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国樑
明崇祯十七年(1644)诞生于南京的《十竹斋笺谱》,不仅是中国古代最牛的信笺,而且是中国雕版印刷的巅峰之作。明末南京地区文化事业高度发达,胡正言创刊的《十竹斋笺谱》代表了我国古代彩色印刷的最高水平,诚如鲁迅赞其曰“明末清初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300多年来多次被翻刻,郑振铎和鲁迅曾联合翻刻,遗憾的是还未完工,鲁迅便去世了。近日,南京重刊《十竹斋笺谱》,传承和复活饾版、拱花技艺,以手工矿物颜料、古法檀皮宣纸刷印,再现《十竹斋笺谱》原版原貌。
胡正言创刊《十竹斋笺谱》
胡正言(1584-1674),字曰从,别号默庵道人,原籍安徽休宁。“天性颖异,多巧思,所为事无不精绝”。30岁后,定居南京鸡笼山侧,“尝种翠筠十余竿于楯间,昕夕博古,对此自娱,因以十竹名斋”,自号“十竹主人”。胡正言博学能文,可以称得上是多才多艺。他曾游于何天玉门下讲经,后拜李登门下学习篆刻书文,他还工书善画,刻得一手好印章,并能制造精美的纸和墨。他人模仿,极力不能至。“始为墨,继逃墨而为印,为笺,为绘刻。墨多双脊龙样,即得松雪(赵孟頫)、子行(吾丘衍,元代书法家)遗法。笺如云蓝、麦光,尽佐伯、乌丝栏之妙。”这些才能无一不体现于他的画谱中。
在胡正言人生的后30年里,都是在南京度过的,这30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刻书、绘画、篆刻中,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他的事业进入到巅峰状态。162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套色版画巨著《十竹斋画谱》。时隔17年(1644),又完成另一部煌煌巨构《十竹斋笺谱》,把当时已负盛名的版画艺术推向新的阶段。
《十竹斋画谱》分为书画谱、墨华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果谱、梅谱和石谱8种。每种40幅,一文一图,交相辉映。这部巨著的绘制出版,为绘画界提供了鉴赏、学习的资料,备受人们喜爱,多次重印、翻印,盛行不衰,清代李渔等人的《芥子园画谱》也是受其影响的产物。另一部杰作《十竹斋笺谱》共4卷、33类、289幅,或写商鼎周彝、古陶汉玉,或写山水人物、各尽其妙。尤为珍贵的是胡正言把“饾版”彩色套印与“拱花”的方法结合起来印制这部巨著,这在当时单版涂色的情况下,是一次划时代的突破。
当时和后世对于在南京鸡笼山完成的这两部巨著评价很高,其好友杨龙友说:“曰从巧心妙手,超越前代,真千古一人哉!”其影响几百年来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及至1990年,在国际书籍展览会上获得了唯一的一块金奖。
鄭振铎与《十竹斋笺谱》
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中,有一部《十竹斋笺谱》是郑振铎当年收藏过的,他在得到这部书的时候非常高兴,写了长跋以志此事。《十竹斋笺谱》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它的问世对于制笺谱图画,勾描择套、雕刻饾版、套色印刷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时至今日,木版水印过程中的个体分工,大体沿袭了胡氏模式。所谓饾版,就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种颜色按其画稿形状刻成一块小木板,然后依次逐色套印,最后形成完整的彩色画面。由于镌雕的小木版形似饾饤,故称饾版。用这种方法印出的画面,其色彩的浓淡深浅,阴阳向背,几乎与原作无异,形神俱在,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拱花,则是用凸版压印压成,印出来的画面突出,使天际的行云、江上的流水、禽类的翎毛、虫类的须腿、花朵的轮廓、器物的纹饰等,都一一凸现在纸上,有立体效果,大有呼之欲出之感。
1933年,郑振铎在老北京收藏家王孝慈那里见到《十竹斋笺谱》,喜欢至极,称赞道:“人物潇洒出尘,水木则澹淡怡静,蝴蝶则花彩斑斓,欲习欲止,博古清玩,则典雅清新,若浮纸面”,立马差人送上海给鲁迅看。鲁迅虽然见多识广,但还是惊喜不已,曰“明末清初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两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准备把它复活。
1934年春末,在鲁迅的倡议下,两人决定共同辑印《十竹斋笺谱》一书,郑振铎委托赵万里从王孝慈手中借得藏本,请荣宝斋的师傅依然用“饾版”和“拱花”术仿原件复制。1941年夏初,经过长达7年多努力,终于仿制成功。此时王孝慈和鲁迅已先后去世。在悲喜交加之中,郑振铎欣然命笔,为该书仿制成功撰写跋文:“呜呼!此书虽微,亦尝饱经世变,备历存殁之故矣!抑余重有感者。二十年来,余罗致版画书不下千种,于此书最为加意……”
新中国成立后,身为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局长的郑振铎仍然十分关心《十竹斋笺谱》的命运,1952年荣宝斋重版《十竹斋笺谱》之际,郑振铎又作重印《十竹斋笺谱》序:“雅丽工致,旷古无伦,与当时之绘画作风血脉相通。十竹斋所镌《画谱》、《笺谱》尤为集其大成,臻彩色木刻画最精至美之境。”
南京重刊《十竹斋笺谱》
重刊代表中国雕版印刷最高水平的《十竹斋笺谱》,传承和复活饾版和拱花技术,既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盛事,也是一项复杂繁琐且极具挑战的系统工程,经过4年的艰辛努力攻关,2019年4月27日,纯手工重刊的《十竹斋笺谱》在它300年前的诞生地——南京举行首发式,首批复刻笺谱下半年将正式面世。
为了完整再现明代笺谱原貌,复刊工程全部采用明代工艺、明代工具、明式材料,以国家图书馆馆藏郑振铎捐赠的明代初刻版为底本,采用中国传统饾版拱花水印木刻技艺雕版,并以全手工矿物颜料、古法檀皮宣纸进行刷印。
此次重刊的《十竹斋笺谱》,严格采用传统工艺,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十竹斋笺谱》共有近300幅笺画,一套成品的雕版数量近2000块,每一块都要精雕细琢,而宣纸和颜料的选择同样关乎笺画的刻印效果。如果选用化学颜料刷印虽然省事,但不足百年就会褪色,纸张也会变酥。因此反复研究明代笺谱的颜料构成与着色效果,用绿松石、青金石、玛瑙等天然原料调配出矿物颜料,这样印出来的笺画,五六百年都不会变色或褪色。
印版装潢亦尤为考究。例如棠梨木版材先入水浸泡溶解树脂,确保干燥后不翘裂,释出糖分减少虫蛀,出水后阴晾干,前后耗时两年。复刊之后的成书装潢,依照国图藏本的原貌,用纯手工制作的樱桃红洒金粉蜡笺做封面,以桑蚕丝双线锁订,衬香樟木夹板,装入楠木榫卯结构的书匣,真实再现原版笺谱样貌。
(责任编辑:刘跃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