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章文晋 张兵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中都活跃着女红军这一特殊的英雄群体。她们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特殊贡献,彰显了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女性的伟大力量,也使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史诗增添了更加耀眼的光辉。
关于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人数有30人、32人、34人等多种说法,具体是哪些人,各种说法也有一定出入。产生分歧的原因除缺乏相关史料外,还有统计方法或统计标准的不同。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干部主要有30人,她们是: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蔡畅、刘群仙(刘群先)、萧月华、金维映、廖似光、陈慧清、刘英、李见珍(后名李坚真)、李建华、邱一涵、周越华、杨厚珍、李伯钊、曾玉、吴仲廉、钱希钧、阚思颖(后名甘棠)、钟月林、王泉媛、谢琼香(后名谢飞)、谢小梅、危拱之、危秀英、邓六金、吴富莲、李桂洪(后名李桂英)、刘彩香(后名刘彩霞)。另有一人姓名不详,是兴国人,随部队到湘南后,被派护送伤员回到江西游击区。还有两人只参加了两三天的长征:彭儒被批准参加长征,但随部队出发两天后又因病返回苏区;陈碧英未被批准参加长征,但跟随部队向丈夫董必武送行三天后返回。女红军干部除少数随总部机关行动之外,多数被单独编在中央纵队的干部休养连。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红军战士,已知姓名的只有蔡云香(途中牺牲)一人;有的著作称还有女战士刘钊,实际上她是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战士。此外,有的文章提到蔡纫湘、黄长娇也参加了长征,实际上她们被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在长征途中,1935年2月,阚思颖、李桂洪调至新成立的红军川南游击队分别任党总支书记和指导员。3月,谢小梅和丈夫罗明被留在贵阳一带开展革命斗争。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康克清、李伯钊、周越华、吴仲廉、李建华等曾随红四方面军行动,王泉媛和吴富莲调至红四方面军妇女抗日先锋团分任团长和政委。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吴富莲、王泉媛、吴仲廉随西路军参加了河西战役,吴富莲不幸牺牲,吴仲廉被俘,后被党营救,王泉媛被俘后逃出,辗转回到家乡。上述女红军干部除去长征路上留下和参加西路军者,长征到达陕北的共24人。
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红军除了要求政治上坚强、具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外,还要求身体健康能适应长途远征,所以她们大都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体检,不符合条件的就要被留下。同时,她们在长征前也大多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或从事重要工作,并非仅仅因为是领导同志的夫人就可以参加长征。如邓颖超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康克清为红军总司令部直属队政治委员,贺子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要科科长,蔡畅为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组织部部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陈慧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党总支书记,李建华为中革军委无线电报务员等。能否参加长征由中央统一安排,走和留都必须服从组织决定。邓颖超在长征前由于工作劳累缺乏医药和营养,肺结核病日益严重至大吐血,因而自己要求留在根据地,以免给组织增加负担。“但组织决定让我跟队伍走,我只好服从”,她后来向采访她的爱泼斯坦说。也有领导同志的夫人如陈碧英,十分想同新婚不久的丈夫一起行动,但党组织决定让她留下打游击,最后只好服从组织安排,一路含泪送别董必武至苏区边界。还有个别女红军如曾玉因有身孕开始没让参加长征,但她自己偷跑着追上红军队伍,最后只好带着她长征,一路得到其他女红军的精心照顾。
红二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人数有18人、20余人等说法,实际上要大大多于这个数目,目前已知姓名的有近50人。1934年8月,李贞、陈琮英、陈罗英、戚元德、周雪莲(即周雪林)、张吉兰、马忆湘等13名女红军随红六军团西征。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参加长征的还有:蹇先任、蹇先佛、曾红林(曾洪林,原名曾凤英)、胡越强、张四妹(原名张玉英)、石芝、陈琼英、伍秋姑、马积莲、杜玉珍、秦金美、张金莲、范琴芳(也有写作范庆芳,即二妹子、张二妹,张金莲之女)、尹菊英、李智、叶林、殷成福、侯幺妹、刘大妹(刘大梅)、陈月英、吴友香、文新妹、胡××(红军战士称其为大老胡)、侯月英、李芝(原名李金香)、胡月祥(红军战士称其为小老胡)、杜永新、许清、谢金莲、汤五姑、胡玉梅、胡自强、段六姑、张士美、大老张、曾纪林、徐远德、伍玉莲、夏玉莲、朱国英、小老张等。她们当中有干部、机要员、宣传队员、护理员、炊事员等,分散在各单位,没有单独编队和统一组织。其中,张吉兰在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被留在湘鄂川黔根据地坚持斗争(不久牺牲),刘大妹到达贵州时在战斗中牺牲,侯幺妹在甘肃成县的战斗中牺牲,文新妹在行军途中被敌机炸成重伤留在当地,大老胡在过草地时牺牲,段六姑在途中牺牲。李贞曾回忆说,红二方面军还有很多女红军,或牺牲,或散落,她们都是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姐妹。
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最多,总数没有十分确切的统计,有约2000人、3000人、4000余人、8000余人、10000余人等说法,但多数观点认为约有3000人。主要有:张琴秋、曾广澜、陶万荣、林月琴、王泽南、汪荣华、王定国、何莲芝、杨文局、吴朝祥、华全双、李开芬、陈真仁、刘坚、林江、苟贵英、李健、刘伯兴、彭玉茹、赵明英、侯守玉、马正英、胡玉兰、何福祥、张怀碧、赵应兰、阎桂明、赵兰英、刘桂兰、何翠华、詹应香、廖赤见、刘立清、郭长春、张明秀、吴顺英、张萍、史群英、张苏、杨磊、何炽、王顺洪、侯正芳、姜萍、李敏、孟瑜、卢桂秀、张正富、张茶清、李开英、李文英、贾德福、罗林、王学荣、王学农、朱映明、马桂花、阎桂秀、彭仲美、周时清、张世秀、张传玉、刘照林、潘家珍、李玉南、邬先碧、蒲秀英、郑庭玉、苏桂英、吴国秀、王子俊、王大英、李保珍、李秀英、宋学珍、孙桂英、李山仁、杨玉花等。她们集中在妇女独立团(后改编为独立师),妇女工兵营,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新剧团,总供给部下属粮食局、被服厂、军医院、运输队,各军、师的宣传队等。因为参加战斗,减员幅度较大,沿途又吸收了一些妇女(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加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由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重新组编的妇女抗日先锋团约1300人,以及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有关工作人员,各部队宣传队和医护人员约四五百名女红军,参加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最后只有少数人回到陕北。
红二十五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人数没有争议,共有七人:周少兰(后名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后名余光)、田喜兰(也有写作田希兰)、曾纪兰(也有写作曾继兰)、张桂香、曹宗楷。她们都是随军医院的护士,被红二十五军指战员称为“七仙女”。其中,曾纪兰、曹宗楷壮烈牺牲,其余五位长征到达陕北。
红军在艰苦紧迫的长征中基本无暇顾及婚姻家庭问题。中央红军到达遵义后,由于有了相对宽松的条件,王泉媛和王首道经特批结婚,但他们很快就各自投入紧张的战斗,后来在西路军失败后又阴差阳错天各一方,分别半个世纪。中央红军到毛儿盖后,刘彩香和毕占云也经特批结婚,毕占云时任红军总司令部第二科科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省军区司令员,二人相伴一生。红军到达陕北后以及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曾结成很多“长征夫妻”,如刘英与张闻天、谢飞与刘少奇、钟月林与宋任穷、李坚真与邓振询、危秀英与钟赤兵、周东屏与徐海东、危拱之与叶剑英、邓六金与曾山等。
长征中女红军对亲人的爱与对革命的爱交织融合,令人震撼。红六军团西征中,张吉兰失去了丈夫。当她发现丈夫的尸体时,扑上去哇哇大哭,两手扒开丈夫的衣服,放在伤口上,颤抖着,抚摸着。张吉兰悲痛欲绝,但很快把全部的爱倾注到革命事业中,把一切仇恨倾注到对敌斗争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贺子珍在贵州盘县因用自己的身体扑救伤员全身被敌机炸伤十余处,生命垂危。她为了不拖累部队,不影响毛泽东指挥作战,主动要求留在当地。毛泽东得知后流下了坚忍的泪水,并告诉贺子珍,就是抬也要把她抬走。贺子珍从死亡线上挺过来了,但身体里有些取不出的弹片折磨了她一生。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后,李桂洪与丈夫戴元怀同时被留在当地开展游击战,戴元怀被任命为中共川南特委组织部部长、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仅仅一个月后,他就为掩护主力转移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李桂洪亲眼看见丈夫倒在血泊中,精神受到巨大打击。后来,在党组织帮助下,她与同样在革命中失去爱人的中共川南特委宣传部部长、川南游击队政治部主任余泽鸿(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结为伴侣。不久,余泽鸿也在游击战中牺牲。先后失去两位亲人的李桂洪没有退缩,而是继续与敌人战斗,直至革命最后胜利,看到新中国的成立。很多女红军在长征中需要抛下孩子。红六军团西征前,陈琮英不得不把自己的第三个孩子寄养在百姓家。红二方面军有位女军医(原在红四方面军)在过草地前生下孩子,战友们纷纷献出各种礼物如尿布、食品等,并用担架抬她过草地,但是第二天夜里她作出一个残酷的决定,偷偷把心爱的孩子投入水塘,以免连累大家。廖承志到延安时准备为此作一幅画,但画了20年,总是画不成。一触到“掷孩子”那一笔,他的手就颤抖起来,簌簌流泪。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分娩的有贺子珍、陈慧清、廖似光、曾玉、刘群先等人,孩子生下后就要寄养到当地百姓家。这样的离别是剜心之痛,她们爱自己的孩子,但“更爱革命”。她们期望在革命胜利后再来寻找孩子们,可是一个也没有找到。
长征凝聚着革命的家庭,在长征队伍中,有姐妹,有母女,也有全家老少几口全部参加长征的。红四方面军中,陈真仁一家三代十一口参加长征,最后仅陈真仁一人到达陕北。红二方面军的殷成福及其丈夫、子女、儿媳一家八口参加长征,殷成福在北渡渭河时因躲避敌人袭击摔成重伤,后沿途乞讨艰难跋涉两个多月找到自己所在部队。蹇先任和蹇先佛被称为“长征中的姊妹花”。长征出发时,蹇先佛已怀有身孕,而蹇先任的女儿贺捷生刚刚出生19天。后来,蹇先佛在草地中分娩,险些丧命;蹇先任则毅然带着女儿走完了两万里的长征路。贺捷生成为红军队伍中最小的革命者。为了让贺龙专心指挥红军行军作战,当时组织决定,由全家参加长征的张金莲照看小捷生,于是她抱一个,背一个,牵一个,在长征路中行进。至云贵高原时,张金莲在战斗连队工作的丈夫身体不好,组织上动员她和丈夫一起留下,但张金莲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对女儿范二妹说:“这仔伢太小了,不能让贺总分心!”于是,张金莲狠狠心,把两岁的女儿交给了丈夫,抱着捷生,带着范二妹“轻装”前进了。贺龙后来满怀深情地对张金莲说:“你们母女,齐当红军,别夫舍女,远征万里,历尽千辛万苦,闯过道道生死关,古往今来,我还不知哪朝哪代有过这样的英雄母女?革命成功,我要请个著书立说的人,给你们写一本《母女英雄传》!”
女红军在长征中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始终跟党走的革命豪情,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担负着作战、运输、修路、架桥、征集粮食、制作被服、抢救伤病员、宣传鼓动、发动群众等多方面工作,在长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女红军在作战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绝不亚于男同志,也取得很多重要成果,为夺取全局胜利作出贡献。红四方面军的妇女独立团进行了很多艰苦卓绝的战斗。在驻守剑阁阻敌援兵的战斗中,她们机智勇敢,击溃了敌一旅的兵力,并活捉敌旅长。在芦山、雅安一带的战斗中,代理团长徐美莲在阵地上被炸得全身是伤,昏了过去,醒来后又挣扎着叫醒其他昏过去的重伤员,互相搀扶着去寻找部队。在道孚、炉霍一带的一次战斗后,妇女团有十几人因照顾负重伤的战士而掉队,她们宁死不屈,抵抗至最后全体纵身跳进鲜水河。
女红军在长征中要克服比男同志更大的困难、作出更大的牺牲,但是她们在运输、后勤、宣传、抢救伤员、做群众工作等方面甚至发挥着比男同志更大的作用。参加长征的女红军首先要战胜身体上、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困难。有些女红军如吴仲廉、杨厚珍、邬家珍、周起义、王泽南等,是裹了小脚的,行军困难可想而知。但她们爬山走路从不落后,身为红四方面军妇女营政委的王泽南执行运输任务时还和战士们一样负重行军,并完成战斗任务。中央红军翻越一座大山时遇敌机轰炸,抬担架的一个民夫吓跑了,邓六金不顾自己体弱生病,抬起担架就走。山很陡,她只得跪着爬行,膝盖磕破了,肩膀磨出了血。下山后,她再也支持不住,大口大口地吐血。她回忆道:“民夫和担架上的伤员再也看不下去了,说:‘女人干不得这个,还是找个男人来。但荒天野地,去哪里找男人?我吐完血,抬起担架继续追赶队伍。”危秀英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矮的女红军,但是她抬担架、做宣传、筹集粮食,充满革命激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她曾在收容伤员时背着一位因发高烧掉队的红军干部翻过两座山,脱离敌人追击,这位干部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廖志高。红四方面军的王新兰参加长征时只有11岁,担任宣传队分队长,能歌善舞,深得干部战士喜爱。但在长征出发不久她就得了严重的伤寒病,昏迷不醒。有人建议把王新兰留在当地,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得知后,赶忙来到宣传队,命令说:“这孩子表演技术不错,一台好的演出,对部队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再难也要把她带上,谁把她丢了,我找他算账!”王新兰后来在抗日战争中与肖华结为夫妻。李伯钊在长征中先后随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行动,她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是红军中著名的歌唱家和戏剧家。她带领宣传队,充分发挥各种文艺形式的作用,鼓舞士气、促进团结、发动群众,为长征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红军战士就是在她们的歌声激励下奋发前进、英勇作战的。沿途很多劳动群众和知识青年以她们为榜样,参加红军投身革命。
长征女红军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奉献精神,成为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光彩夺目的亮点,成为中国女性解放的伟大力量。参加红军的女战士曾多是受尽磨难的童养媳或官僚地主压迫下的受害者,她们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投入自由解放的革命营垒,新鲜的革命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结合使她们形成一股巨大的解放力量。她们认定一个目标,紧跟党和红军。中央红军长征前,危拱之因反对王明“左”倾路线,被宣布“永远开除党籍”。但在长征中,她并不因此而消沉,仍然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主动担负着为部队筹措给养、烧洗脚水、准备食物、照顾伤病员和年纪大的老同志、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为红军战士鼓劲加油等任务。部队休息时,她还在东奔西跑,做群众工作,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等。在整个长征途中,危拱之忙前忙后,连一步牲口都没有骑,完全用一双曾裹足的“解放脚”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并成为唯一一名被开除党籍而走完长征路的女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决定,凡是经过长征考验的,不论是马夫、炊事员,都可以入党或重新入党。毛泽东针对历史上被错误处理的同志的问题,指出:他们如果真是坏人,又怎么肯跟着我们过雪山草地而不逃跑呢?危拱之被恢复党籍后,留下了激动而幸福的泪水。实际上,众多女红军都像危拱之一样一心热爱党和革命事业,她们的模范行动大大提高了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声誉,这就是革命觉醒的力量。
长征女红军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她们的精神力量也将在一代代中国人民心中永远传承。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条战线上,她们以各种方式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继续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很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如邓颖超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纪委第二书记、全国政协主席,康克清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蔡畅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坚真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候补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刘英曾任中纪委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蹇先任、蹇先佛、彭儒等曾任中纪委委员,周越华曾任卫生部党组成员、监察室副主任,张琴秋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李伯钊曾任中共北京市委文委书记、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和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常委,廖似光曾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陈慧清曾任中共广东省委政法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邱一涵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监察委员会书记等。李贞于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长征女红军是我们永远敬仰的英雄群体。(编辑 王 雪)
(执笔人:王继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研究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