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途奇遇

时间:2024-05-04

□谢志强

·荒诞世界·

中途奇遇

□谢志强

我闻到一阵一阵食物的香气,我下车,拉着拉杆箱包,仿佛被香味儿无形的绳子牵引。我突如其来地饿,香味渐浓,加剧了我的饿。

前边出现一个大场子,就像一个大蒸笼。它是圆形的小吃广场,香气发源地。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空洞的响声,我有点迫不及待。都是南北特色的小吃,走过两排摊位,我就饱了,香气消除了我的饥饿感。似乎我吃了很多,甚至,我打了一个香香的饱嗝。

我绕回入口,入口的栅栏门,约四米宽,我不由得闪让到一边,因为气势磅礴地进来一帮人。平地起风,那帮人形成一股强劲的气流,像一条舰艇,乘风破浪。我已贴在了洞口的墙壁上。

我愕然地看见,打头的是孙方友,后面的人群簇拥着他。他像个江湖老大,昂首阔步。

我探出脸,做一个孙方友熟悉的表情,像接站举起的牌子。显然,我被纳入了他的视野内。

可是,孙方友在我前边两步远的地方经过,目不斜视,大步疾走。我只觉得脸上拂过一股凉风。

相识20多年的老友,他怎么没看我,还是不认我了?很可能跟我一样饿了,这个孙方友,只顾肚子,忽视了朋友,我成了他的盲点。

毕竟有两年没见他了,难道我一下子长得陌生了?很多朋友都说我这十多年几乎没有怎么变化,仿佛时间不在我身上起作用了。我望着那长长的人流,他们像是孙方友的追随者,更像是他的乡党,有点土里土气,俨然是一个旅行团,穿着早年的服装。他一向特立独行。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如一股激流,冲进大场子。

我想艾城的朋友忽悠我了,逗我开心。我的面目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我得用另一种方式证明,我是谁,或者,证明我和他的关系。

我拉开拉链,取出我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和四卷本的《陈州笔记》。这两件物品,总能说明问题了吧?

我坐下来,等候孙方友出来。翻翻书,否则,会被误认为乞丐。我得充当书生的角色,那样别人不会来驱赶我。如果孙方友一时认不出我,我可以复述他的小说—现在,怎么可能有我这样的“忠实读者”?!先确立我和他的小说关系,然后,我可以发泄:怎么能够忘了朋友,还是研讨他小说的朋友?

一点一点,书从我手中跌落,我几乎叫出来—无字书。我接到举行孙方友《陈州笔记》研讨会的请柬后,细读过他的这四卷《陈州笔记》。我做了笔记,还在页面眉批、旁批,然后,撰写了评论。现在,书稿所有的字都消失了,一字不留。可是,我在阅读《陈州笔记》时,他曾藏在小说的人物背后—字里行间的深处,朝我怪笑。

不可能存在一个雷同的孙方友。忽然,我想到他身后簇拥的那一群人我有些面熟—都来自《陈州笔记》。他率领他小说中的人物出来闯荡。人物由词语表达,那么多人出来,带走了文字,造成了满书空白。

书是人物居住的房子。我把一本一本的书打开,放在地上,它们像鸟儿(或者蝴蝶)展开翅膀。我等候他们吃饱了出来—然后回归。

这时一个戴袖章的男人过来,他说:“书摊不能摆在这儿。”

我说:“我不是……我是……”

他说:“随地摆摊,再不离开,就要没收。”

我收起书,装进包,同时还在咕哝“我不是……我是……”,我竟然说不清。手忙脚乱,我没拉上拉链。

突如其来,起风了。像是空穴来风,风穿过我的躯体(多像入口的门洞),分明能听到树叶的喧哗,不,是书页纷乱的翻掀声,仿佛有人在迅疾地检索资料。我呆立在大门处,看见阳光照在入口处,方方的一块阳光,贴着地面,静止不动。我缓过神来,脑子里抽出一根亮晶晶的丝线。我弯下腰,取出书—满书汉字,排列规范,还有我的眉批、旁注。拉上拉链,我前去乘车,只觉得箱包超重,拉起来,街路也震颤。

(原载《河南工人日报》2015年5月28日 江西周浩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