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倪方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学者已注意到了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了一套市场经济理论。“物以稀为贵”一说,就是这一时期的经济研究成果。
“物以稀为贵”,是世界公认的理论,其首先提出者为子贡。
端木赐,即子贡,孔子的学生,是当时名扬各诸侯国的商业天才,善于贱买贵卖,从中牟取巨额利润。子贡具有超强的市场观察和预测能力,市场预测没有不准的,孔子多次夸奖他。据 《论语·先进》 记载,孔子曾将他与另一得意门生颜回作对比,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里的“亿”,即“臆”,孔子这话的大概意思是,端木赐不听命运的摆布,去做买卖,观测行情,屡测屡中。
子贡关于商品供求与价格关系的理论,直接体现在他和孔子的对话中。据 《荀子·法行》中所记,子贡曾对孔子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耶。”
珉,也是一种玉石,在子贡看来,珉石之所以没有玉值钱,不被人们看重,原因是珉石太多了,这正是“物以稀为贵”理论的核心所在。
当然,这种供求关系理论之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当时,各诸侯国都强调发展经济,商品交易趋于活跃。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管仲、李悝、吴起等,每人都有一套经济理论和治国之道。
如果穿越一下,子贡获诺贝尔奖提名,成为最后赢家也许并非意外。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在文学领域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古代中国人,从 《离骚》 的作者、战国人屈原,到《红梦楼》 的作者、清朝人曹雪芹,谁获奖都当之无愧。至于诺贝尔和平奖,有资格得奖的中国人就更多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