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相声创作的艺术范式与当下的媒介传播——以马季相声为例

时间:2024-05-04

王艳玲 金晨辉

相声创作的艺术范式与当下的媒介传播

——以马季相声为例

王艳玲 金晨辉

传统相声以讽刺见长,而“新相声”却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针砭时弊,马季作为“新相声”的开创者和将相声带入电视媒介的第一人,不只创新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还将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本文通过梳理马季相声作品在电视领域的发展历程,旨在探究其成长经历与内在气质、相声与电视“联姻”的逻辑关系,并从相声创作的艺术范式和电视传播特性的角度,探讨、归纳马派相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与路径,以便促进马派相声与当代电视媒介更加和谐地共生共融。

一、马季及其相声缘起

马季生于天津市宝坻区,这片充满幽默细胞的热土培养了他天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与幽默感,成就了他从事相声行业的天赋。马季早年间到上海做过学徒,在北京做过卖书员,这些社会阅历给予了他丰富的创作来源与编创相声的蓝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相声《找对象》在北京市举行的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演中获得一等奖,一时间名声大噪。1956年,他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师从侯宝林先生。

从1957年开始,马季开始了各地的演出与实践,他扎根乡土,走进百姓,勤俭朴实。他从来不摆排场,将艺术创作深深地扎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由于他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创作出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作品。尤其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参与演出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红遍大江南北,使他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相声大师。这一系列的从艺经历不仅为他后来的相声创新积累了坚实的基础,更让他的相声作品形成了一种内化的独特气质与风格,语言和形式上充满了独特的个性魅力。

2006年9月,马季获得了中国曲艺界最高奖项“牡丹奖”的终身成就奖。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吃了一辈子的相声饭,享受了一辈子相声的乐趣,应该用一颗纯洁的相声之心,忠于自己的相声大业。我愿意,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毫不动摇的做一个真正的相声人。我拿这个奖项很惭愧,在我前面有五六代相声演员,他们都把终身奉献给了相声艺术,这个奖项应该是属于他们的。”说到此,马季声泪俱下。这句话体现了马季一生都在为了相声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改革创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种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操。

二、马季相声与电视的结缘

相声,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曲艺形式,最早起源于清朝,在京津地区大都流行于天桥、茶馆之中,传播媒介只有口头传播、人际传播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自办的电台节目中开始陆续开创相声栏目,既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繁荣了相声市场,也为日后相声登上电视屏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马季先生20世纪50年代加入中国广播说唱团,以令人捧腹的演说方式与精湛的抖包袱技巧,吸引了一大批听众粉丝,但敢于创新的马季仍一直苦苦思索,如何将只能收听声音这种单一的、略显乏味的传播方式转化成可视化的、使人印象深刻的综合化传播符号形式。与此同时,他成立的创新小组连续尝试编排了13个小品,集结成册,名为《笑的窗口》。越来越多的马派相声开始在电视荧屏中初露锋芒,特别是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标志的电视媒介,将马季的相声作品高效、广泛地传播给越来越多的受众,将马季相声由可听性转为可视化,马季相声因之与电视结缘。

1983年,由黄一鹤导演的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中,马季受邀与其徒弟姜昆,及著名演员刘晓庆等联手主持春晚。马季和姜昆凭借坚实的相声功底,与观众频频互动,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4年,马季先生的经典之作《宇宙牌香烟》因其犀利、讽刺的语言风格与诙谐幽默,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正是从这届春晚开始,以马季为首的“马派相声”正式登上了电视的这个“大舞台”,也可以说,马季是相声与央视春晚之间的“大媒人”。此后,马季又与徒弟们合作,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诸如《送别》《训徒》《五官争功》《老少乐》等多部作品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马季的徒弟姜昆、刘伟、赵炎、冯巩、黄宏等人也被众人所熟知,一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相声“马家军”悄然壮大。

三、马季相声与电视媒体的良性互动

相声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曲艺园地里一朵璀璨的奇葩。现在我们之所以能看到马季相声珍贵的音视频资料,得益于广电部门及马季弟子对于资料的悉心保护,得益于国家对于相声这门曲艺艺术的重视与挖掘。

(一)借势制定电视相声规范

1983年的央视春晚,马季是总策划的身份,其后的两年央视春晚,马季还参与了相声的演出。这三年作为相声与电视春晚“联姻”的元年,其“制定范式,打好基础,掌握力度,迈好步子”的作用不可小觑。马季作为“领头羊”,在其中功不可没。无论是从晚会的策划、编排、流程,还是从与观众的互动、参与、反馈,都融进了浓浓的“相声风格”,整场晚会如同一个大型的、实时的、文艺气息浓郁的“相声剧”。它打破了相声既有的演播方式,用戏剧化的叙事角度将整场晚会用“演”的方式,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地表现出来,而非由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段子、包袱拼接而成。既增添了整场风格的幽默性、可看性,又能调动起观众参与的热情,且不乏晚会的既有特征。这样的创作理念,可以说比现当代的“相声剧”创作早了半个世纪。马季以这样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相声创作实践,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电视相声制定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范:既可以单独编排,也可以分散融入。

这样看来,相声影响力的每一次扩大,都伴随着演出场所和传播媒介的转换。“相声走上电视,观众队伍得以空前拓展。旧时代‘撂地’作艺,观众数以十计;后来进入茶馆,观众数以百计;及至进入剧场,观众数以千计;一旦走上电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观众当以亿计。这种变化迅速地扩大了相声的影响”。表演场地的转换,从撂地到茶馆、从剧场到电视,每一次转换都促使相声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使相声的表现方式获得了极大的弹性,能够适应不同媒介的限制和要求。

(二)电视媒介改良马季相声

相声与小品可以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小品中的很多语言、技法、结构都能看到相声的影子。而最先将相声小品化的初衷,不得不说与相声走向电视屏幕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电视在客观上对相声的创作起了改良的作用。

电视作为一种以动态画面为表达方式的媒介,要求展现的内容具有可视性、趣味性。而其中多个层面是与相声的表现手法相违背的,如传统相声中的贯口,腔调晦涩难懂,保留古音,“曲高和寡”,难以被大众所接受,气氛的渲染需要靠底下观众的叫好来带动整场的节奏,电视曲艺栏目中往往没有设置观众,一般年纪较大的相声演员站在台上,动作较少,很容易就会失去观众的注意。尤其最初电视上的相声依然犹如茶馆中的表现方式一样,一个逗哏,一个捧哏,站在原地不动,既呆板又没有可观性,给观众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无法真正地调动起观众的兴趣点。马季则创造性地提出了给相声“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再加一个“演”,不仅要说出来,还要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将自己代入角色本身,这样就拉近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最重要的是符合电视的可视性传播规律。换言之,马季先生前瞻性地、创新性地加了“演”这个成分,既丰富了相声的肢体语言,又符合了电视的传播规律,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大家产生深刻的印象,不得不说,在客观上是电视改良了相声这门传统的语言艺术。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相声“小品化”,正如马季先生曾预言的那样“也许小品就是相声的未来吧”。

(三)相声将平民化的视角融入电视

20世纪80年代,电视界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背景下,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大前提下,马季将相声这门传统的民间语言艺术搬上了电视荧屏,成为电视传媒大众话语体系建构的一个范例。即电视作为一种服务型媒介,应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不断地满足受众的需求。马季相声向来以赞美时代或抨击讽刺社会中的各种丑恶现象为主要风格,而这些话题内涵往往是基层群众津津乐道却难登“大雅之堂”的,电视媒体自身的宣传话语体系与民间特有的草根式话语体系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隔阂。马季相声的到来犹如一股清新之风注入了当时的电视荧屏,扩大了电视栏目的话语资源,丰富了电视的人文内涵。

马季曾经表示,现在相声界没有好作品,是因为相声演员没有深入基层,可谓一语中的。相声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创作来源要求接地气,不亲自走入田间地头,不亲自体察民间疾苦,只是在房中奋笔疾书,又怎能创作出反映民心民情的好作品呢?在艺术创作上,马季先生鼓励相声工作者到民间去,到田间地头去,反映真实的民间情况。马季先生曾说过:“坐在屋里瞎编的作品,谁也不爱看”,这就要求马季的弟子们要将精力下沉到相声本身创作中,下沉民间,与老百姓心连心,手牵手,才能真正地继承与发扬以“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主要特点的马派相声。

马季相声作为一门真正扎根于基层、民间、草根的语言艺术,它代表着平民阶层的视野,对普通老百姓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抨击与讽刺,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共鸣,也间接地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当时《宇宙牌香烟》演出后,具有商业头脑的卷烟厂立马生产了同款香烟,卷烟厂还希望马季于次年的春晚上再次出演相声,为“宇宙牌香烟”平反,后来马季怀着专业主义精神真的进行了相关段子的编创,一时间“宇宙牌香烟”名声大噪,这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该卷烟厂也成为了当地的名牌企业。

四、马派相声的传承与发展

值得欣喜的是,相声在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相声的保护与传承给予了制度化与保证。由于马季相声与电视结缘,现在可以从网络与电视台的资料中找到很多以往演出的视频,这些视频就是当时情景的记录,既把马季的表演风格、音容笑貌完整无缺地记录下来,也有助于马季弟子对其演出的整理、归纳与总结,以及对马派相声的一脉传承。

(一)与电视联手改革相声事业

马季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声事业承上启下的名家,对于相声的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承上”是沿袭了传统相声优秀的创作手法与叙事方式,“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表现得淋漓尽致,“诙谐幽默”的应有之义被他表达得完美无缺,既富有传统文化精髓又具有时代气息;“启下”是开创了“歌颂型”相声这一独特的审美形式,增加了“演”的成分,既丰富了相声表达范式,也为今后马派相声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

2002年,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曲艺家协会协办的全国首届电视相声大赛在全国相声界是一件大事。当时马季的大徒弟姜昆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会长,在马季的谆谆嘱托与教导下,姜昆大力促成了此次比赛的顺利进行。全国相声名家汇聚在中国最大的媒体平台上,场面之大,规模之大,反响之大盛况空前。马季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2002年刚刚开始,就举行了这样一个全国盛大的相声比赛,这预示相声将要按照大家的愿望改革和发展,找出新的路子。”即“马家军”作为重要的选拔力量参与在比赛中,为今后一个时期马派相声的人才储备与相声改革,积累了宝贵的财富,这也是马派相声借助电视媒介来促进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节点。

2004年,中央电视台首档喜剧式动漫节目《快乐驿站》诞生,这档节目将大量的曲艺节目通过“演”的方式,采用动画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将一系列的相声作品创新性展现出来,其中又以马季先生的相声作品为主。如《五官争功》《老少乐》《训徒》《宇宙牌香烟》等经典作品都有所演绎。它开创性地将flash动漫元素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为相声、小品、戏剧中的人物虚拟动画形象,建构喜剧场域,延展了有限的叙事空间。如在《五官争功》中,当五官都想和马季分享奖金时,鼻子第一个冲了出来,这时画面中的面庞上其他的五官都消失了,让位给鼻子,鼻子作为“唯一”的器官说道:“我可告诉你,你所以当上头号笑星,那全杖着我这鼻子给你挺着呢!”不仅生动活泼,让人捧腹大笑,还将观众的联想呈现于画面。同时,该节目还弥补了国内喜剧动漫素材来源匮乏、以成年人为视点的相声漫画缺失的双重空白,特别是将flash这一本属于计算机领域的边缘传媒元素凝聚在电视媒介中,又与相声这一传统技艺相结合,使得相声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与趣味性,使《快乐驿站》成为一档老少咸宜的节目。不管是“cctv全国相声大赛”的设立或是“快乐驿站”栏目的诞生,都是对马派相声的继承与保护,是对相声人才的一种鼓励与支持。

(二)加强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

马季先生生前一直呼吁建立一所高水平的相声学校,甚至国家级的曲艺学校。马季先生一直为设立相声学院、撰写相声学科的教材奔走。确立相声的学科地位,将其列入学科目录,成为高等教育序列的一份子,是留住相声人才,提高相声创作水平的关键。只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才能更好地突破相声界现有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与理论创新停滞不前的壁垒。

值得欣慰的是,2010年北京电影学院首设相声班,隶属于表演学院,虽对于需求庞大的相声表演群体还远远不够,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2016年3月28日,马季艺术研究会在天津师范大学成立。姜昆在马季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坦言,尽管大家对相声现状不满意,但是大家在关心相声,有的人说黎明前是黑暗;有的人是恨铁不成钢。正因为如此,今天,在中国的学府之一——天津师范大学成立马季相声研讨会这件事,显得非常有必要。相声是人写的、人说的,研究相声人很有必要。于是,天津师范大学申报的《马季相声艺术风格研究》项目获得批准,成为中国曲艺艺术研究基金的中标课题之一。当然,现代相声缺乏创新动力除了没有相关的学科建设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于曲艺创新的制度性的支持与保障,以致相声工作者缺乏创新动力。若能将相声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与开发,积极运作,与广电行业形成配套产业结构,一定能够助力相声中长期发展。

(三)保护传统曲艺,坚守绿色相声

马季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曲艺和相声,但不喜欢我们圈子里的有些人”,这句话一语中的地指出了相声圈内存在着一系列的风气不正的问题。他不满意相声队伍里的“俗气”,不满足相声演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恨这支队伍里的歪风陋习,对这些阻碍相声事业发展的风气深恶痛绝。由于相声行当在进入新中国后,地位极大提升,但行业准则迟迟没有制定,导致旧社会一些江湖习气沿袭至今。马季作为一名党的先进文艺工作者率先垂范,当别人都在大搞收徒仪式,“顶礼膜拜”那一套时,他只收一束鲜花,再给徒弟一句祝福的话,就算收徒完成。他不仅收徒就简,还要主动寻找人才,徒弟刘伟就是他在天津观看演出时发现的好苗子,这无不体现了马季作为一代大师谦卑恭谨,一片赤诚的大家风范。

由于相声与电视本质属性不同,也引发了众多的讨论,出现了“成也电视,败也电视”的说法。一时间,在街头巷尾,茶馆剧院,多了些“电视上不能播”的相声,庸俗、媚俗、低俗的内容充斥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荤段子”,在一些区县级的电视台中,因把关和审查不严格,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姜昆在天津师范大学马季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马季老师给我的思考》中也谈到,相声的戏剧冲突被简单处理为甲乙之间的情绪冲突,相声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几乎被破坏殆尽。为了追求超额的笑料,相声的情节被无限夸大,远远脱离生活,相声里的包袱几乎完全脱离主旨,相声的讽刺开始被滥用,相声的格调开始无限向下,庸俗、低俗、媚俗的内容逐渐充斥舞台。这些相声搬上荧幕,虽然可能会满足部分人的“恶趣味”,但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传播效果是恶劣的,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不利于相声的推广与发展的。

毕竟相声最大的价值莫过于“相声”本身,并非一味地迎合媒介与市场。不少相声演员认为既然上了电视,就可以抛弃“老一套”的相声内容,往往却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窘境,抛弃了最初的创作规律、叙事方法,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相声只会让大家瞬时间哄堂大笑,却很难记住其中的桥段、包袱、笑点。针对包括马派相声在内的相声作品处于“低谷”的现象,他表示应该设立“导演制”,负责整个的相声编排,以杜绝相声演员为了获得爆炸性效果而出洋相,剑走偏锋。马派相声在创作上,始终坚守绿色相声,不拿荤黄段子当噱头,不放弃自己社会导向的功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马派相声通过电视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熟知,认识了马季,热爱上了马派相声;马季也将更多平民化的视角、大众化的话语体系融入了当时以宣传功能为主要特征的电视,改变了人们收听曲艺的习惯、方式,促进了电视功能与属性的回归。与此同时,马季借由电视改良了相声,增添了可观性与趣味性,实现了表现手法上的多元,特别是电视栏目化后的马季相声进行的一系列的改进与尝试,为当时的相声界树立了榜样与标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后,相声这门传统曲艺还将继续与电视媒介深度融合,在不断的碰撞与配合中积累经验,强强联合,砥砺前行。

注释:

[1] 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 274.

[2] 曹红蓓、马季.跟新中国一起笑[J].中国新闻周刊,2007(01).

[3] 央视网: http://www.cctv.com/entertainment/yuandan/saishi/sanji2.html.

[4] 吴文科.马季:作为相声艺术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J].艺术评论,2007(01)

王艳玲: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金晨辉: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