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运贵
我在青年时代酷爱过诗,学习过写诗,中年以后基本不写诗,老年又心血来潮,偶尔也胡诌几句,除少量的已发表,大多数秘而不宣,自我欣赏。但对什么是真正的诗歌,诗歌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一直在关注与思考。
新时期以来,出现过不少好诗,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好诗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最为显著。那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诗;人民的诗、人民的歌;叙大众之事,抒人民之情的诗,屡见不鲜,受大众喝彩。最近20年来,诗歌虽然依旧红火,但诗多好的少,质量大不如以前。杰出的诗歌和诗人,能经久不衰、与世长存的诗,虽然还有,却已是凤毛麟角。
让我们回顾一下当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足迹。
在20世纪80年代,继伤痕文学之后,诗歌题材开始转变,当时的诗歌,爱恋几乎成了唯一题材;哀怨几乎成了唯一基调;伤感几乎成了唯一风格;触景生情被当成唯一表现手法。诗词里尽是走不完的“小路”、过不完的“小桥”、下不完的“小雨”、想不完的“故乡”、流不尽的“眼泪”、飞不够的“热吻”,闭不上的“双眼”、放不下的“爱心”,风花雪月、卿卿我我,一度风靡诗坛,诗歌开始背离现实生活。对这种现象,曾经有人调侃为:“喇叭诗人不吹号,朦胧诗人睡大觉,情哥楼着情妹游,闲花野草咪咪笑”。尽管诗歌的思想轻糜、格调低下,但内容低级、语言恶俗的作品还极少。到了20世纪末,诗歌更是偏离时代、恶俗发展。一些诗歌不是无病呻吟和自我张扬,就是故作神秘和艰深,有些甚至是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或者无以莫名地哀怨、颓丧。读者既不知其所思、亦不知其所云。而且,还涌出了不少低俗、色情的作品,以及垃圾诗歌。于是,诗歌理所当然地逐渐被人民抛弃,被时代冷清。
当代社会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伪诗、劣诗、低俗、媚俗、恶俗、淫秽、叫春诗,招嫖诗、口水诗,诸如“北京的官员,快来睡我们的姐妹儿”“我走遍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她只让我抚摸她的乳房”,等等恶劣至极的“诗歌”,不仅大行其道,而且被当代诗坛的“盟主”们津津乐道,早已是见惯不惊的事实;文坛中自杀的人数以诗人最多,更是事实。因此,一些过去真正爱诗、写诗、读诗的人,对当今的一些“诗歌”越来越不感兴趣,更不敢恭维。或者移情别恋,或者远离诗坛。文坛时不时出现的一些“诗歌热”,只不过是把持诗坛的那些推崇“伪诗”的帮派人物,利用其“官位”和“官费”,拼命制造的虚假繁荣、泡沫声势。
从审美角度上讲:近年来的有些“诗”,内容虚无缥缈、感情空寂无聊;构思怪异跳脱,表达莫名其妙;普遍存在三乱三无现象:意象混乱、思维混乱、语言混乱;无节奏、无旋律、无真情实感。有些,则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有的,又完全是口水话的连接;有些,更是无病呻吟和自我私情的宣泄。这种作品,正如原苏联杰出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我自己》一文中所言:“除了他的女人,谁也不感兴趣”。甚至,连他的女人也不感兴趣。如果用一个美国人的话说,这种诗歌创作现象,是“喝了白开水撒酒疯”。在这些时髦的“当代诗”中,我国古往今来诗歌的优秀传统,诗歌的基本理念,几乎荡然无存。这到底是对诗歌的“突破”“改革”“创新”?还是对诗歌的胡乱“解构”、消融、折腾?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地深思一下?
诗歌应改革、应突破、须创新,但总得有个底线。底线是什么?《尚书·尧典》中早有所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中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也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讲:“其言动心,其声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诗歌的“革新”如果违背了我国传统诗歌的这些基本审美观,其结果必然是:在诗坛,真正的诗人将自觉或被迫退出诗歌领域;在文坛,伪诗、劣势、垃圾诗,将越来越泛滥,自杀的诗人将会越来越多。至此之后,帮派们鼓吹的非诗,和“获奖”诗人的劣诗,定会比其他任何一种作品的寿命都短。
历史,是不会被永久欺骗的!人民,是不会永远被愚弄的!雾霾过去,定见蓝天!汝若不信,请拭目以待,历史定会作证!
在这样一个诗歌创作乱象丛生的背景下,也有一些诗人,坚持我国诗歌创作优良传统,坚持正确的创作理念,坚持正确的审美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我省怒江州张建梅女士的诗歌,就是如此。她的诗,景真、情浓、味正。读她的诗,似乎有一股清泉注入心头;别有一番清新、馨香的滋味涌入心田。让人心清气爽!
2013年7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建梅的第一本诗文集:《荡起幸福的秋千》;仅仅过了三年,她又于2016年12月,在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新的诗集:《我的海在天空》,可见创作之勤奋。她把这两本书都即时送给了我。由于我“退而未休”,长期杂事缠身,困于教学、应命写作与党务工作,无暇即时阅读建梅的诗作。时至今日,辞退了党务与教学工作,才有一些时间读书、清还文债。
建梅女士,生在怒江、长在怒江、工作在怒江,神奇、神秘、靓丽、大美的怒江,不仅给予了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而且赋予了她抒写不尽的创作灵感。倾注满腔热情歌颂怒江、赞美怒江,是这两部作品的共有主题。这两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特征:景真、情浓、味正。对一个青年诗人,特别是对一个青年女诗人来说,在乱象丛生的诗歌创作氛围里,能眼明心亮、风清气正地坚持诗歌创作的正确导向,十分难能可贵。
先说景真。
怒江的山,神秘莫测;怒江的水,魅力无尽。面对如诗如画的怒江山水,她以激越而饱满的激情,“挥动灵性的画笔”,去“抒发雄壮的山河”:
父亲山、母亲山
天地的造化
高黎贡山的魅力
大峡谷的风景
——《山的魅力》
山溪是跳动的精灵
在山岗、在箐谷
跳动的瀑布唱响天籁古歌
这里
有山就有箐
箐里河水欢歌
有水就有谷
谷里浪花飞舞
——《水之故乡》
寥寥几句,就将怒江的美丽风景,真实、生动地托出。
建梅写景最真实、最传神的,是《怒江》、和《怒江恋曲》:
你从青藏高原走来
一路欢歌
奔流不息
冲刷千百年的记忆
诉说亿万年的故事
冬天
碧绿如翠
夏天
波涛汹涌
流淌千百年的血脉勾勒出雄风对峙
享怒江大峡谷的美誉
——《怒江》
短短几行,言简意赅,怒江的雄奇、壮丽之美,昭然呈现。
写怒江风景最为完美、最为精粹的,是《四季怒江》和《怒江恋曲》两首:
《四季怒江》,是一首构思完美、短小精致的诗。作者通过怒江四季景物变化的不同特点,提炼出了优美的诗意:春天,“舞动着迷人”;夏天,“澎湃着激情”;秋天,“承载着收获”;冬天,“吐露着真情”。简洁、凝练、明媚、清新。
《怒江恋曲》这首诗,诗人抓住怒江春天最具特色的景观:太艳的木棉、太绿的江水、太美的峡谷、太暖的温泉、情牵梦绕的溜索、情真意切的民心,连用几个太字,将怒江春天的大美,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让人读后,经久难忘,心驰神往,恨不得立即飞到怒江,去领略那美不胜收、诗意盎然的“太美”风光!
再说情浓。
建梅对怒江浓得化不开的挚爱、至爱,在每一首诗里,都表现得浓烈而充盈。这两部作品的每一首诗,都饱含诗人的深情、渗透着诗人的至情。
在诗集里,除了倾情歌颂她对祖国、对党、对怒江山水的热爱之外,更多的是坦诚地抒写她对忠厚、耿直、朴实、勤劳、勇敢、真诚的怒江人的至爱。怒江各个时期的巨大变化、怒江每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几乎都写进了她的诗集,都给予了深情的礼赞。例如优秀共产党员郑垧靖、索道医生邓前堆、党的好干部高德荣;以及维和英雄、支边干部、人民教师等等,都被她以饱满的激情、真诚的敬仰、炙热的诗句,给予了歌颂。请看:《荡起幸福的秋千——致索道医生邓前堆》:
您
跨越时空
滑过天堑
爬过艰辛
送去温暖
二十九年没有歇息
二十九年没有停止
二十九年没有放弃
二十九年没有改变
溜索
是您腾飞的秋千
是您与患者
凝结情感的纽带
面对汹涌的江水
您没有退缩
一次次
跨越鸿沟
跨过天堑
赢得时间
挽回生命
......
您用溜索
串起二十九年
风雨兼程、永恒不变的信念
您,用群星点亮真诚
用无私
把爱化作为人民服务的执着追求
您
在大山里
在峡谷畔
在溜索间
谱写人生最美的华章
您
用言行践行党的誓言
让党旗高高飘扬
让人生更加精彩
让平凡感动中国
让生命荡起幸福的秋千
整首诗,通过完美的构思、缜密的结构,激越的感情,铿锵的词语,将邓前堆的先进事迹、杰出贡献,凝练地歌吟出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类似情浓意深的诗,俯拾即是。
建梅诗歌立意之严谨、诗意之深省、诗味之纯正,不用再举例,仅仅从上述列举的诗作当中,就一目了然。
这两部作品,显示了建梅文学创作的发展轨迹:从自然型到技术型的发展与变更。《荡起幸福的秋千》里的诗歌,基本上是传统写法,直抒胸臆,真诚地抒发她对长期生活与工作的怒江地区山水人文的发自内心的感受、热爱、与歌吟。诗歌朴质、真切、坦诚。而《我的海在天空》,则有意识地注意了诗意的提炼和诗技的锤炼,语言更精炼,诗味更浓郁。特别重要的是,建梅的创作,一直沿作正确的道路,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不断从人民中吸取创作的源泉、获取创作的营养,为人民而歌、为人民服务。
这两部诗作,显示了她诗歌创作的浓郁“正气”。她用饱满的正能量灌注其间,以激越的情感渗透其间。读后给人鼓舞、令人振奋、激人上进。十分难能可贵,值得充分肯定,希望继续发扬!
为了张建梅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突破,特别是她诗歌创作有一个更高的提升、更大的进步,我不得不指出她创作的一些不足,和需要认真思索和改进的地方。
我在阅读了她的两部作品后,清晰地感觉到,她很勤奋、爱思索,对生活的直觉很灵敏。也竭力注意诗歌创作的突破。但对生活的咀嚼与反刍不够、对生活的反思不够、对生活的提炼不够,特别是对诗意的挖掘与凝练不够。还没有完全把生活真实转化成艺术真实。也许,她为了尽快留下对生活稍纵即逝的直觉,难免写得急促了一点。所以,她的很多诗,仅仅止于生活的记录,浮于生活的表面。我在读她的诗歌时,往往为她着急,常在心里说,多好的感悟、多好的构思,可惜构思不完善、诗意不深刻、描写不到位、停于浅尝辄止。用一句足球的行话说:她的诗,缺乏精彩的临门一脚。我举几首她自己和我都认为最好的诗看看。如《守候一条江》:
守候一条江
连同儿时、青春和年迈一起
连同祖母、父辈和孩子一起
连同你、我和家人一起
守候一条江
连同田野、村庄和牛羊一起
连同稻香、花香和果香一起
连同山川、河流和小溪一起
守候一条江
连同白天、黑夜和季节一起
连同星星、月亮和太阳一起
连同痛苦、忧伤和思念一起
守候一条江
连同劳作、耕耘和收获一起
连同幸福、快乐和希望一起
连同昨天、今天和未来一起
整首诗,构思甚佳,思考周圆、字斟句酌,措辞完善。但是缺乏凝聚、没有“意旨”、没有“结穴”、没有“诗眼”。读后,令人有一点言犹未止、意犹未尽之感。常言道:“文有文心、戏有戏胆、诗有诗眼”。直白地说:诗人没有回答读者: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守候一条江?由于没有暗寓出“守候一条江”的“主题”,致使读者不明其诗歌的“意旨”,让人深感遗憾。一首诗,光是构思好,字句提炼好,如果没有诗眼,很难成功。
另外一首:《爱在怒江》,以及较早的诗:《玉龙情》《伴你生日快乐——写在建党90周年》等,也有同样的遗憾。
当然,构思不完善的诗,并非多数,《怒江》《亲近怒江》等,构思就完整一些,结尾也完满一些。
我国古代诗人,历来重视诗词语言的锤炼。唐代诗人追求语言的精炼,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如:贾岛“推敲”的故事,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方千“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鬚”的艰辛等等。
建梅第二部诗集《我的海在天空》,在诗歌语言的锤炼上,继承了我国古代诗人的传统,下了较大的工夫,取得了明显进步。如我在前面举例分析的《四季怒江》《怒江恋曲》《守候一条江》等,就是其代表。但是,有的诗句,如:《上帕桥》结尾:“牵起幸福的歌谣”。“幸福的歌谣”怎么能“牵起”?用得有点“别扭”,而不是“别致”。
古人曰:“诗无杰思知才尽”;“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炼句应该落脚在炼意上。就是说,要立足于诗意的提炼。其实,建梅的有些短章,在炼意上已有成效。如她的《闲言碎语(组诗)》中的之六、之七、之八、之十六、之十七等。看看之六和之十七:
大地发热了
夏季的雨,是最好的退烧药
大地发冷了
春天的雨,是最好的温度
只要你,愿意洒下一滴带着咸味儿的汗珠
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精彩
写得很美,有情有趣,意蕴深邃,诗意盎然,令人咀嚼、回味绵长。
我一贯认为:诗歌,是以凝炼含蓄而富于强烈感情色彩和丰富奇特的想象,富含内在节奏和旋律的语言,最集中、最奇妙、最优美、最机巧地表现人类在丰富的社会人生中所孕育的审美情感、审美体验与复杂心态的一种文学样式。真正的诗歌,以生活为源泉,在人民的沃土中萌芽;以感情为生命,在爱与憎的血液中铸型;以思想为灵魂,在真善美的熔炉中升华;以想象为翅膀,在灵感的彩翼中飞腾。它抒写的是人生之旅,谱写的是心灵之歌,喷射的是感情之火,闪射的是思想之光。它以自身激情汇聚的心潮去拍击读者的心扉;他以睿智率真的哲理去开启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独特的形象中受到启迪;在激烈的情感中受到撞击;在优美的旋律中获得神趣;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受到感染;在人生的哲理中得到感悟;在纯洁的灵魂中得到净化。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诗歌创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净化人们的心灵”。所以,每一位作者,都应敬畏诗歌,以虔诚的心灵去创作诗歌。千万不要亵渎诗歌!无疑,建梅正行走在诗歌创作的正路上。我衷心希望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诗歌与散文的创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