语的拒绝行为可分为虚假拒绝和诚意拒绝。一般来说,针对恭维、称赞等的回绝多为虚假拒绝,而在请求、命令、建议、道歉等语境下的回绝则多是诚意拒绝。虚假拒绝通常是受到汉文化礼貌观念的影响。现代礼貌的社会功能是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消除抵触,促成合作①,虚假拒绝行为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诚意拒绝则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拒绝者所维护的利益、请求的合理性、交际双方的社会权势和社会关系等。影响拒绝行为的诸多因素构成了交际者的认知语境,拒绝者有意识的话语选择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其认知语境的顺应过程。
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会激活交际者交际语境中的相关因素,从而形成认知语境。其中,交际者的个性、情感、观念、信仰、欲望、愿望、动机、意向等心理状态以及包括特定社区特有的交际规范和从文化中生发出来的规范和价值观在内的社会因素等是认知语境的重要因素②。拒绝言语行为是交际者顺应语境的选择结果。认知语用学认为在交际活动过程中,听话人会从说话人的话语中获取一定的新信息来确认自己的交际语境。因此,听话人对说话人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其自身认知语境的构建过程。
以“请求-拒绝”行为为例,请求方首先通过明示行为提供新信息以期待促使听话人形成符合请求意图的认知语境,以实现请求目的。与此同时,作为释话者的被请求方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推理,形成自己的认知语境。在这个过程中被请求者理解了对方的请求意图,同时也产生出自己的交际意图,即接受或者拒绝(图1)。在听话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对请求意图的推理是请求方话语选择策略作用的结果,符合发话者的交际意图。而接受或拒绝意图则产生于对请求意图的推导过程,是被请求方在综合权衡各种语境因素后的选择。
礼貌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有助于创造和谐友好的交际氛围,因而是促使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礼貌具有文化内涵,“礼貌的语言和礼貌的行为只是表层现象,是特定的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才能透过这种表象,挖掘出其真正的特征,才能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③。
关于汉语言文化的礼貌特征,顾曰国(1992)认为主要体现为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④。毕继万(1996)则将其归纳成如下四方面:自谦尊人、相互关切、互相体谅和以诚待人⑤,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要相互尊重谦让,对人热情,相互关心,对人宽厚,表里如一。此外,学者们还对汉文化礼貌准则进行了梳理。比如顾曰国(1992)认为汉文化普遍遵循以下五个礼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毕继万(1996)则总结出4种中式礼貌原则,即对未知情况的允许、贬低自己尊重他人、相互关心和道德义务的完成⑥。曲卫国、陈流芳(1999)认为“亲近准则”和“社会关系准则”是中国传统礼貌的两大原则。亲近准则与家族血缘关系有关;社会关系准则则与实际交际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权势等诸多社会因素有关。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会权衡社会等级关系、汉文化礼貌准则等因素来选择相应的礼貌策略⑦。
交际者实施拒绝行为时,其认知语境的形成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汉文化中的“礼貌”意识是决定拒绝话语选择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交际双方都谨慎地遵照这些社会行为规范进行交际活动时,拒绝行为通常表现出两种语表标识类型:虚假拒绝行为和礼貌的诚意拒绝行为。但当交际一方或双方由于某种原因脱离这些礼貌框架来实施交际活动时,拒绝行为则转变为处理人际冲突的一种语用策略,凸显出其不礼貌和冒犯性特征。
虚假拒绝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该行为借用了诚意拒绝行为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其他交际意图,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恭维、称赞、关心、感谢以及帮助等语境下出现的拒绝行为多属虚假拒绝。“贬己尊人”是最具汉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⑧,虚假拒绝行为的语境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而邀请、提供等语境下出现的拒绝行为则既有诚意拒绝也有虚假拒绝,听话人必须根据语境进行判断,这些语境因素包括与说话人的交往经验、事态的发展等(图2)。
恭维、称赞行为是把被称赞一方摆在优于自己的位置之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选择抬举对方的词语,抬得越高,就越礼貌”⑨,但对于称赞方而言则是一种贬低。因此礼貌的回答应当是谦让地表示拒绝。中国人受到称赞时通常习惯通过贬抑自我,抬高对方的方式来表示谦虚,如“您过奖了”“不敢当”“比起您来差远了”等等。
当交际者实施邀请行为时,邀请方出于诚意与礼貌,通常需要反复发出邀请,不断追加邀请语力。而受邀方多表现得比较慎重,言辞上倾向于推辞,或者需要确认某些事项后再考虑是否接受邀请。交际双方都受到了汉文化中谦逊、体谅与客气等礼貌要求影响,从而形成交际双方往复交替的磋商过程⑩。
诚意拒绝行为是说话人为准确表达拒绝意图而采取的话语选择行为,是由请求、命令、要求、提供、建议等言语行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引发产生的。在交际过程中,要求方所提供的信息激活了被要求方认知语境中的相关因素,形成认知语境。由于交际者认知语境中从而导致产生拒绝意图(图3)。这些矛盾性因素往往与交际者自身的利益、价值观差异以及达成引发行为所需客观条件的制约等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产生了拒绝意图也并不一定会实施拒绝行为,只有当说话人同时也产生了明示意图才会实施拒绝。比如违心的接受就属于有拒绝意图而无明示意图的行为,而虚假拒绝则是属于有明示意图却没有拒绝交际意图的例子。通常情况下,说话人想拒绝却不表达出来都是出于维护人际关系或维护自身利益考虑而做出的选择。在汉文化中主导礼貌的主要原则是真诚和平衡。
在汉文化礼貌语境下,拒绝行为的发出者通常会采取一定的语用策略或语言手段来降低拒绝话语的语力,减轻拒绝行为带来的面子伤害,加大谈话的磋商性,提高拒绝话语的可接受度,维护双方的人际关系。这就形成了礼貌的诚意:程式性表达,比如“最近比较忙”“我也不太清楚”“让我考虑考虑吧”“明天不太方便”“明天有点事儿”“改天”等;情况说明,比如“我明天得去北京出差”“那天正好是我老公生日”等;表示歉意,比如“不好意思”“真的很抱歉”“对不起”等;表示感谢,比如“谢谢”“真荣幸”“多谢您的盛情邀请”表示祝福,比如“祝你们玩的开心”“替我向大家问好”等;提出解决方案,比如“你再问问其他人吧”“要不改天我请你吧”等。这些策略的目的就是降低拒绝言语对听话人产生的负面影响,避免人际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例1中的对话,从表面上看“叫我奉光罢”是在要求对方更换称呼方式,实际上是要求把双方的关系更换为恋人关系,即隐含了表白意图。在这里,奉光两次使用“你”来明确行为要求的指向性,树生则有意使用“我们”一词扩大了指向范围,把私有领域的话题纳入公共集团范围内,从而顺利地将对方保留在“陈主任”的社会定位中,达到拒绝的交际目的。双关语“横竖以后要改口的”是一种自我解释行为,表面的意思是解释为什么要求对方改换称呼方式,其言外之意是“等你接受我了自然就会叫我奉光的”,仍然是表白意图,说话人从表面上顺从了树生给自己的社会性定位。交际双方非常注重语用策略的使用,为的是维护人际关系,保全双方的面子。
例1:“你不要再叫陈主任了,你就叫我的名字,叫我奉光罢,”他央求道。“我们叫陈主任叫惯了,改不过口来……”她(树生)带笑回答说……“横竖以后要改口的”,他想出这句双关话……故意停了一刻,才补上一句:“在兰州我是经理了。”(《寒夜》)
当谈话开始前发生的某些负面事件或者谈话过程中引发行为的话题、话语选择不当使交际者陷于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时,引发行为提供的信息会激活听话人认知语境中既存的矛盾因素,使之产生其他的交际意图,并由此间接导致拒绝行为的产生(图4)。在这种次生拒绝意图的驱使下,拒绝行为成为实现有意冒犯、表达负面情绪、保全私有领域等其他交际意图的语用策略。这类拒绝行为极易使谈话进入僵持状态,激烈的拉锯过程甚至会引发或激化人际冲突,因此交际者需谨慎甄别。
中国人面子概念的核心就是人格尊严的要求,对友善、热情、认同、人格完满的要求。汉文化礼貌要求的实质是友善和重视,并由此派生出尊重、体谅、热情、认同等礼貌策略⑪。因此,当人际冲突发生时,交际者的主体价值或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或挑战,这种注重友善、尊重、体谅的面子受到伤害,一方发出的请求、命令、提供等行为常常被另一方看作是对自身领域的侵害,极易被拒绝。这一语境下的拒绝行为呈现出与和谐语境截然不同的语用特征:一、和谐语境中拒绝话语的选择以维护人际关系为前提,而人际冲突语境中的拒绝话语主要用以传达负面情绪,有时甚至以加剧不和谐为目的;二、和谐语境中的拒绝话语注重选择面子伤害(FTA)程度较低的语义手段,而人际冲突语境下的拒绝话语则有意选择面子伤害程度高的语义手段。在人际冲突语境下交际者实施拒绝行为可以实现某种特定的语用功能和交际意图,如表达负面情绪、维护自身利益、有意冒犯等。这是社交心理和情感世界的顺应过程。
在人际冲突中,交际者很容易产生如生气、怨恨、不满、失望等负面情绪,而在这种状态下,一方发出的行为要求常常会遭到另一方的强烈拒绝。语料分析显示,在人际冲突语境下,尽管一方发出的请求、邀请、劝说、信息提供和道歉等行为是以缓和或消除人际冲突为目的,但常被另一方理解为对自己利益的侵犯而遭到拒绝。
在人际冲突语境下,拒绝话语选择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谈话参与者心理因素的制约。在矛盾语境的作用下,交际一方提出的要求被另一方视为对自己利益的侵害,双方的对峙容易使谈话进入拉锯状态,呈现出由“要求—拒绝”相邻对组成的多话轮对结构。这也是为什么说话人明知拒绝行为会伤害对方的面子却还要反复回绝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一个对社交心理和情感世界的顺应过程。对认知语境和交际动机的顺应是这一语境下拒绝行为存在的语用理据。正确理解和分析人际冲突语境下的拒绝话语,有助于理解人际沟通的普遍规律,恰当应对交际中的“要求—拒绝”拉锯状态和有意冒犯类拒绝行为,维护和谐的社会结构。
虚假拒绝、礼貌的诚意拒绝、冒犯性诚意拒绝都是汉语拒绝行为中的普遍现象。交际者根据认知语境有意识地在传达某种交际意图和隐晦某种交际意图之间做出选择,使得汉语拒绝话语呈现出复杂的变异性。“平衡”是汉文化礼貌的核心,权衡的过程正是说话人对认知语境中被激活的多种交际意图进行选择的动态过程。
【注释】
①④⑧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4期,第10~17页。
②[比]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③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9页。
⑤⑥⑨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第51~59页。
⑦曲卫国,陈流芳:“论传统的中国礼貌原则”,《学术月刊》,1999年第7期,第33~41页。
⑩李军,曹钦明:“汉语邀请行为的话轮结构模式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第4期,第44~53页。
⑪李军,宋燕妮:“面子理论在汉文化中的考察”,《修辞学习》,2004年第2期,第29~32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