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韩伟林:民族情感,丛生大象

时间:2024-05-04

从两个方面说起。

一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我们应该抒写什么样的中国精神。这不是符号,而是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去探索践行。

当下社会,充满生机,热闹非凡,故事每天都在生长。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旨是“为人民”,这已经不仅是理论上的确证,更为重要的是将过去与现在连接了起来。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我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一员,真切自然,有着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纠结,或者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有着平常的民族心理、故事冲突、时代特征,而不仅仅在故事外面戴顶少数民族的帽子,文字上加几句少数民族的文字那么简单,这需要一种心贴心的投入。

如果说中国故事是真善美,中国精神就是她的升级版,引伸到创作实践,就是在精巧设计的文字中透出一种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升华一种大的气象,这里含有着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民族不断向上的精神特质等等,而不是小家滥气,猎奇探秘,以低级趣味、小到不能再小的小我为乐事。

二是在“敖特尔”的背影下我要写什么?我一直觉得“敖特尔”一词,说明我们蒙古民族的许多东西。蒙古族人有着自己清晰的历史行旅。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印记,激发了我的思考以及创作想象。“敖特尔”在蒙古语境中十分具体,汉语字意有着“游走”的意思,由于职业关系,我对边防、疆域的话题比较感兴趣,蒙古族形成过自己或大或小的疆域、灿烂的文化,从历史长河中看也是一种“游走”。我们最终会联想到成吉思汗、游牧文明、草原。这是蒙古族对中国、对世界乃至文明的意义,从历史走向未来,蒙古族的思想始终在游走。

来到草原,他们汇集成为“蒙古”,开始响亮地游走于历史。有人说,成吉思汗创下的世界之最,包括创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最早建立了运输联络系统、包容了各种宗教信仰、欧亚大陆的大规模交往等等。历史学家给出的答案,藏在世界史,存在于欧亚大陆的山川褶皱,足以让人神游身行。顺着历史中的蒙古对中国、对世界的意义这一方位,有着写作冲动的我将快马追寻变成以笔代骑。

走出草原,他们贡献无比的气力,校正方位,文明渡引。元朝以及四大汗国,那里不仅开始奠定中国版图的形成,还有马可波罗东行与拉班扫马西行的文明对话;北元维系起了与明朝的联系,那是长城、互市还有民族融合;准噶尔汗国追寻生存的策略,促进了清朝一统;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汗国举族东归,举世罕有;“茶叶之路”成为留在中俄蒙三国的重要文化遗产;随着三巨头高调落笔雅尔塔协定,桑叶般的蒙古版图飘然零落;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开创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典范。蒙古族牧民除了盖房挖井很少乱挖乱开草原,不会往河里倒废弃物,就是走场的蒙古包,搬走了,个把月下来,牧草依然挺立。草原之于人类弥足珍贵的是什么?不难显见是它的绿色,它的相对完好的生态体系。蒙古的历史事件,蒙古人的时代脚印,我在历史和现实的疆界中无限想象,我抓着小的突破口和细节,开始了撷取撰写。

回到草原,他们的生产方式和崇尚的游牧文明,成为许多人想要“搬迁的目的地”。20多年北疆戍边生活,每每坐车驶过牧民的砖房、蒙古包旁,或者每次走进去,细细观察,从历史和地理概念中走来,除了一部分蒙古人,而今草原已经不再是大多数蒙古人能够回归的院落,但是包括生长在都市和从事农耕的蒙古族,骨子里依旧是一脉相承的率真与真诚,崇尚草原,放牧人生,从历史走向未来,他们的思想始终在游走,他们前方尊崇的游牧文明悠远迷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