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舒伯特钢琴作品的偏见与误解

时间:2024-05-04

谢承峯

论舒伯特钢琴作品的偏见与误解

谢承峯

对于舒伯特,在世时许多人对他抱有不公平的偏见与误解,一直到其离开人世的四十年后,身价才水涨船高。而我们现在对他的认知仍然太少,一方面因为舒伯特本人留下文字资料非常少,再加上他过世许久后,才有人开始收集关于他的信息,采访认识他的人。然而,经过了这么久的时间,许多资料的可信度都要打上问号,这间接导致众人的许多误解。在十九世纪,只有相当少数的人察觉到舒伯特的天才以及他音乐里珍贵的财产,幸运的是,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勃拉姆斯以及德弗扎克都相当推崇他。在舒伯特去世大约十年后,舒曼成为第一位发现舒伯特器乐音乐重要性的作曲家,他在《新音乐杂志》(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里,大声赞扬舒伯特的《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与《d小调弦乐四重奏》等作品,并称赞舒伯特的作品有“无止境的长度,总是充满着音乐性与歌唱性,情绪时而热烈时而平静”[1]以及警告“拥有很少音乐想像力的音乐家们应该远离舒伯特的作品”。[2]李斯特则是对舒伯特的歌曲爱不释手,并著手把许多歌曲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成为李斯特平常演奏的必备曲目。此外,他还特别喜欢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除了写上严谨的指法和解说之外,也将之改编成钢琴与乐队的作品,而此首作品里的主题变形手法与循环曲式,更深深地影响了李斯特。勃拉姆斯则是收藏了许多舒伯特的手稿,而德弗扎克更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舒伯特的风格是独特的,我们可以找到与巴赫和贝多芬相当不同,值得敬仰且非常精致的复调写作”。[3]但是即使有这些大作曲家的赞赏,舒伯特的名气仍然以十分缓慢的速度改变,因为大众对他一直存在着一些偏见与误解。

偏见一:舒伯特只是一位好的歌曲作曲家

舒伯特在艺术歌曲上的成就,透过李斯特大量的改编以及被演奏,大家都已相当认可。但是他在器乐音乐上的成就,如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等作品,仍是默默无闻,尤其是钢琴作品,除了有名的《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瞬间》和《即兴曲》之外,奏鸣曲总是乏人问津。这从他在世时竟然只有三首钢琴奏鸣曲(分别是D.845、D.850和D.894)、《流浪者幻想曲》和《音乐瞬间》等器乐作品被出版,可以窥见他在当时不被重视的程度。直到1960年后,由于一些钢琴演奏家的努力推广,舒伯特才慢慢的被大家接受,并肯定他做为一位杰出器乐作曲家的地位。在二次大战前,只有施纳贝尔和厄德曼大力地推广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以及著名的音乐学者托维开始关注舒伯特的音乐。但即使如此,据说拉赫玛尼诺夫尽管非常仰慕舒伯特,但他在所有钢琴奏鸣曲中,只知道舒伯特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而已。不过,接下来的钢琴家,如肯普夫、巴杜拉·史柯达、塞尔金以及布伦德尔等钢琴家大力的推动,以及近来的席夫与内田光子的努力,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已经大大增加了曝光度,演奏这些作品的钢琴家愈来愈多,乐谱和录音也较以往容易取得。这些都证明舒伯特不只是一位歌曲作曲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器乐作品作曲家。

偏见二:常被拿来与贝多芬比较

许多人喜欢把舒伯特拿来与贝多芬相比,并指出舒伯特的作品不会使用动机发展,架构散漫而且音乐缺乏对比。这是不正确的。舒伯特并不是不会处理曲式架构,只是使用的方式不同。他是依靠长旋律线条的抒情性以及绝妙的和声进行与转折来组织奏鸣曲曲式,而不是以动机发展的方式。他的作品的确有片段性的作用,但不是散漫,演奏者必须找到贯穿这些片段式写作的诠释思维,并以此来整合整首作品。他音乐的对比不像贝多芬是瞬间改变,而是像说故事般,有着起、承、转、合的顺序。的确,舒伯特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相比,早期的曲子显得不够成熟,而且更未解地留下许多未完成的钢琴奏鸣曲(但是他晚期的钢琴奏鸣曲现在被归类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属于同等层次的艺术高度。然而即使如此,舒伯特早期的作品已经呈现出歌唱的抒情特色,仍是值得学习与多被弹奏),而贝多芬从《第1号钢琴奏鸣曲》开始,就展现出其惊人的创造性与统整奏鸣曲架构的能力。但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二人的作曲技法完全不相同,即使舒伯特从贝多芬的作品中学习了许多作曲手法,但却很少在曲中透露出贝多芬的影响,因为舒伯特从一开始就执着于自己的音乐道路。

偏见三:情感太阴柔,曲子太长

舒伯特的作品不但细腻而且注重抒情性和内在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和声的色彩变化。这些特色需要演奏者拥有一颗诚真、单纯和敏感的心思,才能演奏好舒伯特。但是也正是这些特质,舒伯特常被人认为其情感太过于阴柔。然而这又是对舒伯特的另一个误解,因为他的力度变化甚至比贝多芬还宽,乐谱的力度范围涵盖了ppp到fff。当听众听完了充满交响式音响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以及情绪高昂激动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D.958之后,还会有人认为舒伯特的作品过于软弱吗? 此外,虽然许多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长度因为偏长而被诟病,但并没有任何一首比贝多芬《楔槌键琴钢琴大奏鸣曲》D.106还长,再与其交响曲和马勒的交响曲相比更是远远不及,因此这实在不是批评舒伯特的好借口。

偏见四:技巧不具钢琴化的特色

许多人评断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技巧不自然,不适合弹奏是不合理的。舒伯特作品中的钢琴技巧的确与古典时期的技巧相当不同,但是他所发展出来的新式技巧,却不被那些看不起他的人所认同。因此如此评论他的人,想必十分讨厌一堆和弦进行,一堆八度颤音,以及许多的大跳,还有透明的织体。读者必须要理解,舒伯特所感兴趣的以及他作曲的首要目标,首先是音乐,而不是炫耀式的技巧。而什么是好的技巧呢? 难道只有弹的快速、精准与大声,就是好的技巧吗? 控制音色的变化以及歌唱性的旋律,不也是技巧吗? (而且是更难的技巧!)也有可能是他音乐上的要求远比手指的跑动更难达成,间接造成他音乐的传播速度减缓。他这些新式的钢琴技巧,是受到声乐的长气息、弦乐四重奏的织体和交响化的乐队音响而发展出来的。要能掌握这些技巧,必须要理解这些不同声音乐概念,而演奏者会自然地试图以钢琴来表达出不同的音色。音乐是一种共通的艺术及语言,只有未真正理解他钢琴作品内涵的人才会抱怨他的作品不具钢琴化的特色。

对舒伯特的误解与偏见,即使在欧美国家,也经历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才获得正视。在十九世纪上半叶,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尤其是钢琴奏鸣曲,饱受批评与攻击。笔者一直认为,对舒伯特真的存在太多的不公平以及相当不合理的观点,即使布伦德尔、席夫和巴杜拉·史柯达夫妇皆发表了重要的文章来捍卫舒伯特的重要性,还是有评论者喜欢把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拿来与前人精致的构思写作相比,而且这些偏见与误解并不具说服力。但是在中国,舒伯特的普遍性和知名度更远远不如现在他在西方世界里的地位,这和中国钢琴界一直致力发展快速和力度等技巧的追求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恰恰相反,舒伯特的内涵不在于那些外显和表面的目标,而是在于意蕴的表达,而这,需要的是钢琴家的耐心和毅力来挖掘、探索。要改变这种现象不是很容易,首先社会文化风气需要转变,其次,钢琴教师必须要对舒伯特的钢琴音乐能有更多的认识与理解。

[1] Alfred Brendel, Music Sounded Out-Essays, Lectures, Interviews, Afterthoughts,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1992, p. 78.

[2] András Schiff, Brian Newbould ed., Scubert Studies - Schubert’s Piano Sonatas: Thoughts about Interpretation and Performance,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207.

[3] Martino Tirimo, Franz Schubert: the Complete Piano Sonatas Volume 1 – Preface, XXIV.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