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瑞典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多亏谁

时间:2024-05-04

刘志坚

17世纪时,欧洲军事强国不是英法,而是北欧的瑞典。这与瑞典火炮的威力是分不开的,但在这之前,火炮的重要性还不太为人所知。

在瑞典与列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的战争中,由于火炮规格不一、机动性差,杀伤力非常有限,瑞典在战争中经常处于劣势。恰在此时,有人向瑞典国王献策,创立了瑞典第一支标准化的炮兵团,为瑞典在波罗的海争霸中最终获胜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就是后来被誉为“野战炮兵之父”的瑞典陆军元帅托尔斯藤森。

此后,被任命为瑞典陆军炮兵总监的托尔斯藤森开始对瑞典火炮进行全面改进。在改进过程中,托尔斯藤森发现瑞典的火炮存在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轻型火炮的炮管都是用皮革制成的,尽管操作灵活,但打不了几发就会自燃,进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提出了将火炮炮管全部换成铁质的办法,经过试验后效果良好。

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铁质炮管虽然安全,但太过笨重,影响了开战的速度和灵活性。托尔斯藤森绞尽脑汁想对策,最后,他终于从积木玩具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可以拆卸组装的改进版火炮,开了现代炮兵史上的先河。

有了趁手的武器,托尔斯藤森又制定了全新的《炮兵训练操典》,全面展开炮兵技能培训,提出“要让大炮开火比步枪还快”的口号,从而大大提升了作战水平。在此基础上,他还要求弹药制造部门加大炮弹的威力,增强大炮攻城拔寨的能力。

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短短几年间,托尔斯藤森就把瑞典炮兵打造成了全欧洲拥有火炮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的虎狼之师。

1631年,托尔斯藤森率领全新改版后的炮兵第一次参加了实战: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三十年战争”。敌方的炮管自燃了,瑞典的大炮依旧继续轰鸣;对方的炮手还没有装好炮弹,托尔斯藤森手下的士兵已经击发了三次,威力巨大的炮弹在敌阵不断炸响,打得对方溃不成军。实战检验证明,瑞典炮兵无论是在装备技术含量、兵员训练水平还是在发射速度、威力上,都高出敌方好几个档次。

在后来的战役中,瑞典炮兵越戰越勇,让敌人真正领教了大炮这个“战争之神”的威力。托尔斯藤森也赢得了“玩转火炮无敌手”的美名。

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更加用心揣摩战术,提出了“步炮协同”理论,并在实战中屡试不爽。特别是在1641年的一场战役中,他先指挥瑞典炮兵进行了20分钟的活力突击准备,然后在步兵进攻过程中,用炮火压制敌方纵深火力,有效支援步兵冲锋,近乎完美的步炮协同几乎全歼了敌人。

托尔斯藤森对于火炮及其训练操守的改进使得当时的瑞典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军事强国,也对此后欧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炮兵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 辑/夏 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