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路升迁

时间:2024-05-04

□劳 马

一路升迁

□劳 马

大学毕业那年,我和郑某分配到了同一个单位—省政府办公厅机要处保密科。

办公厅人事处负责选留大学生的副处长老费同志一眼就相中了我,点名道姓直截了当地跟系里主管学生分配的老师表明了态度。他说,省办公厅机要处缺一个文字能力强的笔杆子,这位同学的毕业论文我们仔细看过了,水平挺高。档案我们也调阅了,综合各方面条件,我们决定接收他,等等。系里的老师和我的班主任同意他的意见,但同时又把郑某推荐给老费同志,并反复介绍郑某的种种优点,结论是他并不比你们选定的那位同学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郑某更适合从事机要处的文字及其他工作。费副处长本想只进我一个,但他拗不过系里执着的建议,只好破例从其他部门挤出个进人指标,把我和我的同学郑某同时接收了。事后,班主任老师私下跟我说:“其实你也知道,郑同学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文字表达能力很差,各方面的表现远不如你。但系里得帮他一下,把他的鉴定写得好一些,要不哪个用人单位肯要他?你很优秀,看中你的单位很多。我们是想借你的笔,把郑某搭配着分出去,这跟卖菜差不多,得好坏搭配着,要不这样剩下的差学生怎么办?”我似懂非懂地一个劲儿地点头称是。

郑某与我在同一个科里工作了三年后,就调到综合科并升任为副科长了,他是我们那批进省机关的大学生中升职最早的人。科长大刘兴奋地跟我解释:“我终于甩掉了个包袱!小郑简直是个饭桶,什么工作都担不起来。你和他是同班同学,差距咋这么大呢?你能写能干,认真突出,什么事儿交给你都能办得妥帖。他可好,能吃能睡,懒懒散散,年纪轻轻的也不上进,这种人怎么能在我们科工作呢?耽误事嘛!这下可好了,总算给弄走了,不再占我们的编制了。你可不知道,为了把郑某打发走我费了多少口舌,我跟分管处长和综合科长把郑某夸成了一朵花儿,建议他们破格提拔录用,所以他们给郑某安排了副科长的职位。这小子也算占了个大便宜,不给他个一官半职的,他肯走吗?你是骨干,谁要也不放!”大刘说完还拍拍我的肩膀,以示器重,我心里十分感动。

过了不到两年,郑某又被从综合科调到档案室工作,任正科级副主任。大刘告诉我,综合科科长为这事动了不少脑筋。他多次骂大刘:“你坑死人不偿命!郑某这种草包你也推荐给我,太过分了!”

郑某在档案室干了三年,彻底调出了办公厅。他升任省商业厅质检处副处长。有一次,办公厅人事处的费处长碰到我还专门提起郑某。他说:“当初我就不想接受郑某,要不是你们学校死乞白赖地拼命推荐,他怎么也不会进咱们机关,那就是个废物!这种干部怎么能在办公厅这样重要的部门工作呢?所以,厅里下决心把他弄走了,这回算省心了。提拔?不提拔他肯挪窝吗?其实这叫明升暗降。听说最近要提升你为保密科副科长啦,你得好好干,你是难得的人才啊,务必要珍惜这个机会!”我表示一定谨记领导的教诲,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

又过了三年,郑某的工作调整到了科技厅,在专利处担任正处级调研员,除了不拍板,其他待遇与处长一样。在正处调的岗位上郑某逗留了四年,然后竟升任为教育厅副厅长了。他不断升迁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在任何单位或部门的任何岗位上都不能胜任!无论他调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都会想方设法让他尽快离开。怎样才能让他痛痛快快地走呢?只有向其他单位推荐,把他夸奖赞扬一番,并以升职作为让其离开的优先条件,有点像房地产开发商对付拆迁钉子户的某些做法,郑某成了中国干部任用制度弊端的最大受益者。他人不坏,就是能力差。

前不久,学校百年校庆时,我们那届毕业生再次回到了母校。在庆典大会上,我们班除了郑某以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身份端坐在主席台上外,其他同学只能站在操场上人头攒动的后排。同学们纷纷推断,若按照郑某一路走到今天的轨迹来看,他未来上升的空间依然很大,这是必然的逻辑。所以,大家建议,等校庆大会结束后,一定挤到前面,邀请郑厅长一起合影留念,说不定这张照片在若干年后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赞成同学们的分析和建议,并自告奋勇地要求率先冲到主席台前向郑厅长发出合影邀请,因为我比其他人跟郑某的关系更密切,不仅与他同过学,也共过事,而且,我至今仍在保密科工作,还荣升为科长了呢!

(原载《微型小说月报》201年第8期 河南李雪霞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