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王志琴
其实,新潮年俗也好,传统年俗也罢,它们改变的只是过年的仪式,对幸福平安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不变。
爆竹声中,让人期待的春节到来了。
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为过年。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年,不仅标志着自然气候的變化节点,更是成了人的生命节点的象征。
对中国老百姓而言,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如何过这个最隆重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采办年货、扫尘、贴年画、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放鞭炮、祈福、逛庙会、赏花灯等习俗。千百年来形成的各种年俗,丰富了节日文化,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年的习俗不断发生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智慧、思维方式与文化积淀,让春节民俗不断革故鼎新、吐故纳新。人们在保持这些传统风俗的同时,也给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新民俗。
吃在春节 不只是美味
岁岁年年,中国人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我国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
“年夜饭”这个词,据考证,最早出现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苏州文人顾禄的《清嘉录》中:“除夕夜,家家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话,名曰‘年夜饭’,俗称‘合家欢’。”
作为一年中最有仪式感的一顿饭,年夜饭不仅是家庭亲情、希望的集中表达,也有辞旧迎新的意义。
舌尖上的春节,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色。在年夜饭的变化中,我们能看到时代的变迁。
对不少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富最让人期待的一顿饭。
1957年2月3日出版的《北京日报》上,提及了一户普通人家的年夜饭:“我们买了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够我们一家子快快活活地吃几天的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民经济有所恢复,那个时候的“年夜饭”依然是人们心中“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顿饭”。当时用在饮食上的消费,占了普通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虽然大米、白面、鸡鸭和猪肉开始走上普通百姓的餐桌,但是物资供应还是相对匮乏,大多数农副食品凭票供应,为了有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老百姓必须提前准备。
“为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提早几个月就要凑齐各种票证,囤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硬菜。”家住辽宁鞍山的矿场退休职工宋丽雯说,那是“一年中吃的最好的一顿饭”。因为受到购买限制,20世纪70年代,临近春节,家家户户拿着各种票去排队购买年夜饭的食材。
20世纪80年代,粮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过年的饭菜也相应丰盛许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吃饱不再是件难事,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餐桌上的年夜饭开始有了明显变化,鸡鸭鱼肉成了重头戏,人们还会去集市上购买一些平时舍不得买的烧鸡、腌鱼等。
20世纪90年代,年夜饭一年更比一年丰富。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缺衣少食,但是在春节这样的节日里,依然希望用一桌丰盛的菜肴,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如今,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升,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好穿好早已成为春节的“最低配置”。
“年夜饭”象征五谷丰登,岁有余粮,钱财丰足,是旧时百姓“不愁吃、不愁穿”的朴素愿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年夜饭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年夜饭早已不再是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那种原始的渴求,它更多的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盼和追寻。
乐在春节 注入新元素
春节自古就有百节之首的说法,是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凡是传统节日,就有娱乐活动,春节更是如此。
传统农业社会中,娱乐时间十分稀少,平日里都忙于生产和劳作,难得有时间集中在一起娱乐,更重要的是以此来营造热烈而祥和的节日气氛,于是冬闲时候的春节便成为了人们一起娱乐的好时候,“过年”变成了娱乐最好的理由。
区别于古代人们庆祝春节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在庆祝春节的形式上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民俗。
全家围坐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便是其中一项。改革开放以来,电视走进寻常百姓家,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方式。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春节联欢晚会。从此,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春晚成为中国人春节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相关数据显示,1998年央视春晚收视率曾达61.8%,创造了历年最高纪录。对不少80后、90后来说,长辈给自己红包、鞭炮齐鸣、烟花斑斓、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些曾是青少年时期过年的标配或基本样式。
进入21世纪,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老百姓娱乐的方式、方法日益增多。在不知不觉中,很多传统焕发新姿,很多新宠崭露头角,新年的打开方式也成了一道不断更换的风景线。
如今的春节,人们摆脱了以往集中精力改善吃、穿、用的状态,开始关注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过年进图书馆看展览、听讲座,到电影院、剧院里看电影和演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年俗。
就在十几年前,大多数影院还会选择除夕歇业初一放假,现在的电影院早已成为春节期间最具人气的公共场所。过年期间的影院提供了适合全家一同观看的节目,提供了全家共同的话题,提供了互相沟通的平台,也提供了放下手机、与家人共享亲情的一段美好时光。
2021年牛年春节观影异常火爆,不少地方一票难求,被称作“史上最牛春节档”。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观影人次达1.6亿,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科技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年俗。
近年来,人们已不再拘泥于固定的过年样式,而把一些创新思维带进了春节年俗。比如,在鞭炮禁令下,传统过年鞭炮燃放被电子烟花所取代;移动互联网、5G、云计算等快速发展,拜年方式、收发红包也不同于既往……
2021年,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原年人(原地过年的人)”的过年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短视频拜年成为“新年俗”。从串门拜年,到通过电话、短信、短视频等数字媒介,数千年的拜年习俗也有了新传承。
这些悄然兴起的“新年俗”,是过年的新形式,它们让过年的选项变多了,也为春节注入了鲜活的新元素。
购在春节 采买不发愁
置办年货,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俗话说得好:衣锦还乡不如年货满筐。作为过年不可或缺的存在,年货一直被视作是人们传递“人情味儿”的一种载体。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以及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而采购年货的过程则被人们称为“办年货”。
置办年货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汉代,但是那时,人们采办的年货的样数并不多。到了宋代,海运发达,贸易通商频繁,年货买卖也变得活跃起来。年货从数量到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武林旧事》专门罗列了一大堆年货清单: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纸钱、糁盆、百事吉、胶牙饧。清代,年货交易发展成为了一门颇具规模的生意,每每到春节前夕各地便会举办一场“年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再到21世纪,人们采买的年货也在不断变化。从买布自己做衣服到各种品牌店的年底促销,从纸风车玩具到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从红底黑字对联到各种金字印刷图案对聯,年货正悄悄地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生活资料短缺,农副产品以统购统销为主,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证定量供应,市场处于紧张状态。
回忆起20世纪60年代置办年货的情景,赵金兰仍恍如昨日。“那会儿可不是想买啥就能买到啥,一是大家伙儿都没钱,二是没有现如今这些品种丰富的商品让你来买。而且光有钱还不行,得有粮票、油票和肉票才行。”在曾经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猪肉、布料、白糖、烟酒、小食品都得凭票证购买。因为整体发展落后,商品供给有限,春节期间商店还要关门歇业,排长队抢购年货曾是那时春节前的一道壮丽景观。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年货逐渐富足起来。改革开放初期,春节能吃上一顿有鱼有肉的年夜饭,能穿戴一身新衣新帽就是最值得期待的“年味儿”。如今,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升,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好穿好早已成为春节的“最低配置”,曾经遥不可及的珠宝首饰、汽车等高端商品也被作为年货装进了千家万户的“春节购物车”。不止是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随着城市化不断加深,购物场所增多,购买年货的场景也随之变迁。我们很多人已不再完全按过去的方式过年了,年俗相比过去已大有不同,更多地具有了“现代化”的特征。随着互联网、物流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消费升级不断加快,网购年货已成为一种时尚。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购买鸡鸭鱼肉等物品,到现在数码家电、家用汽车、休闲旅游都被列入年货“清单”,人们的年货采购种类从匮乏单一到丰富讲究,方式从凭票定量买到线上线下“任性购”,居民消费正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加速转变,品质消费渐成风尚。
如果说过年是一种仪式,那么“采购年货”则是这个仪式的重要载体。常听老一辈感慨过去年货紧俏的艰难,称道现今物质充沛的富足。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来,中国人的年货从米面肉到家电、电子产品,从凭票供应到网购、线上线下融合,每一个年代对年货的崭新定义,都记录着时代变迁的珍贵点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升级。
游在春节 精彩享不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越来越旺盛。除了传统的年夜饭、走亲戚,“春节旅游”也逐渐成为“新年俗”。
近年来,旅游度假已成为人们新的过年方式和重要消费支出项目,在需求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人们对于春节旅游的品质要求也在快速提升。
“平日里工作忙,难得有与家人外出游玩的机会,春节假期,比起坐在家里看电视、出门拜年,我们更愿意将这难得的假日用来带着家人外出玩个痛快,在旅行中寻找异乡年味。”王先生表示。
伴随着消费升级,春节外出旅游成新热潮。
2018年1月,同程旅游发布《2018春节黄金周居民出游趋势报告》,分析了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居民出游意愿及具体的旅游消费趋势。该报告的数据显示,旅游成为居民春节出行的第二大动机,仅次于“回家过年”,旅游已成为“新年俗”。
2019年2月,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2020年1月7日,飞猪发布的2020春节旅游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旅游成为春节的例牌菜,旅游过年的人已连续3年稳步增长。即使不飞跃重洋去海外过年,人们也会在春节期间跟家人来一次国内游或周边游,在游山玩水中享受亲情温暖。
到了2021年,“就地过年”催生出许多新的游玩趋势,全国消费市场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变化。
2021年的就地过年激活了“微度假”需求,城市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火爆,诸如,河南的倒盏村、岗坡村,陕西的袁家村,山西汾阳贾家庄等,都成为霸屏网红村落。在线旅游网站数据显示,牛年春节7天,本地景区门票订单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300%。相关数据显示,正月初三迎来春节假期的预订高峰,以电竞房、影音房、温泉房等为代表的休闲酒店预订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2.5%。
此外,往年春节唱“空城计”的诸多大城市,在牛年成为了热门出游地。相关数据报告显示,上海、苏州、成都、广州、杭州、南京、无锡、北京、重庆、深圳成为就地过年最热出游城市。北京、湖北、浙江等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免费开放公园和博物馆,预约火爆。滴滴平台大数据显示,除夕至初五间,打车前往美食购物、户外运动、文化场馆等休闲娱乐目的地的订单同比上涨了247%。
“旅游过年”成为过年方式的“新宠”,突出反映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过年的理念方式正在悄然转变。从过去以“家”为中心,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家过年吃团圆饭”,到如今走出家门享受“旅游过年”的惬意和时尚,这既丰富了过年的方式和内容,也提高了过年的质量和幸福感,更在“旅游过年”中凝聚了家心、和睦了家情。
春节,既是百姓生活的多棱镜,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新年俗的出现,既反映出技术变革,也折射出人们观念的转变。透过春节的诸多细节,我们感受到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感受到了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感受到了生活方式的悄然变化,也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铿锵脚步。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年味儿。其实,新潮年俗也好,传统年俗也罢,它们改变的只是过年的仪式,对幸福平安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不变。正如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所说,古往今来、春节民俗一直在变,反映了人们在努力保持某种文化价值的同时,对于具体生活安排的选择和调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年俗的形式会变化,但肯定不会消亡。传统的春节习俗产生于农业社会,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交际圈扩大了很多,于是就出现了短信拜年、旅游过年、晚辈给长辈发红包等新年俗。各种新年俗的盛行,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年俗只是过年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传统年俗还是新年俗,都蕴含着人们对于家庭和新一年的情感寄托。改变的只是过节的外在方式,新老年俗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民族精神内核并没有发生变化。”
看,红红火火的新一年正在走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