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抵抗瘟疫,手段要稳

时间:2024-05-04

李开周

“香港华人近得一病,时时身上发肿,不日即毙。其病初起于粤省,近始蔓延而至,每日病者约三十人,死者十七八人。”这条简短却触目惊心的报道,由晚清传媒巨头《申报》于1894年5月5日刊登出来。

当时香港处于英国统治之下,人口共计25万,其中华人超过24万,欧洲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加起来还不到1万。这些华人中,平均每天有30人患病,又有十七八人死亡——传染速度如此之快、患者如此之多、死亡比例如此之高,肯定是瘟疫。

瘟疫都有传染源, 《申报》认为这场瘟疫是从广州传过去的。这个看法基本符合事实,并且广州的疫情比香港严重得多。

5月7日,《申报》刊登消息:这年农历三月,从初一到十五,瘟疫传遍广州,很多人感染致死,棺材店虽连夜加班,棺材仍供不应求。

7月26日,《申报》继续报道:广州超过10万人死于瘟疫,其中底层贫民居多,住在水上的船民、吸食鸦片的瘾君子和茶馆里的服务人员死得更多。要知道,那时广州只有150万居民。

《申报》还详细描述了感染症状:胯下、腋下和脖子长出硬块,最初像蚊虫叮咬的小包,让人发冷、发热;后来硬块越长越大并迅速变黑,在短时间内置人于死地——这就是传说中的鼠疫。

对于鼠疫,当时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没特效药,除了提高自身免疫力,要想遏止瘟疫肆虐、将伤亡规模降到最低,最有效的手段还是隔离。

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早有无数瘟疫侵袭的经历,古代中国对付麻风病、近代欧洲对付黑死病等,都摸索出了隔离有明显症状者的经验,甚至无须官方的倡导和强制。

7月2日,《申报》报道:广州附近有个西村乡,乡民发現凡是从省城回来的人都有传染瘟疫的危险,于是在空地上搭建简陋的窝棚,暂时将他们隔离起来,也不许他们的亲人前去探望。

这种隔离并不人道,甚至可能违背了当时的律例,但就控制瘟疫发展而言,应该能起到一点效果。反观当时广州的官员,既没科学常识,也没管理能力,在施舍医药不见效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神佛。 《申报》刊登过两条这类消息——广州知府请道士作法,在城隍庙设坛大祭三天,不再处理公务,并禁止宰杀牲畜,以求上天庇佑;广州市民纷纷捐款,请菩萨出来镇压瘟神,大家敲锣打鼓、烧香放炮,搞得像过年一样热闹。

这样做有用吗?当然没用。官员忙于迷信,只能耽误救治百姓;而百姓聚集活动,只能让瘟疫传得更快、更远。

瘟疫继续蔓延,死的人越来越多,广州变得冷清、萧条,商业和教育都大受影响。这年恰逢广州乡试,往常售卖模拟考题、教授八股技巧的“试馆”都有顾客盈门,此番却无人问津。

与瘟疫一同传播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谣言。高要县的一些传教士为帮百姓抵抗瘟疫,四处分发药剂和消毒粉,却被误以为“闻了就死的毒药”;佛山则谣传瘟疫是洋人往井里投毒造成的,于是百姓用木盖封住水井,以免再中“奸计”。

可瘟疫不会因这些“神操作”而终止,只要人类没能科学应对,它就会无差别地传播下去。

香港距广州很近,从广州去香港务工、经商的人特别多,瘟疫爆发初期,约两万广州人前往香港避难,但一个月后,又有更多广州人逃出香港,因为香港也爆发了瘟疫。

5月初,在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后,港督罗便臣准备采取一个大胆的措施:封港。他想暂时禁止人们出入香港,然后动用全港的医疗资源和警戒资源来隔离、收治感染者,可惜这个计划很快就被华人否决了。

香港的华人店铺联名请愿,要求港督准许华人离开,理由有二:第一,华人有叶落归根的传统,需将感染致死的亲人运回家乡安葬,而港英当局就地火化甚至解剖尸体的做法伤害了华人的感情;第二,罗便臣命警察和医务人员挨家挨户排查、消毒,使妇女饱受惊吓,属于严重的骚扰。

香港华人妇女界写了一篇几百字的请愿书,文辞典雅,语气谦逊,但不满之意溢于言表,因为“与我妇女廉耻有关”。

隔着一百多年回看,既能感到当时华人的愚昧和保守,也能感到港英当局抗疫手段的欠妥——如果当局放下身段与华人平等沟通,并派那些受过教育的女性医务人员负责消毒,应该不会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对。

事实证明,港英当局的封港计划完全失败,消毒措施也流于形式,不仅10万华人从香港逃回广州,而且一些日本人和欧洲人也离开了。其中部分感染者乘船远去,又将鼠疫传播到三十多个国家,最终引发全球第三轮鼠疫大爆发。

倒是澳门比较幸运,那里人口相对稀少,疫情较轻。不过,对于1894年粤港鼠疫的惨状,澳门居民心有余悸。一年后,澳门《镜海丛报》刊登了这么一条消息:岛上各社区都有人把守,不属于本社区的陌生人一律不许进入,以免再有瘟疫传播,这与当下的防疫手段颇为相似,且卓有成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