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麦田守望者李振声

时间:2024-04-23

|文·本刊记者 王志琴

从大西北到黄淮海,再到渤海地区,

李振声用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使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

小麦与水稻是中国的两种主要农作物。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中国形成了南部种植水稻、北部种植小麦的农业格局。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坐镇南方,改良水稻,大大提高了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2021年,袁隆平去世,举国缅怀。袁老去世后,许多人遗憾地说:“当年为粮食奋战的南袁北李,如今只剩下一个人”。那个人们口中的“李”,就是李振声。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出身贫苦心存远志

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对农业有接触,一般的农活都参与过。他11 岁那年,山东大旱,据志书记载:“1942年,山东大旱,6月始降小雨,秋早霜,高粱受冻无粒,其他作物严重受灾,粮食歉收。1943年,灾荒严重,饿死者、卖儿卖女者甚多,外出讨饭者无数。”李振声还记得,“那几年青黄不接时,榆树叶和树皮都吃光了。葱干蒜皮都是好东西,也有人饿死。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尽管当时全家十分艰难,李振声的家庭还是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想尽办法送孩子上学。李振声先是在农村上私塾,就读于周村培德学堂,之后在光被中学念书。

13 岁那年,父亲病逝,母亲一人带着几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因为心疼自己的母亲,又想让弟弟继续完成学业,李振声的哥哥辍学外出打工了。年少的李振声也想要分担一部分重任,但李振声的母亲和哥哥却阻止了他:家里一定要有个读书人。

李振声靠哥哥在济南一家店铺当伙计的工钱和亲戚的帮助读到高二。尽管青少年时代的李振声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但是他想到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懂事的他选择辍学,来到济南和哥哥一起打工补贴家用。

在一次找工作途中,李振声看到了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招生启事里明确写道:学校免费提供食宿。这则招生启事,像火把,点亮了李振声的人生。

原本准备打工的李振声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考了,而这一试便成为了他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他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多年以后提及此事,他仍激动万分:“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所以也就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学习比较努力。”

1948年的夏天,17 岁的李振声正式成为了山东农学院的一名新生。饱受过饥饿滋味的李振声在跨进山东农学院大门的第一天便立下誓愿:毕业后我一定要多种粮食,让每个农民都有饭吃!

在山东农学院,李振声开始系统地接触与小麦有关的知识。李振声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系主任沈寿铨教授和余松烈教授。从小麦的进化到小麦育种的理论与技术,沈寿铨教授的知识丰富、面面俱到,李振声也受益匪浅。与沈教授的不苟言笑不同,余松烈教授的课程生动而活泼。作为李振声的遗传学老师,余教授总是将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出来,深入浅出。李振声对于冬小麦高产的心得体会,正是从余教授处获得的。

在两位教授的带领下,李振声对小麦的培育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大一的时候,李振声对小麦的整体研究已初具雏形。到了大二,他就自己培养出了一种新的小麦品种。大二暑假时,李振声把新品种带回老家进行实地种植,结果确实比“祖传的老品种”收成高,因此备受家乡的村民好评,纷纷前来换种种植。这也让李振声深受鼓舞,他看到了科学技术对农业的重大影响,心想:如果能在全国范围内种植出更优质的小麦,挨饿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今后继续从事小麦育种的研究。

1951年大学毕业时,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工作期间他对800 多种草的习性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写下了数千份研究报告。而这些工作中收获的宝贵经验,对他后来的研究很有帮助。

用野草杂交出小麦新品种

1956年,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李振声从北京来到陕西杨凌,开始了在大西北长达31年的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生涯。

那年正赶上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麦田里一片枯黄,麦叶上全是锈粉一样的东西。李振声和同事们到田里巡查,转一圈出来,蓝裤子竟变成了黄裤子。条锈病有“小麦癌症”之称,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这种植物灾害是由于真菌附着在小麦的叶片上,从而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夺取植物营养和水分,最终造成小麦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看到这样的情景,童年时挨饿受苦的记忆涌上心头,李振声下定决心对小麦进行改良研究,研究出能够抗击病菌的小麦。

在北京时,李振声跟随导师冯兆林先生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 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麦草杂交”的设想启发了他在小麦育种改良上的科研思路。这个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教授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教授的支持。

在数以万计的小麦科中,李振声团队选中了一种叫做长穗偃麦草的植物。它是一种牧草,虽然与小麦是同一属科,但并不是能食用的小麦,算是可食用小麦的近支亲属。这种草有着极强的抗病基因,如果能够将它的抗病基因杂交给小麦,那么小麦也就不容易得病。

虽然想法很好,但是实践上无异于光脚登泰山,李振声和他的科研团队一干就是8年。8年的时间里,他们天天倒时差,晚上用照明灯为长穗偃麦草提前花期,终于在8年的日以继夜里,他们将长穗偃麦草的花期提前整整两个月,从而赶上了小麦的花期。

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 余天阴雨,到6月14日天气又突然暴晴。烈日下,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指叶子还青,但已全变干)了:课题组筛选的1000 多份杂种中,只有小偃6 号的祖父(小偃55-6)和长穗偃麦草安然渡过了难关。这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的杂种,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又经过两次杂交,终于育成抗病、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 号。

1979年,小偃6 号开始参加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说法。到20世纪80年代末,李振声培育的小偃6 号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5 亿亩,小麦增产超过60 亿斤。小偃6 号使我国小麦杂交育种走在了世界领先行列,1985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88年荣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

小偃6 号的成功并没有令李振声止步,他又开始思索如何缩短育种周期。他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立了缺体回交法,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

不懈探索粮食增产之路

1987年,李振声被调回到中国科学院,协助时任院长的周光召管理生物局和农业项目办公室。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3年粮食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许多。在周光召的全力支持下,李振声与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一起,经过3 个月的调查,预测黄淮海地区有500 亿斤粮食的增产潜力,于是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并组织中国科学院25 个研究所400 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在国务院的支持下,经过6年的治理,到1993年,全国粮食增长到9000 亿斤时,其中黄淮海地区就增产了504.8 亿斤,与预期结果非常吻合。“黄淮海战役”取得了67 项重大科技成果,有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有16 项达到国际水平、12 项填补国内空白。

“黄淮海战役”不仅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而且在中科院成为广为传颂的“黄淮海精神”,其实质就是科技人员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深入实际的务实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2007年,李振声获得2006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后,再次在农业领域获得此奖的人。获奖之后,李振声将50 万元奖金捐出,用以资助贫困学生。

而他自己,则投入了新的战斗——组织实施“渤海粮仓”计划。

2011年,围绕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增产,李振声认为高产区粮食增产难度加大,而中低产区增产潜力巨大。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环渤海三省一市的中低产田上,牵头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李振声说,在环渤海低平原地区的河北、山东、辽宁、天津,有4000 万亩中低产田、1000 万亩盐碱荒地,如果能解决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等问题,这些地方将具有巨大粮食增产潜力。

2年后,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这一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共同实施的,通过研发、集成、示范推广耐盐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等措施,提高环渤海低平原4000 万亩中低产田、1000 万亩盐碱荒地的粮食增产能力。

盐碱地变身高产田,秘诀除精细管理、科技注入,更在于“种子”创新。

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盐碱度高,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粮食生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李振声与课题组以小偃54 和鲁麦13 为亲本,经过有性杂交、系统选择,成功培育出适合环渤海低平原盐碱麦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0。该品种具有抗旱、耐盐、稳产、高产的优点,适宜在土壤含盐量0.3%以下中轻度盐碱地上种植,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试验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9%~11.4%,成为渤海粮仓示范推广的主导品种。

为了加强小麦耐盐育种工作,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小偃麦种质规模化创制体系,并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小偃麦耐盐特性的方法。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在河北、山东、天津和辽宁示范推广8016.7 万亩,增粮209.5 亿斤,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2022年,三夏时节,在河北省南皮县东五拨村,金黄色的小麦随风摇曳,正在等待收割机的到来。望着这片麦地,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孙宏勇喜悦溢于言表:“抗盐碱小麦优种小偃60,今年再创丰年。”

南皮种粮,一度很难。南皮县地处九河下梢,土地盐碱瘠薄。孙宏勇介绍,南皮多数地块盐碱度在0.3%左右,根据既往试验数据,土壤盐碱度大于0.1%时,一般种子就会受到盐分胁迫,影响正常萌发。

靠天吃饭的年代,当地流传几首民谣:“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这些民谣饱含着种粮人的心酸与艰难。“现在不一样了。”乌马营镇白坊子村农民白普青说,“我家种了8 亩小偃60 小麦,今年(2022年)还是丰收年,一亩地能产550 公斤左右。”

从大西北到黄淮海,再到渤海地区,李振声用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使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到耄耋老人,李振声等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麦”相承,用滴落在土地上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