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04

张映智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3

1. 引言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为一部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深入发展,以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授信模式逐步向多层次发展,传统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难以全方位覆盖上下游所有企业;核心企业依靠在谈判过程中的优势对围绕其生产节点上的企业进行利润压榨,这对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有所打击;核心企业过分考虑自身风险而忽略供应链整体利益,使得其对开展供应链金融动力不足,对金融机构推广供应链金融服务产生了障碍。

供应链金融是典型的多主体参与、信息不对称、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标的非标准的场景,与区块链技术有天然的契合性。供应链金融是围绕核心企业覆盖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运作,需要银行、保理、物流仓储等企业协同参与,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可以为各方提供平等协作的平台,降低机构间信用协作的风险和成本;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信用只能覆盖与其有贸易往来的一级供应商和一级经销商,难以将其信用传递到各级企业,区块链平台的搭建,提升供应链金融上下游交易透明度,扩大核心企业信用覆盖范围;传统贸易融资中的商票、银票流转困难,区块链技术可以将此类资产数字化,增强其流动性,使得企业更易获得融资支持;

2.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模式

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能够很好的契合,但是如何将这一技术切入供应链金融系统呢?我们应该从区块链系统本身入手,区块链系统根据应用场景和设计体系的不同,一般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专有链)。其中:公有链的各个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网络,并参加链上数据的读写,运行时以扁平的拓扑结构互联互通,网络中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务端节点。联盟链的各个节点通常有与之对应的实体机构组织,通过授权后才能加入与退出网络。各机构组织组成利益相关的联盟,共同维护区块链的健康运转。私有链(专有链)的各个节点的写入权限收归内部控制,而读取权限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私有链(专有链)仍然具备区块链多节点运行的通用结构,适用于特定机构的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公有链作为基础层服务促进技术进步,联盟链、私有链(专有链)则重在商业应用。

1)联盟链模式-传统核心企业自建区块链底层

大型传统核心企业拥有完整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链条,在展开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具有先天独特的优势,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将其信息流、数据流、物流和商流信息从线下逐步转移到线上管理。而区块链技术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使其信用价值逐步延伸并传递至链上长尾客户,帮助其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大型核心企业基本都具备ERP管理系统,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模式,是在上层供应链金融应用系统基础上嵌入底层区块链系统,以数字凭证方式,对应收账款、存货、押品等进行数字登记和保存,资金提供方如银行、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系统进行线上确认与放款,很大程度上提高审批效率。

以应收账款为例,一级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产生应收账款后,一级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记录到区块链中,生成对应的数字资产。当其与二级供应商(对应为一级供应商的经销商)产生赊销关系时,一级供应商可将与核心企业产生的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进行拆分,并在围绕核心企业的多级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进行流转。在流转过程中相应的数据也会随着运作流程记录在区块链之上。

在这里区块链技术的作用主要包括:a.提高信息透明度;尽管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线上转化过程中并不需要区块链技术,但是区块链技术的介入,尤其对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的变动,进行了更好地跟踪,进而提高了透明度;b.债权拆分与流转。通过智能合约的形式约定规则,使不同层级的供应商之间的债权可以拆分和流转,同时确保债权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当然前提是,债权在最初生成时是真实有效而且准确的;c.延伸信用链条。如图所示,经确权后的应收账款层层流转,使核心企业的信用可追溯至离它较远的多级供应商,间接为多级供应商的融资增加了信用;d.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共识的形成带来更好的资金流动性,提高了上下游企业对核心企业的粘性,进而提升了核心企业在同行的竞争力。将该模式进一步延伸,即核心企业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端从金融机构延伸至个人投资者,同时,更多的风险控制职责也从金融机构端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上。

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要求相对较高,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出发,一般有资质的较好的大型核心企业会考虑自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服务链上企业。

2)联盟链模式-P2P供应链金融平台内嵌区块链底层

自身不具备核心企业的P2P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包括与核心企业、保理公司及小贷公司等合作,或者电商平台、物流平台或大宗商品服务商自建平台等,其资金端面向个人投资者。区块链技术的加入并非对整个业务模式进行改变,而是在风险控制及效率上进一步提升。

P2P可以与多个行业的核心企业合作,这样可以适当分散行业集中度风险。根据相关数据显示,P2P平台涉及供应链金融的行业主要为汽车、三农、医药、大宗商品和批发零售业,这些行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上下游企业多且分散,体量大、需求稳定、成熟度高等。

与核心企业自建P2P平台相比,区块链技术的作用对于自身不具备核心企业的P2P平台来说更为显著,主要原因是此类P2P平台吸引的更多的是离核心企业较远,核心企业不愿意担保或者核心企业信用无法覆盖而不能担保的企业。对这类企业撮合融资业务增加了P2P风控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审批效率,具体表现为:a.P2P平台对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很难有统一的准确的指标来检测,所以需要花更多时间切入链条中,并对链条所在行业及链上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因此,P2P平台对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起来的信任机制会更加依赖。b.P2P平台可获取的企业数据与信息少于核心企业可整合的数据,不利于平台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和搭建智能化风控体系。在实际操作中,部分P2P平台仍然采抵押物、质押物形式进行风控。如使用区块链技术,可加强对部分抵质押物真实性和流转情况的判断,从而逐步减少对部分抵质押实物的依赖,简化风控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3)私有链模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嵌入区块链技术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链条上嵌入区块链技术,比如溯源、追踪、可视化等,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整合到一起,在此基础之上从事金融服务。

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高度安全且透明的共享网络,可根据每个参与者的权限级别为其提供端到端的可见性。供应链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参与者都能查看货物在供应链中的进度,了解货物已运输到何处。他们还能查看相关文件的状态或者查看提货单和其他数据。通过实时交换原始供应链事件和文档改善对集装箱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的详细追踪。未经网络中其他方的同意,任一方都不能修改、删除,甚至附加任何记录。这种级别的透明度有助于减少欺诈和错误,缩短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花的时间,改善库存管理,最终减少浪费并降低成本。

3. 分析总结

区块链的应用仍然更多集中在公链中,由于公链较低的性能、联盟链和私链较高的技术门槛、链与链之间难以打通从而形成孤链等原因,区块链在数字资产市场以外的行业中仍然举步维艰。大部分区块链网络里面所有节点权限是完全一样的,他们构成了一张非常扁平的网络系统,要求在整个区块链网络里面任何节点之间的权限是完全相同,业务模型和业务流程是完全相同的,这和现实世界尤其和金融行业真实运行的情况并不一致。

在金融行业里面非常常见的情况是在整个全业务流程中不同的业务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决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的传播范围、具有保密性和私密性的要求。整个业务运营会经历不同的流程和阶段,而这些所有的不同构成了我们整个现实的金融系统、资金系统、金融业务的清算和结算系统,其实是一张立体的网络,而不是一张扁平的网络。因此,当前这种立体的网络如果把它映射到二维的区块链上面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