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研究述评

时间:2024-05-04

林俊杰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0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的同时,国际上各种形式的竞争、对立、冲突也纷至沓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的问题上,继续推行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性问题.在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超越了单一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范畴,为当前世界格局的良性建构和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富有前瞻意义的中国方略.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学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的有关研究.在研究相关观点主张的基础上,笔者对于目前的有关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评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精神要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

"共同体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它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马克思晚年从人的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根据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类发展过程归纳为三个依次递进的历史阶段.【1】同时,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指出人类社会必将由"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过渡到"虚幻的共同体"并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之所以有这样的预言,是因为他充分把握了资本逻辑的实质.在马克思看来,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度匮乏,人们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因此,一种"天然形成的共同体"形成了.但是,在这种天然形成的社会关系中"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原始关系相矛盾的."【2】

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资料将会变得极大丰富,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这一关于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超越了阶级性的局限,着眼于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解放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意在使各国在追求本国正当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诉求,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他国共同进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有着同质的目标诉求,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当代继承.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的理论,学界许多专家学者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康渝生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实践【4】.王公龙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涵盖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同时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有着同质的价值追求【5】.邵发军从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关系出发,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共同体理论的当代继承【6】.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滋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构筑了中华民族宏大的家国情怀,诞生和延续了一系列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有关于人类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天下为公"的发展观.同时,"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及"义利相兼"的价值观等等一系列关于"价值选择"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7】.正是这些价值理念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源头",许多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做了深入探究.其中,被大多数学者引用较多的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以及"和合文化".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大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大同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具代表思想的之一,它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明君贤臣的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里的"大道"指的是古代政治上的一种最高理想,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人类恒长大道下,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它不属于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党派.这一思想与现在许多推崇"一家独大"霸权主义的国家有完全相反的价值追求【8】.在这一点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与"天下大同"的思想有着相近的目标追求,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将眼光着眼于全世界,超越了民族与国度的界限,又是对大同思想的一种提升与超越.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是对"和合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合文化"中的"和"代表的是一种"和谐,和平","合"代表的则是一种"相合、符合".关于"和合文化"中的"和谐,和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各大会议以及讲话中强调了"和谐,和平"的重要性."和而不同"的理念也是"和合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倡导的和谐、相合的理念不是要将世界"合而为一",不是要将世界的规则"合"到中国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中去.而是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在涉及全球共同利益,以及人类整体命运的层面上,找到"合而为一"的共同的解决办法.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源头这一观点,学界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陈水胜概括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出的时代观、价值观、发展观深深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9】.孙聚友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儒家大同思想关系的研究,认为儒家的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10】.李伟杰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东方智慧和天下情怀,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1】.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现状评析

(一)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评析

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结论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来源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以及一些可以继续完善的方面.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关联性研究现状评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有着本质上相一致的价值追求,两者都注重以建立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融合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为其最终价值导向.但却不能因此而盲目的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同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目前,学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关联性研究,主要通过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内涵有着同质的价值追求,以此来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论证过程中,虽然学者们对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内涵解读十分到位,但少有学者注重指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处于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十分突出,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严重扭曲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希望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私有制,以及因私有制产生的阶级与国家,从而来实现人的自由以及全面的发展【12】.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当今社会"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所提出的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前瞻性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全世界的人们相互借鉴、融通协作,为寻求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加强合作的同时,坚决秉持世界"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思维,主张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和谐共生,由此显现出与马克思所处时代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价值理念.因此,在未来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关联性时,既要阐明二者在总体上有着同质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目标 又要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的时代差异和其间在实践路径上的不同.

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评析

学界大多数专家学者在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时,普遍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学者们根据中国传统思想在政治上、社会生活上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来找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念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似价值追求,进而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虽然,这种研究理论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相较于传统经国济世思想的区别和发展.其中尤为应当关注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但有着明晰的全球治理的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它还注重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这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继承基础上的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大同思想",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对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国家和谐关系的理想目标追求【13】.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价值导向,然而,这种价值导向仅仅是停留在观念上的引导,缺乏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具体实践路径.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实践层面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向全世界阐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目标的同时,又提出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实践层面意义的"一带一路"倡议【14】."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扩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阻力,从另外一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而且,还借助一系列颇具成效和影响力的政策、路径和举措,兑现并展示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这种重视对相关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实践转化,进而实现理论和观念的价值提升方式,显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应当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