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雨竹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风景园林学 四川成都 610065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划分,其中主要类型有 3 个: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1】。因此,寺观园林实际上包含了传播佛教的佛堂庙宇之间,也包含了修仙问道的道教场所宫观这两重含义。道观园林,即是道教发展变迁、精神内核、审美等的现世载体。
银杏(Ginkgo biloba),作为我国的特有树种,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有着悠久的栽植历史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种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常见的古典园林造园用植物,在道观园林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其中不乏例如青城山“天师银杏”、楼观台千年银杏、王屋山紫微宫千年银杏和道教名山武当山700年的银杏这样的著名古树名木。它们作为道观园林植物造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应当与道教的内涵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本文尝试探讨道观园林与银杏文化的精神内核。
道教产生于四川成都,开始于东汉,其渊源为古代的巫术,合道家、神仙、阴阳五行之说,奉老子为教主,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2】。“巴蜀之地崇尚老庄之学”,道教发扬于此地,那么必然吸收融合了巴蜀之地早期的朴素崇拜,其中一点就是树崇拜。
在中国的神话中,神树就是联系天地的“天梯”之一【3】。明代周祈《名义考》引《山海经》佚文 :“灰野之山,有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日所入处。”。传说的“建木”神树,能通同天神,于天地之中,《山海经·海内经》中记有:“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淮南子·墬形篇》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在这些“神木”,在传说中都有着体量大,树干笔直的描述,这样的形态与银杏不谋而合。
在蜀地,树崇拜有着重要地位。从广汉三星堆铜树到东汉成都平原的摇钱树,最后道教中延续了对于树的崇拜,是一脉相承的。道教中对于长生的信仰也发源于此。
道教吸收了树作为“天梯”的观念,还泛化了关于树木的多种思想。《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将树木想象成道士成仙的一条通道。《云笈七籤》中认为,天上仙境便是茂林修竹所在,仙境之中必然古木参天。道教观念中世上芸芸众生都与天上神树有着对应关系,《太平经》中说:“人有命树生天土各过,其春生三月命树桑,夏生三月命树枣李,秋生三月命梓梗,冬生三月命槐栢,此俗人所属也。皆有主树之吏,命且欲尽,其树半生;命尽枯落,主吏伐树。其人安从得活,欲长不死,易改心志,传其树近天门,名曰长生。神吏主之,皆洁静光泽,自生天之所,护神尊荣。”
在道教发展中,树崇拜也与长生信仰,道教“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清静无为”的处世观有着继承发扬的关系。银杏的挺拔直立的树形,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树龄长等,都将原始树崇拜中的神木形象具象化起来。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银杏作为“圣树”在道观园林中存世千年,与道教树崇拜有着因果关系。
在环境的营造选择上,道教追求的是仙境。道教修炼的洞天福地也大都位于风景名胜,景色绝美之地。道教的山水文化还继承了中国山水审美文化的深厚积淀【4】。道教的世界观深受老庄哲学观念影响,老子“道”的理论,把追求生命永恒的思想逐渐提升到了生命哲学。道教游仙思想就备受老子这种“道”思想的影响,之后便对生命的永恒进行无尽的探索和想象,对长生不老的想法付诸于实践。
银杏这样的参天古木,是现世所能追求的理想世界中的一个具象化实物。实际上,有众多的古树名木就正是由于民俗崇拜赋予美好愿望,而作为园林植物长存于世。银杏的“被选”与“长存”,都与理想世界的想象和营造有着诸多关系。从现在实际的古树名木分布情况来看,可以看出端倪。成都郊县川西山区自古就是银杏的主要分布地,成都市园林局调查数据显示:成都现存的古树名木达2000多株,300年以上的有115株,500年以上的有42株,800年以上的有19株。这些古树名木中,银杏占了1000多棵,大多数分布在风景名胜区。
银杏作为孑遗植物,其特殊的叶形和繁殖方式,也是银杏常用语塑造理想环境的原因所在。银杏的形态特征非常特殊,花形细小不可见,准确来讲没有花器官,果实累累;叶脉平行;叶中深裂,还形似鸭脚。这些特点,放在古代人眼中,银杏便是“寿、富、奇、神”的象征。
昆山仙境的模式在《淮南子·地形训》之中 描述昆仑山是山高万丈,绝地之顶,周围由弱水之渊环绕,昆山周围由护城河水系环绕,就被称作弱水之渊,它是发源于古老昆仑山的四条河流的部分段连接形成的,四周奇木围护,城被重门所围,门前还存在一系列的神兽护卫【9】。昆仑山仙境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神奇植物、动物、什物很多。
这种对于仙境中的描述,大多都是不可考,虽然出现了众多树木的名称,但是并没有办法与今天的植物物种相对应,同《山海经》中对于建木、若木的描述。原因在于志怪传说本就多处于一些光怪陆离的想象,都是杂糅了多种事物特征于一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奇”的特征。放到现实中时,造园的道侣们为营造这种昆山仙境,便需要找到代替传说中奇木的树种。银杏便是最佳备选。这种道教对于仙境理想世界的追求,也就部分解释了银杏这种“奇绝古今”的植物深受道教喜爱的原因。
获得“长寿”乃至“永生”历来是古人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目标。同样,道教自始至终也追求长生。道教是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实用主义的,秉持着“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信仰,主张以人自我修炼,以提高生命存在的质量和数量。道教认为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积善累德,进行道德修炼,可达到长生且神仙可翼的目的。道教中人还认为,通过饮食、存想、导引、服气、守一、房中等等亦可以使得寿命延长,长生甚至得道成仙【5】。银杏,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寿命极长的树种,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寿”的象征。银杏树因树势雄伟,干形高大,浓荫冠盖,叶形秀雅,美丽,树龄长寿数乃至千年与道徒们修心养性、长生不死的信念不谋而合。
此外 “饮食修炼”也是道教以为可以获得长久生命乃至得道成仙的重要途径之一。道教的“饮食修炼”继承了此前中国“食疗”文化的精髓。《抱朴子·内篇》中就有对于“饮食修炼”重要性的记载。实际上,银杏树的药用价值也很特殊。种、仁、叶、根都为重点的药材,具有治疗心血管病、呼吸道病以及涩精、壮阳、利尿、去湿等功效和抗衰老等功能【6】。这样的世纪功效又与道教的长生追求不谋而合。青城山的道家著名菜肴“白果炖鸡”,就是银杏果作为药膳的典型例子。
本文至此是关于道观园林与银杏文化的初探。未完全涵盖所有可能的二者内在联系。在阅读了近30篇以道教、植物,或者银杏、文化、内涵为主题的论文过后。发现无论是银杏崇拜文化的道教解读,还是道观植物营造中银杏选择研究都少之又少,寥寥几句就概括了其内涵。同时,也是在查阅文献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进行了可能性推测,再根据推测去寻找诗词、古籍去佐证。除开本文已经讨论的几个方面,还有一些推测,暂未找到相关有力佐证。例如,关于道教“洞天福地”中存在的对于以地为母的认知所蕴涵着的生殖崇拜,与银杏雌雄异株以及强大繁育能力的相关联系;关于道教中风水术继承发扬,以及民间风水术对于水口营造中水口树常选用银杏之事实,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最后古画《洛神赋》中,大大小小二百余株银杏树耀然于纸上,如此构图选材其与《洛神赋图》中所体现的道教神仙情节的关联。以上几个方面的推测,更多的精神内核也还有待发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