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长平之战并非败于赵括纸上谈兵

时间:2024-05-04

男橘

长平之战以赵国惨败而告终,而赵国惨败的原因,长期以来都被归咎于赵括的“纸上谈兵”。然而能够令这个准超级大国大伤元气,一蹶不振,甚至半个身子坠入地狱的长平惨败究竟是否完全归咎于战略战术上的偶然失误呢?

的确,一开始的長平只有军队对垒。双方斗智斗勇,几经摩擦后,战况是赵国小败,仅此而已。

对赵国来说,这一败败得既好又妙。因为战场失利彻底激怒了一个血气方刚的硬汉,令他斗志昂扬,预备大干一场。这个人就是赵孝成王,他信心满满地对心腹大臣楼昌和虞卿讲述自己的对策,准备倾举国之力跟秦国佬决一死战,发誓要将侵略者逐出赵界。

面对虎狼之师的秦军,即刻增援前线当然是无可争议的良策。可事情坏就坏在胆小如鼠的主和派代表楼昌身上。面对情感激愤的赵王,楼昌一盆冷水泼了下来:“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年长位高的楼昌在赵王心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他冷静的言语令赵王的激情瞬间降到冰点。接着,楼昌又把主和派那套秦军凶残成性不可战胜的懦弱信条搬了出来。雄辩之下,举棋不定的赵王心中一凉,当即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咸阳屈辱求和。真正的决斗还没开始,赵国就率先收刀想要握手言和。可是,远道而来的秦军又怎么可能傻里傻气地配合你玩政治游戏呢?可悲的赵孝成王竟连“狭路相逢懦夫必败”的道理也想不明白。

媾和之计就这样把一场势均力敌的纯军事对抗,推上了政治博弈的倾斜谈判桌。其实稍加分析,就能看出媾和之计实在是臭到极致:

其一,秦国素有鲸吞天下之志,根本不可能无故撤退。更何况,赵国地处兵家必争之地,早就被秦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此刺不拔,无以取天下。

其二,派使媾和无疑会给尚不解敌意的秦国提供明确而珍贵的讯息:赵国人怂了。战争尚且焦灼,鹿死谁手难以料定,主动求和不过是服软请降的委婉说法。更重要的是,秦国可以顺势向盟友和依附者宣布“天下贺战者胜”,以此来保证内部拧成一股绳,聚集全力给予赵国致命一击。

其三,赵国军队听说政界高层已经无心再战,势必导致军心涣散,战斗意志也会骤然瓦解。

其四,原本准备增兵赵国的邻邦,以及处于观望状态的众小国将会对合纵抗秦彻底丧失信心,纷纷认定赵国扛不住了,只得转而事秦以图自保。

对如上显而易见的恶果,名士虞卿断定媾和只会把战争主动权拱手相让,故而向赵王一语道破其中玄虚,并预言如此下去,最终必然“王不得媾,军必破矣”。

可惜,忠言逆耳没能利于行,下定决心要媾和的赵王只是淡淡地说:“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面对野心勃勃兵临城下的秦军,作为君王的赵孝成王没有选择奋起反抗,而是欲以政治手腕委曲求全。面对赵王的一意孤行,虞卿只能无可奈何地摇头哀叹。

最终的结局果不出贤者所料,委曲没能求全。可怜的使者跋山涉水刚到咸阳脚下还没喘过气来,就被秦人毫不客气地一招窝心脚踢出关外。众叛亲离之下,赵国不但军败长平,而且国都邯郸也被重重包围,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编 辑/晓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