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4-05-04

吕云

数学课堂上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对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追求新知识的欲望,能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研究。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几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现在谈几点做法: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放手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对于那些敢于提出自己观点、意见和看法的学生,要鼓励支持、认真客观分析、加以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种高涨的热情从事数学学习和思考,充分体验创新的欢乐。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在教学课堂上营造创新机会,我将“满堂灌”和简单“问题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改为“六环四步”教学法,“六环”指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进行新课、达标测评、课后小结、布置作业,“四步”指进行新课中的认定目标、自学、质疑、讲解。课堂上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讨、归纳、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诱发思维动机,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思维,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机会和条件。

2.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只对教材、教案负责,学生只满足于完成教师教给的学习任务,完成试卷和标准答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往往只注重对问题结果的评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在是教学中心,而是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 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 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学生的学习伙伴 、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 、学生学习的评价者 和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主动创造一种适合每个学生生动活拨、自由发展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体验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又把“应试”训练转变为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应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达到了触类旁通的目的。师生在人格上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有血有肉、有创新能力的学习主人。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教师、向教材、向名人挑战、提出“怪”问题。这样,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得到保护,他们的智力和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提高。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从培养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于是我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出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行为目标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把教学目标变成一个或几个学习目标,将目标设计成习题,又让学生自己编制类似习题,通过这些习题的解决,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而对于问题的答案或处理意见有分歧时,便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样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功能,通过师生交流、生生辩论以及小组交流,就能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在认知冲突、知识的矛盾中,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学习需要。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敢说、敢想、喜欢与人合作的精神,实现了创新意识培养的目的。

4.利用开放性习题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中的开放题,是针对传统数学中的封闭题提出的。数学开放习题由于它的多层次性,许多题目常常起点比较低,有利于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等程度学生的参与。在学生解决开放题时,经常看到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开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可见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正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富有挑战性,正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坚持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新旧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新的过程。我努力从培养学生参与教学入手,优化课堂教学,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插嘴,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并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相信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