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美涵 吉林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人神合一的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精神权威性一直延续到今天。学界对日本天皇制的研究颇多,主要集中在昭和时期,本文拟从天皇观形成开始,到幕府政治止,系统的探究天皇精神权威性的确立过程,为分析现代日本的政治生活奠定基础。
神道教
原始神道神灵信仰诞生的过程,是日本天皇观最终确立的重要根基。原始信仰发展到产神灵崇拜,产生神灵附着的概念。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日本人产生了灵魂观念,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前往另一个世界,由自然崇拜转向灵魂崇拜。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水稻生产在日本普及,农耕制推动了氏族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有血缘基础的祖先神崇拜。神灵与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原始神道开始走向有形化。同时,负责祭祀的首领氏上成为“祭政合一”的开始。日本最早的政权——大和政权建立后,这种“祭政合一”的模式得到强化。由于天皇在政治上取得了更大的权威性,各个氏族的平等状态被打破,集权的过程中,精神权威性也逐渐集中于天皇身上。
同时,神话是原始神道教中君主精神权威性的基础。“日本天皇制便利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统合了早先不同氏族的神话使其系统连贯成一个整体,并且将天皇巧妙地编入其中 ”,天皇成为神(天照大神)之子,经过数十代口耳传诵,这成为日本人心中不可颠覆负的真理。
佛教
在原始神道教的基础上,天皇精神权威性的最终确立同样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早期,佛教的影响最为深远。“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长期‘神佛合习’的互补过程,要想从神道中直接抽绎出普遍的神学理念与政治哲学是不可能的”
最初佛教遭到了氏族贵族的反对,“主要体现为是以苏我马子和物部首屋为代表的两大氏族权力的不同立场。” 前者代表新贵族,企图通过引入新的宗教来打破旧贵族对于权力和权威的垄断,最终圣德太子上位,佛教开始被用来强化皇权。一系列佛教文化的出现,使天皇在精神方面又披上了一层神的外衣。圣武天皇时期,天皇制度最终成熟,佛教也上升到了“镇护国家”的地位。关于佛教在当时发挥的作用,日本学者井上清教授说道:“提倡佛教的政治意义是:一方面为了用这种超‘氏’的新信仰来统一贵族的思想,一方面使中央和地方的氏姓贵族和群众对朝廷的威力产生强烈的印象 ”。
儒家
“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形成,启动于圣德太子改革” ,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儒家文化。在尊王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为了强化君权,圣德太子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冠位十二阶”表面来看是用不同服饰来体现官阶的大小,“实质上,它是用不能世袭的官阶等级表示身分高低,是封建等级制的雏型。 ”;《十七条宪法》则充分体现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提出“国靡二君,民无二主”,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总的来讲,“圣德太子的政策可以说是企图压抑豪族的势力,实现以天皇为中心的古代统一国家”。
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在天皇精神权威性的建构过程中,始终都与政治性联系在一起。正是统治者在政治层面不断强化天皇的地位,才使其在脱离了政治属性后仍然高居精神权威的宝座。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宗教和文化与日本本土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天皇观,而对外来宗教的排斥则是为了捍卫这个民族主体性的地位。
天皇与神话中的神灵捆绑在一起,从而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觉拥护的象征。“历代的统治者通过对这个神话的宣传和祭神活动,不仅可以使日本人服从‘现人神’的权威和统治,而且可在对外矛盾激化时用来动员全民族一致对外” 。明治维新的政治家就是将拥有绝对精神控制的天皇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创建出具有浓厚军国主义的“皇国史观”,例如“将‘八紘一宇’曲解为天下一家尽归天皇,鼓吹发动战争“解救”他国民众,唆使国民为之献身 ”。
值得警惕的是:尽管二战后盟军占领国在日本对天皇的权威性进行了打压(战后的“和平宪法”剥夺了天皇的一切政治权利,且否定天皇地位来自神谕,使其“政教分离”),但天皇的精神权威性并未由于宪法规定其只能成为“象征”就消失殆尽,其继续与政治属性和宗教属性(神道教)联系在一起,为日本右倾保守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国民性的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