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宋小芹
随着近年来低碳环保渐入人心,春节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逐渐披上了“绿衣”。
关于春节,在北京民间有句俗语:“过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老北京人对春节放鞭炮非常重视,把燃放烟花当作过年中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来操办。说起北京城春节放鞭炮的历史,史书上早有记载。清代百一居士就曾经在自己所著的《壶天录》中提到过京城放鞭炮的事情,他写道:“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通孔,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清代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也写道:“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但是近年来,低碳过节已经成为北京春节的新时尚和新常态。无论是大年三十还是正月初一,家家户户的窗外没有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而屋内则充盈着浓浓的年味。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也随之降低,因鞭炮燃放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大幅减少,“禁鞭”不仅为空气“减负”,也为健康“加码”。
其实,不只是北京,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春节期间,人们大吃大喝少了,餐桌上的浪费少了,室外爆竹燃放更有节制了,人们出行更多选择公共交通……低碳环保、文明清新、喜庆节约正在成为一种过节新风。
告别鞭炮声
“你家买炮了吗?”
“不买了!一点也没买。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我也要响应号召,为蓝天保卫战出一份力。”家住山西省大同市的高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过春节家里都不买鞭炮、放鞭炮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广为流传,它描述了千年前人们过年放鞭炮的热闹和对这美好场景的赞美。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2000多年历史。
时光追溯到二三十年前,对于80后、90后来说,新年放鞭炮是一种独特的回忆。80后、90后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每到大年三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会整夜不断。
然而,烟花虽美,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安全隐患,难免也给人们添了不少“堵”。
例如,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使空气污染雪上加霜。2021年1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曾表示,环境质量监测表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会导致PM2.5浓度快速上升,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特别是城市建成区人口密集,在大气扩散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加剧空气污染,不利于群众身体健康。
为了让人们度过更为环保、文明、祥和、清净的春节,近年来,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坚持禁止燃放鞭炮的规定外,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到禁止燃放鞭炮的队伍中来。
2015年2月初,一张环卫工人夫妇手捧心愿卡,呼吁大家过年少放点鞭炮的照片在微博、微信上被网友广泛转发。图片中的两位环卫工人是周素琴和艾绍立夫妇,两人都是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燕沟社区火车站片区的环卫工人。夫妻二人发出呼吁:“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谢谢体谅!”
如今,这个心愿一点点在更多城市变成了现实。
“往年从除夕夜就开始扫炮皮,一扫就是一宿。今年(2018年)却主要是厨余和生活垃圾,轻松不少。大家新年一出门,看见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也敞亮!”2018年,环卫工人一席话,道出近年来不少城市的新风尚。
2018年,北京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第一年实施;天津外环线以内迎来第一个“不闻鞭炮声”的春节;海南发布最严“禁燃令”,各县市落实不力将被问责;刚刚成立不久的雄安新区也实施了严格限制燃放的规定;上海已经连续3年实现禁放区“零燃放”,市民碰到宣传禁令的街道工作人员,都会纷纷摆手:“你们不用讲了,今年我们都记得!”……
2022年1月1日起,北京市全域禁放烟花爆竹,春节期间不再设立烟花爆竹零售网点。
“禁放烟花爆竹的正面效益肯定要大于负面效益。”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
鞭炮声少了,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也随之减少。
随着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方加强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越来越多的公众自觉选择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小时候的鞭炮声离我们渐行渐远,有人感慨有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但年味真的淡了吗?
“少放一挂鞭炮,喜庆不会减少。”2022年1月中旬,家住济南的王大妈到农贸市场采购年货,她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印象中,以往从小年开始,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鞭炮声,而最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鞭炮声少了,空气好了,感觉清新了许多。
在全国劳动模范、濮阳县颈肩腰腿痛门诊部主治医师李章顺看来,现在很多人觉得年味淡了,是因为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多样了,穿新衣、吃饺子不用再等到过年了。“不放鞭炮,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年味,我们更需要传承的是春节文化的精神。”李章顺说。
“舌尖”不浪费
以往,从除夕到正月十五,一些人家不管是自己家吃饭还是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为了显示出節日的气氛以及招待客人的热情,都会准备许多丰盛的酒菜。生活条件好了以后,有些人为了省去准备盛宴的麻烦,还通过在酒店预订酒席来招待亲友。于是,一场有鱼有肉、有热菜有凉菜,有汤、有点心的“春节式剩宴”也由此拉开帷幕。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春节是人们一年中难得“饕餮”一下的日子。因此,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过年的时候吃点好的才算是对节日的尊重,也就是“一年苦到头,总要吃点好的”观念的由来。
时过境迁。如今,我国已经步入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只是,那“年年有余”的祈望,依旧体现在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而随着日子越来越滋润,现在的我们更是有能力将年夜饭打造得如同满汉全席一般花团锦簇了,而严重的浪费,也由此而产生。
据估计,我国春节期间的食物浪费比平时高出30%,其他节假日的食物浪费也比平时高20%。
据环卫工人徐师傅反映,近几年,年货垃圾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每年春节他都会在垃圾桶旁捡到完整未拆的食物,有时候仅仅是食物风干了,就整袋被丢弃了。除了干粮外,过期的熟食、海鲜,不太新鲜的水果、蔬菜也不少。
除了让环工工人困扰外,过去,每到节假日大型宴席高峰期,泔浆桶数量不够是很多酒店的烦心事。
为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城市都在春节前开展文明餐桌推广宣传活动,越来越多人开始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推崇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021年,家住泸州市江南新区鹰翔苑的周阿姨,除夕当天和往年一样准备年夜饭。“往年家中来亲戚,都要准备10多道菜,不把菜摆满桌子,总感觉就是招待不周。”后来,周阿姨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倡导“光盘行动”,她特别支持。“如果家里不到10个人吃饭,我会准备10道菜,菜量也不会再像过去那么多。过年家家大鱼大肉,往往肉没人吃,青菜最受欢迎。荤素搭配,既不浪费又吃得舒适。”
每逢假期,餐饮行业都是居民消费的“主战场”之一。如今,不少到酒店吃年夜饭的市民也以“光盘”为荣。“每样给你们上半份,不够吃可以再加。”阿克苏市石榴街某餐饮店,服务员看了文女士点菜后,主动向她建议。阿克苏市民文女士经常和家人到餐厅吃饭,她说:“很多饭店都张贴着‘光盘行动 文明用餐’标语,我们全家人也积极响应,做到餐餐‘光盘’,同时倡导大家爱惜粮食。”
“一段时间以来,餐饮浪费现象已大有改观,厉行节约良好风尚正在形成。”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小溪于2022年1月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但是,“眼大肚皮小”造成的点菜超量、因人数不定食堂备餐过量以及不良风俗导致的农村大摆宴席等情况仍然存在。
久久为功,方能成功。宋小溪认为,制止餐饮浪费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既要有社会氛围的营造、节约习惯的培养,也需要企业和消费者“联手”,从采购、加工、仓储、管理、服务、培训、消费等环节进行全链条长效推进,从而把目标变为行动。
春节期间,一家人团圆,吃点喝点不算啥,但是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更应该一辈辈传承。
绿色出行多
2022年1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发布《芜湖市“百分之一工作法”2022年春节期间稳生产稳就业专项行动措施》,将开展“政策大礼包”发放行动,倡导和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芜过春节、重大项目过年不停工,提供免费城市交通保障服务。
春节期间,市民出行频率比往常要高出几倍,芜湖推行春节期间免费坐公共交通可谓是双赢之举。即通过免费坐公交,既可以方便市民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又可以倡导低碳绿色出行,培养市民环保意识,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如今,春节期间,除了在家与家人团聚共享温情外,不少人还会选择走出家门,陪长辈去郊游,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利用春节假期开展滑雪、健身等休闲运动,在户外体验别样的年味。春节出门玩,越来越多人选择公共交通、骑行、徒步等方式。2021年2月17日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发布的新春数据报告显示,牛年春节期间,支付宝上地铁、公交、充电桩的搜索量分别增长了624%、388%、296%。
家住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的袁杰表示,牛年春节期间安排了家人到张坝桂圆林风景区游玩,本来打算自驾前往,但最终选择乘公交车出行。“坐公交车很方便,还可以减少道路拥堵,减少尾气排放,绿色低碳环保。”袁杰说。
一方面,随着地铁、公交、共享單车等公共交通设施日益完善和发达,人们的绿色出行变得更容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另一方面,为了鼓励人们绿色出行,各地有关部门也纷纷推出春节期间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政策。如,2021年1月,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全力做好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保障。全国多座城市纷纷推出春节期间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政策。不少城市的公共交通直接面向所有市民免费,例如青岛、福州等地;另有城市推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免费的政策,如苏州、海宁等地。
春节假期,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合家团聚的时期,同样也是一个资源集中消耗的时期。穿新衣、戴新帽、走亲友、放鞭炮……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在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的同时,也难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近年来低碳环保渐入人心,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逐渐披上了“绿衣”。春节在继承传统的习俗基础上,也融入了绿色环保的理念:环境治理“不打烊”,使用电子爆竹,低碳旅游、低碳出行。在政府、企业、民众的积极参与下,传统佳节春节吹来了一股环保风。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后,碳中和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低碳生活,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观念的转变下,虎年春节怎么过?什么样的春节才算是低碳环保?除了少放或不放燃放烟花爆竹外,饮食、衣着、家居、购物、出行等方面也可以更绿色、更环保。
紫气迎春早,环保气象新。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远离污染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共同践行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过一个低碳环保的春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