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月 晓
载沣揽权埋葬清朝
◎月 晓
1908年冬,光绪死了。慈禧在指定了溥仪继承皇位之后,又将光绪的弟弟、溥仪的生父载沣拉到了摄政王的位子上,次日也辞世了。清朝的权力从此交到了载沣的手里,此时他仅仅25岁。
慈禧去世三个月前,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确定了清朝政治改革的基本路线——有一定民主政治成分的君主立宪制。如果按照这个路线平稳地进行过渡,或许转型后的清朝不至于在1912年就退出历史舞台。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载沣并没有打算要按照规矩来,他的心中有一个更加宏伟的梦想:他知道清朝的统治日薄西山,他要拯救朝廷。
梦想的实现始于除掉袁世凯。作为当时清末新政的执行者和编练新军的实践者,袁世凯在帝国军政界的地位可想而知。所以载沣要拿袁世凯开刀,杀鸡儆猴。
袁世凯自然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斡旋”活动。最终,袁世凯逃过一劫,并没有死在摄政王的刀下,却因为“足疾”而被赶回河南老家养病去了。
罢免袁世凯之后,载沣便进行了一系列的揽权活动。这是载沣执政时期最大的败笔,也终究成了清朝的催命符。但载沣也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要收拢权力的,这涉及太平天国之后清朝的一个顽疾:地方与清廷中央的矛盾。
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由于满人贵族的狭隘心理与民族偏见,清朝的封疆大吏一般由满族人担任;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由于抵抗太平军的汉人官僚崛起,汉人官僚逐渐成了封疆大吏。而清廷也默认了这一事实,从1861年到1890年,朝廷先后任命了约64名总督,其中汉人占47名;任命了112名巡抚,汉人为100名,这种比重是清代之前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汉人官僚的崛起对于清廷中央权力是一种挑战。在甲午战争之后,地方的封疆大吏与清廷中央的关系便若即若离,尤其涉及财权与兵权。这种现象在1900年有了一个集中的体现。
慈禧宣布对11个国家宣战,引发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和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为首的地方大员竟然私下与列强媾和,相互约定“互不侵犯”,也就是所谓的“东南互保”。
这是对清廷中央权威的公开挑战。但是慈禧因为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在战争结束后便惩罚这些人,而是在之后的时间里渐渐收回地方权力。但是总的来说,慈禧的收权对于兵强马壮的地方大员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到了宣统朝,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地方与清廷中央的矛盾变得无法调和。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满洲贵族害怕这些地方大员有一天会联合起来反对自己,因此决定先下手为强。
载沣于1909年初罢黜袁世凯,随后宣布清理财政,对地方的财政情况进行检查,并派财政监理官分赴各省调查情况,年底宣布收回司法权,规定若是再有申请用当地法律行事的人,这个人也会受到严惩。1910年,载沣任命堂弟为盐政大臣,统一全国盐政,又将北洋六镇的兵权收归陆军部统辖。1911年1月,载沣重新参订了外省官制。
在这一系列政策推出之后,载沣又玩了一把大的,在1911年5月公布了责任制内阁的名单,也就是后人熟悉的皇族内阁。一共13人的内阁,宗室与皇族占了7人,汉人只占了3人,还基本上属于没有实际权力的部门,同时,这个内阁并没有给地方大员留位置。
财政、司法、军权、人事权……不到三年,载沣似乎抓到了所有重要的权力,把地方大员们架空了。
不过地方督抚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集中全力反对载沣揽权,并在责任制内阁上面做起了文章。而此时此刻,载沣的反应却是“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他根本没有理会督抚们的反对,面对督抚们的奏折与御史的批评,载沣干脆“一切参奏悉留中不发,亦不谴责言者,遍体麻木不仁”。
就这样,载沣摄政的三年基本上都是在揽权。更为讽刺的是,载沣揽权打的却是“立宪”的幌子,如此南辕北辙,最终彻底地将地方(以汉族官员居多)与清廷中央(以满族亲贵为首)的矛盾激化成了民族矛盾。这也就自然而然地将朝中的维新派、立宪派和地方大员全都送到了清廷的对立面。
载沣的一意孤行终究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等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28岁的载沣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没有强人会像太平天国时期一样支持朝廷了,无怪于武昌的一声枪响便推倒了这个王朝。
这是载沣人生中最风光、也最悲戚的三年,更是大清王朝宿命的三年。当年,清军就是靠着摄政王多尔衮的决策,在逐鹿中原后建立了清朝;此时,靠着摄政王载沣的决策,清朝被埋葬了。
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历史潮流面前,载沣没有做无谓的抵抗,而是选择了一个比较体面的方式结束了帝国的统治。
不过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换取皇帝退位的《清室优待条件》,是载沣恨之入骨的袁世凯谋来的。
编 辑/安 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