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蓉 任喜梅 王锦丽 钟春晓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始,是后续各类专业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对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制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师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首先,教师和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断地重复和验证教材上已有的定理和定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觉枯燥和没有挑战性;其次,学生在进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并没有认真预习实验,对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没有弄清楚。这样,在做实验过程中没有清晰的条理,连贯的逻辑思维性,不仅瞎摸瞎撞浪费时间,而且很难在规定时间完成实验。第三,在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上,学生总是按照现有的模板,思维被规定在老师设定的模式中,难有创新。这是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的普遍现象。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为必修课程,没有选修,有些实验可能部分学生高中就做过,比如基本测量实验里面的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的使用,很多同学在高中的时候就用过,到大学再来重复这个实验,学生觉得没有意思,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的兴趣。
大学物理实验课内容变化不大,与当今科技的进步容易脱节,如简单的实验项目多,综合性的实验少;经典的实验多,新型实验少;验证性的实验多,创新性的实验少。实验设备落后,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方法固定,实验步骤重复等。实验没有充分体现出与现有科技的联系,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为:教师在学生做实验前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做详细的实验演示,接着,学生只需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依次进行实验,再把数据记录在统一设计好的实验报告册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觉得没有挑战性,很大程度的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我们学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的方式主要为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70%,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及实验报告的处理情况。实验报告的模式是完全相同的,很多同学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直接拿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参考,所以,实验报告的成绩并不能完全显示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具体实验的掌握情况。因此,这样的实验考核方式显得呆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全国己有不少高等院校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针对这种形势,本课题结合学校自身的现状和实验室条件,对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我们学校大学物理实验分为大学物理实验Ⅰ和大学物理实验Ⅱ。涉及到的实验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等内容。并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进行分类,突出的体现了学科的系统性及学科之间的兼容互补性,加强了对学生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内容是按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内容进行划分,并分别形成各自的封闭体系,这种封闭体系突出了学科的系统性,但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兼容互补性,限制了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大学物理实验分为大学物理实验Ⅰ和大学物理实验Ⅱ。涉及到的实验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等内容。并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进行分类。将基础性实验作为“通用模块”,全体学生必修;将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细化成相应的“专业模块”。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在相应的“专业模块”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决定选修内容。在教学改革中,土木建筑分院的学生主要选修“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这个设计性实验;而电信分院的学生则主要选修“欧姆表的制作”这个设计性实验。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预习报告的处理,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对自己在实验室要做什么心中有数。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操作的时候,增加了提问的环节,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比如,在做“光栅衍射”实验时,在摆放凸透镜的时候,提问学生凸透镜要远离狭缝还是靠近狭缝。为什么要靠近,原因是什么,等等。在大学物理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每组两个人。同组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但每位学生必须要有一份独立的数据。这样做,就可以防止一些学生在实验室混时间。
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多少实验数量,包括必修实验项目和选修实验项目。但考核的形式不局限于提交实验报告为最终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总成绩的30%,其他占总成绩的20%进行划分。多渠道的评价模式为学生展示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能够更人程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培养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从实践教育自身的特点出发,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为指导,通过完善课程设置,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及考核评价模式等,增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发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