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明朝特务最受宠

时间:2024-05-04

明朝特务最受宠

锦衣卫初设于明太祖时,是皇帝的私人卫队,不隶属于都督府(其他卫队隶属于都督府)。其下有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负责本卫内部刑法,北镇抚司专门掌管诏狱,可以直接凭借皇帝诏令行事,不必经过外廷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法律手续。

当时令人噤若寒蝉的“胡惟庸党案”“李善长党案”“蓝玉党案”先后杀戮四万多人,都是锦衣卫一手操办的。后来,朱元璋大概意识到“法外用刑”并非守成之君所应为,便下令撤销镇抚司诏狱,烧毁刑具,将囚犯移送刑部处理。

此后,燕王朱棣发动军事政变,把建文帝赶下台,自己坐上皇位,但由于名不正、言不顺,遭到建文旧臣的强烈反对。为了肃清政敌,钳制舆论,他又恢复了镇抚司诏狱。永乐初年,洪武年间的恐怖气氛重现,“诛九族”发展为“诛十族”。那时,受株连而被处死的不仅有犯人的直系亲属、旁系亲属,外加朋友、门生一族,还出现了“瓜蔓抄”,即把案犯家乡的村庄化为废墟,没有一人能够幸免。这些都是锦衣卫的“杰作”。

迁都北京以后,朱棣另外建立了一个由亲信太监掌控的东厂,目的是“刺臣民隐事”,并且负有监督锦衣卫的使命。

锦衣卫、东厂、明宪宗年间设立的西厂,以及明武宗设立的内行场最终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厂卫制度,由此形成明朝著名的特务体系。厂,就是东厂、西厂、内行厂;卫,即锦衣卫,合称厂卫。

事实上,东厂与锦衣卫虽说是两个系统,但关系却极为密切,甚至“狼狈为奸”。锦衣卫官员往往是由掌管东厂的司礼太监的亲信出任。据《明史》记载:“然厂卫未有不相结者,狱情轻重,厂能得于内……故厂势强,则卫附之,厂势稍弱,则卫反气凌其上。”

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力,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的首领被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主或厂督,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二号人物。除此外,东厂中设千户一名,百户一名,掌班、领班、司房若干,具体负责侦缉工作的是役长和番役……

随着进一步发展,东厂的侦缉范围也越来越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查范围之内。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汇报,要方便得多。

自从东厂成立后,不光是百官倒霉,连锦衣卫也跟着郁闷,因为他们原本就是特务,东厂的人却成了监视特务的特务,锦衣卫的地位为此大受影响。由此,锦衣卫和东厂也结下了近两百年的恩怨,并一度消沉下去。

(摘自百家号“工程承包行业头条”)

编 辑 / 子 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