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生物生活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4-05-04

杨文斗 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1

初中生物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国家课程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而这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该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20世纪初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陶行知倡导“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强调生活教育的一致性,认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主张教育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生物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从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校本课堂教学从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设计合适的校本课程内容,开展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更加紧密地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并能指导他们的现实生活,使生物科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1.精心设计课程实验内容,制定可行的实验计划

初中生物校本课程是对原有生物课堂教学的扩充衍生。作为一门拓展课的选修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自由地探索各种生物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问题、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制定可行的实验计划是搞好生物校本课的前提。选择的内容应考虑到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体现“生活化”,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实验的内容应尽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平行;实验的内容最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活动内容中应重视学生的实践的作用。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领他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和不断探究的兴趣: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实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带来的快乐,对生物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2.建立健全的活动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学生组成几个活动小组,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组长负责组织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整体指导调控。生物校本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但也不要放任自流,在实验中教师仅起到指导作用。即协助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讲授有关理论知识,解决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检查实验情况和效果,表扬和鼓励学生,最后帮助学生做好总结。

3.充分发掘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除了生物教科书以外,还有学生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照片、图片、视频等资料,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如阅览室、生物标本室、生物实验室、班级建立生物角或生物园等,还要利用好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多媒体、互联网更是不可忽略的、开阔学生视野的最好的课程资源。开展校本课程,学生以兴趣为原则,制定激励机制,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学习探究的氛围,适当开展评比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初中生物生活化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校本课程要有趣味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或体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学习。生物校本课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应力求灵活多样、切实有效。在确定提出探究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还可以带学生到生物标本室参观、走出教室到小菜园、操场等处调查身边的植物,领略校园的绿色美景等。生物校本设计要冲破课本和课堂的束缚,向生活贴近,丰富生物校本课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初中生物生活化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评价一项生物校本课的实践成果如何,首先要看过程的组织与学生的投入状态,然后是实践后的总结与升华,适当的时候可安排成果展示,评出一定的奖项。活动过程的组织及学生的投入状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填写探究实验记录,积极参与活动等。评价激励: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参与的态度、活动的投入状态、活动的收获情况等进行发展性评价,建立学生成果档案,优秀成果可集结成册。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设计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生物学知识,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寻找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点,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启迪学生关注生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探究实践活动,实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实用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为课堂增添生活气息和活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