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胡 胧
这,是滞留古城的最后一晚。长安的夜色正浓,月光弄灯影,荡起一城的涟漪,勾起我脑海中无限的思绪。
再多不甘的叹息,再多不羁的情绪,也都融化在这柔和的月光清晖里,飘散在青石古城中。四周城墙环绕,高耸坚实的城楼,鎏金朱红的大门,不时涌动的人潮,构成了一副独特而美妙的水墨画,惹人倾心。
西安之旅,除却最后一站,所遇所见,都令人扼腕叹息。在秦陵兵马俑的参观途中,竟因游人过多,一部分人还未参观,已被挤出一号坑的大厅,似乎被踩被挤被推搡,都已成一种常态。当然,众人皆知国人的物质水平与素质还未同步,不能苛求过多。然而,当经过三号坑时,我竟看到与残破兵马俑同卧的水瓶以及大堆各色面额的钱币,实是不知大家是瞻仰历史,或是信鬼神求福运?令人悲叹的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连一号坑的面都没见着。而最令人痛心的,是国人淡薄到缺失的文明意识。旅途中类似之事,屡见不鲜。这成了旅途中的抹黑的一笔。
然而,西安的最后一站——长安,这让我心心念念的古城,带给了我太多惊喜和欢愉。它用自己的一脉风情,装饰了整个西安的风景。
本是满怀失落踏上的长安道,谁承想,这偌大的西安围城里,藏着如此多的古迹和故事,匿了无数欢声笑语。白日里踏过的石板,轻轻抚过的旗帜,看自行车飞奔而过的瞬间,游人匆匆而过的背影,身后高檐印射的日光,还有那飒飒秋风里屹立的古树……一切动态的景到了晚上都成了静美的一方幽幽天地,镌刻出这座城不一样的清雅古致的风情。
青色的砖,黛色的瓦,飞翘的檐,朱红的梁,一座城池牢牢地守护着城中的人。四面高而厚的墙,将长安紧紧围绕,而高耸的城墙下拱形的城门打开,朱红的大门上挂着鎏金的青铜神兽门环,在门上砸出深沉悠远的响声,盘旋在皇城内,撞破高墙檐角的风铃。城门中长长的道,入城后的宽阔视野,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人潮拥挤的街道,令我不禁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两句,当年的长安,盛唐时期奢靡富足的生活,如今仍依稀可见。自南墙的朱雀门而下,门外正对着城中央的朱雀大街,当年玄奘取经归来,宰相房玄龄主持的迎接仪式就是在此举行的。
曾经的皇城,经历千年变迁,化作这如今历史气息与现代化交织的城。城中间的高楼整宿灯火通明,红色灯笼高挂,绵延了整个楼外楼,那是钟楼。从城墙的十八扇门中任意一扇门走下去,既是通往钟楼的地下通道,也是通向城里最热闹小吃街的路径。而地下钟楼的文物展览是这座城遗存的印痕,也是红尘长安留下的遗迹。
万盏灯火,只为此城燃。一弯玉轮,只共此城时。这青天白日见不到的景,一到晚上能够使内心萌发一切的情。来往嬉笑的路人,鲜活明媚的脸庞,在摇曳的灯火里,生出别致的韵味。那因风而动的树叶,随风而舞的灯笼,城门悬挂的中国红,都在昏暗暧昧的夜色里,热情的躁动、骚动,为别情而动。
这古城会记住所有的行人,而背着相机的旅人,在多年后,也许只剩残影余留脑海中,拍下的长安都已泛黄,曾经的感悟和深触都化成了一分尘土,两分空气,一起在三分雨滴里坠落,再难拾起。数不清的回忆,不一定能够在人的记忆里永存,但是能够永永远远的镌刻在这泛青的石墙上,终不消褪。
离别来得太早,夜已深,街已寂,风呼啸,灯明晃,萋萋芳草离别难舍,泛起的愁绪似屋檐滴答的水珠,落在心里,汇成一潭,碧绿深沉。
彻夜的等待,等不来天明,行将匆匆上路,踏上归去的旅途。我们的假期游,在这绿皮火车的轰隆隆里结束,留下了一声声轮子与轨道摩擦远去的余响。每条街都是别具一格,拥有其风格和文化底蕴。这是由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瑰宝,其历史厚重感令人惊叹不已。从钟楼到小寨,从大雁塔到兵马俑,从古城墙到华清宫……一处处都是历史遗留的痕迹,刻写着悠久的故事,而这皇城长安,涌出数不尽的风流人物,流着道不清的情。
归途总是漫漫,火车来得如此晚。焦灼的心在浮光归歌中平静,人儿在呜呜鸣笛里醒来,初阳在天际冉冉升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