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飞的光荣,我的荣幸

时间:2024-05-04

毛荫凤

转眼间,上飞已经成立70年了。1972年,为支援708工程,我从江西昌河飞机制造厂调到时称5703厂的上飞,一晃就快50年了,可以说我主要的职业生涯都是在上飞度过的。

我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的是导弹设计,但进入上飞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工装工具科当模具设计员。当时,厂里的设备寥寥无几,且大多是老旧的车床和铣床,形面的精加工主要是靠钳工手工锉修出来的。

当时,上飞没有型架队伍,没有完整的工艺工装队伍,但上飞人敢想敢干,发挥了惊人的创造力和干劲,热火朝天地投入到研制工作中。人员不足,就从三机部和上海等各处调进一些,又自制了一些大型专用设备,并合理分工、协作,采用“一厂一角、百厂成线”的战术保证工作高效完成。

工作过程中,大家都自发地加班加点,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我被这种氛围感动,也义无反顾地扑进工作中。

当时模具组不足十人,模具设计任务很重,我一个人负责模具的全部审查。因为设计所的同事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模具,并且设计的许多模具工艺性很差,我得一一指出问题并沟通修改,工作量不小,再加上自己本身还有设计任务,加班是常有的事。

模具数量最多的是型胎,为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我根据型胎都是按样板制造的特点,按零件形状特征分为常规型、加强型、端头加强型等几种典型,编制了型胎典型结构手册,晒成二底图,设计员只要根据零件形状特点,按型胎典型结构手册的说明填上几个尺寸和备注即可下发生产,而不用一一对应地画出零件形状并注出所有尺寸,大大提高了出图速度。

模具数量第二多的是冲裁模,我又按零件大小和冲床的型号设计了标准模架系列,可以提前准备模具的底座和导柱导套等供选用,加快设计和制造进度。1980年9月,通过全体上飞人多年的努力,终于把起飞总重110吨的运10飞机送上蓝天,我作为其中一员,深感自豪。

MD82项目开始后,我担任第一任制造工程部主任。那时对我们最大的冲击是一切要按麦道的程序办,有些事不明白就问麦道专家。图纸、程序、工艺文件等一切都是英文,翻译工作量非常大,由于大多数同志的英文水平也不高,所以翻译出的中文稿看上去总有些词不达意,到后来还是要查原文,比较浪费时间。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我买了点语法书和词典,直接看原文,对常用、专用、缩写语等分别做了笔记供查阅,有机会就向懂行的同志请教,英文水平不断提高。

在上飞,我从模具设计员做起,当过主管工艺员、组长、技术科科长、制造工程部主任、副总工程师及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一步一个台阶进步成长。我大学学的是导弹设计,对工艺一窍不通,所有的知识都是向老同志学、向书本学,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工作中,我喜欢自己动手写报告、做总结、起草方案、做工时测算和成本分析,然后再与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对比、相互启发修正,这样心里更踏实。

我整理的学习笔记和资料有二十多本,对我日常工作很有帮助。退休后,我还当过科技委副主任,现在还是科技委顾问,深感知识爆炸时代学习的重要性,要活到老学到老。这几年,我学习了不少关于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线、虚拟装配、智能制造等新知识,视野大大开阔,工作效果不断提升。

蓦然回首,上飛有了脱胎换骨、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才、设施,土地、资产,还是技术、管理,文化、素质,都可以说已经进入一流行列,在航空制造界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当然,与国外先进的航空巨头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基础研究、项目经验、人员结构、技术积累、供应链能力和新技术开发等方面,还有不少要改进完善的地方,尤其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这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但“道路已经开通,方向已经指明”,只要坚持发扬“四个长期”的精神,上飞公司终将作为世界一流的商用飞机制造企业走进世界先进行列,实现“建设成最具效率和值得信赖的航空总装制造企业”的愿景。上飞必定成为中国的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

我参与了上飞多个发展阶段,参加了大大小小多个节点“战役”,如今亲眼见证了我们制造的大飞机翱翔蓝天。作为亲历者,看到上飞公司的成功与光荣,我深感有幸。我有信心看到上飞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看到一个更智能的、朝气蓬勃的上飞公司砥砺前行!

(作者为原上海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