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秘鲁的“一千零一味”

时间:2024-04-23

陈婷

就像是原住民遇到了来自各地的移民,

巨大的文化差异碰撞、交流,再加上地域文化的洗礼,就产生了秘鲁的“一千零一味”。

我熟悉的南美国家中,相较于阿根廷,秘鲁的饮食文化要丰富得多,前者似乎只有各种烤肉,而秘鲁的美食可以像一千零一夜故事一样让人不觉厌倦。

“混搭”的秘鲁美食

秘鲁美食如同秘鲁的文化,“混搭”是其最大的特点。秘鲁烹调技术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最早的印第安人和西班牙殖民者的烹调方式相融合,到后来从非洲来的黑人奴隶,上世纪移民秘鲁中部的中国人,还有意大利人,都带来了各自国家的美食文化,最后融汇一处,自成一格。

让我吃惊的是,首都利马就有5000多家中餐厅,秘鲁人管中餐叫做“Chifa”,取自中文“吃饭”的谐音。在秘鲁你能吃到最正宗的中国菜,这是任何一个其他南美国家所不能比的。

秘鲁美食融合了世界各地烹调技术,又突出本地的传统特色,前提条件是要有丰富新鲜的食材。在任何一个秘鲁市场走上一圈,你就会明白,这个国家绝对不缺食材,形形色色,大开眼界,海鲜、河鲜,高原干货等等,蔬菜种类也非常多,秘鲁人还特别喜欢辣椒和香料。最夸张的是土豆就有数千个品种,各种颜色、大小的玉米多达50多种,难怪“秘鲁”这个词在印加人的克丘亚语中就是“玉米之仓”之意。丰富的玉米品种,也造就了秘鲁各式各样的玉米美食,炸、炒、煮、烤、蒸,做法很多,每天都可以不重样地吃。

值得一提的是秘鲁的紫玉米,玉米棒及颗粒均为紫色。紫玉米早在印加以前就有,在安第斯山脉广泛种植。这种玉米是专门制作饮料的,做法比较简单,把紫玉米与菠萝、丁香和肉桂煮开后,等冷却后加入糖和柠檬即可饮用,是秘鲁人非常喜爱的饮料。我几乎隔三差五便会喝上一杯,只是不像秘鲁人那样放太多的糖。

美食少不了美酒相伴,秘鲁国酒“皮斯科鸡尾酒”(Pisco Sour)很快便成为我的桌上饮。皮斯科是当地产的白兰地,同样是受印第安和西班牙共同影响的一种特色酒。每酿成一瓶皮斯科都至少需要13磅葡萄。这种酒被储藏在一种不深的个体较大的圆椎形泥制容器中。皮斯科专门用这些容器生产。采用蒸馏方法制造,这种传统的技法始自16世纪中叶引进葡萄种植不久。调制时需加入鸡蛋清、糖、柠檬汁、糖浆、苦味液、碎冰块和肉桂粉,最后再加点安格斯杜拉苦酒,味道酸甜可口,可谓秘鲁荒原上的奇迹之一。

个性鲜明的地域标签

秘鲁美食还有很多地域特点,比如羊驼肉(Alpaca Steak)称得上是安第斯山菜系的代表。山地海拔高,印加人自古放牧,羊驼作为唯一农畜,也是运输工具。后来才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引进了绵羊、猪等。如今,Alpaca仍然是秘鲁人最忠实的伙伴。羊驼肉便也成为餐厅的一道常见菜肴,味道接近羊肉,脂肪较少。

塞比切(Ceviche,秘鲁生鱼沙拉)则是沿海菜系的招牌,由新鲜鱿鱼、鱼片、瑶柱等海鲜,配上洋葱和辣椒丝,再挤上特制的青柠调汁制成,味道岂是一个赞了得。最初,这道菜是出于保鲜需要,把鱼和肉浸在卤汁中,偶然发明出的一道美味。虽然古代秘鲁人还不知道用柠檬,但他们却知道其他一些酸味水果,比如西番莲汁都能提供类似的保鲜功能。后来人们在这道菜里又加入了红洋葱、辣椒、咖喱和莴苣,直到安第斯移民的到来,才最后演变为加入煮红薯和玉米的形式。

我最喜欢的一道美食是在秘鲁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Arequipa),当地有种“肉馅辣椒”(rocoto relleno), rocoto是来自本地的一种辣椒,番茄大小,辣椒去籽后,填充牛肉馅、橄榄、豌豆、奶酪、调味孜然和香菜,放入烤箱烤熟,然后配马铃薯上桌,味道非常接近中餐。尤其是辣椒的水分像番茄汁一样全部渗入牛肉里面,吃起来真的很过瘾。

秘鲁还有种小吃名为Empanada,外形很像饺子 ,但不是水煮的,而是烤的。最常见的馅料是用碎牛肉、鸡蛋、洋葱、橄榄,还有葡萄干做成的,面团上会撒上糖屑,在吃之前还会撒上柠檬汁。近来,Empanada这种被我定名为秘鲁烤饺子的食品与时俱进地翻新出了现代版本,其中加入了各种新奇的馅,比如鸡肉蘑菇、虾或者辣鸡丝等等。

秘鲁人的饭后甜品也很有特色:冻奶酪(Queso Helado),这种吃食其实和奶酪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一种冰激凌,算得上街边常见的小吃。

新派日料Maido——秘鲁的新美食风尚

旅行中除了品尝当地特色菜,我经常会选择一些高档的餐厅来体验一下当地的精致菜品,比如首都利马的这家Maido餐厅,就位列秘鲁最好的3家餐厅之一,因为朋友推荐,即将离开秘鲁时我在这里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家餐厅的老板兼主厨津村光晴(Mitsuharu Tsumura, “Micha”)便是个标准的秘鲁日裔“Nikkei”。Micha出生在本地,从小热爱烹饪,为探索日餐精髓在日本潜心学习过3年,24岁回到秘鲁的喜来登酒店工作,25岁升作副主厨,28岁在父亲的支持下创办Maido餐厅,主营混合秘鲁风味的日式新派料理。

餐厅名字“Maido”是大阪方言,按Micha的话来说,表示“欢迎”又不仅仅是欢迎,因为还有好久不见,感谢常来的意思,多用于熟人之间。一进门便会听到热情的员工一起喊“Maido”。

餐厅位于街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很安静的一栋建筑,里面设计简洁。这里有日本风格的装潢,简单,但能在细节处见惊喜,比如这里的二楼用餐区屋顶挂满了麻绳,除了美观之外,意义深远,其灵感来自印加人的“Quipus”(结绳记事)。我和朋友入座后,点了几样这里的招牌菜。

本身日式料理就讲究食材新鲜,作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这点完全可以满足。Maido的生鱼寿司自然不含糊,无论选材还是刀功都很出色。话说其实最家常的菜反而更考验厨师的水平。秘鲁“国菜”炒牛柳——Lomo Saltado就是一道能考验厨师的菜。Maido的炒牛柳也是一绝,牛柳炒好的诀窍有三:食材、火候和酱汁。食材姑且不说,这里是唯一会问你牛柳要几分熟的地方,酱汁也比地道的秘鲁馆子更加清淡适口。

选择头顶部的牛里脊,嫩鸭肝、握寿司,每一道沐浴在口感丰富的秘鲁酱汁里,入口别有味道。菜量不大,但精美可口,一点不亚于米其林的水准,据说马上要在澳门开分店了,叫做AJI。这么好吃的秘鲁美食要跨洋过海来到家门口了,的确是个好消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