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远山淡影》的空符号研究

时间:2024-05-04

郭欣

摘 要:伦理视角是评论界对《远山淡影》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本文沿着伦理批评的路径,在符号学的框架下,以小说中的空符号为切入点,从伦理关系、伦理选择、伦理结三个角度探讨作者石黑一雄的“他性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远山淡影 空符号 文学伦理学

★基金项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类委托研究项目“符号学视域下的石黑一雄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778)

一、引言

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凭借《远山淡影》在英国文坛声誉鹊起,作为一个不愿贴上文化标签的作家,石黑氏希望读者认同他的国际化视野和人文主义关怀。近年来,东西方评论界从伦理角度对《远山淡影》做了大量研究,契合了石黑氏的创作初衷与“他性人文主义(Humanism of the other)”理想。“他性人文主义”是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提出的新型人文主义设想,其核心是首先考虑他者的利益。[1]

《远山淡影》中,叙述者悦子采用叙述分层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悲剧。悦子在超叙述层交代了大女儿景子自杀的事实后,背离读者的期待视域,转向主叙述层,回忆了佐知子母女的故事,并在小说结尾将该故事颠覆。读者从碎片般的不可靠信息中提取出一条可靠信息——佐知子即悦子,万里子即景子。回忆中,悦子是回到历史现场,与过去的自我平等对话的他者。本文以小说中的空符号为切入点,从伦理关系、伦理选择、伦理结三个角度透视作者的“他性人文主义”思想。

二、空符号理论

空符号(blank-sign)是一类特殊的符号,其存在与重要性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被一些西方学者意识到,可惜未形成相关理论。云南师范大学的韦世林教授是将空符号系统化、理论化的第一人,她的空符号学说已获得国际符号学界的认可。韦教授将空符号定义为“以直接的‘空位、‘空白、‘停顿、‘间隔、‘距离或其代码作为表现形式,对实符号有分隔、提示、衬托作用,在符号活动中显示出必要性、依附性、可变性、单纯性、一次性的一类特殊符号。”[2]61 空符号“与所在的符号活动和符号系统里的‘实符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控制着符号活动的流程与节奏。”[2]58 韦教授结合符号的构成要素及符号所处的空间维度,将空符号分为六大类——一维空符号(口语、音乐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二维空符号(篇章、绘画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三维空符号(建筑、雕塑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四维空符号(定点、流动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多维空符号(人际交往、教育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跨维空符号(科学研究、网络空间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2]72 小说中的一维、三维、四维和多维空符号是解构伦理悲剧的重要线索。

三、空符号与紧张的伦理关系

万里子作为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大部分时间却没有发出语言符号,一维空符号是她发送的最显著的空符号。读者心中产生疑问:“小女孩为何不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沉默的间隙,万里子偶尔发送的语言实符號却总是和一个神秘女人有关,重复说:“她说她要带我去她家,可是我没有跟她去。”[3]15事实上,万里子口中的“她”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杀婴后自杀的可怜女人,万里子曾亲眼目睹她将孩子溺死在河水中。在正常的认知框架下,读者会将万里子不寻常的语言符号解释为一种心理障碍,将神秘女人解读为万里子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死亡幻象。一维空符号与实符号的交替出现可被解读为万里子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且有自杀倾向。然而,母亲佐知子对这些符号的反应却与读者的期待视域背道而驰。佐知子对女儿发出的一维空符号不予理会,对其有关神秘女人的符号信息给出的解释项是“那是万里子编出来的……小孩子经常干这种事”。[3]20 佐知子为何对女儿的异常符号活动做出有失偏颇的解释?答案隐藏在佐知子自身的符号活动中。叙述者悦子在“体验”与佐知子的交往过程中,将其描述为独来独往的孤傲女人,不愿与那些嚼舌根的邻居们交流。佐知子只有在面对悦子时,才会源源不断地发送语言符号信息。在佐知子与女儿的对话中,前者总是充当“指令体”,对后者行使支配权。由此可知,万里子的一维空符号在母亲眼里与自己的一维空符号没有太大区别。佐知子坚信日本的环境不适合孩子成长,女儿的沉默被她解读为不良环境下的正常反应。

万里子发送的另一类显著的空符号是四维空符号。韦教授认为四维空符号活动“同时在‘时间+长×宽×高这个四维坐标系里展开。”[2]92 典型的四维空符号是身体活动的“停顿”和“静止”。万里子的符号活动多次呈现“停顿”或“静止”状态。悦子初次向玩耍中的万里子打招呼时,万里子僵硬地站在泥地里,充满戒备心;悦子探访佐知子母女简陋的小屋时,发现万里子时常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没有动静;藤原太太招呼万里子时,万里子站在马路上一动不动。万里子的四维空符号同样没有被母亲解释为异常行为。

万里子与周围的人刻意保持的心理距离同样是一类空符号,即多维空符号。女儿的符号行为是母亲的一面镜子,反观佐知子,其人际交往的模式与女儿极其相似。佐知子发送的多维空符号屡见于悦子的回忆中,她独来独往,因为一件小事与伯父家断了往来。自身性格中的缺陷导致佐知子无法正确解释女儿发送的多维空符号,其直接结果是母女之间紧张的伦理关系。

四、空符号与艰难的伦理选择

佐知子对战后的新日本失去信心,渴望在男友弗兰克的帮助下带着女儿移民美国,然而,这一伦理选择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万里子发送的一维、四维与多维空符号没能有效作用于母亲的心灵,她的三维空符号却成功地被母亲解码,迫使母亲反思伦理选择。万里子的三维空符号体现于房屋的“空”。佐知子仅有的几次焦虑是因为女儿离家。空空的房屋传递的空符号唤起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佐知子不得不将三维空符号的解释与女儿可能遭遇的危险相联系。母亲与不靠谱的弗兰克约会导致万里子屡次离家,其中一次经历令人不寒而栗——佐知子在悦子的陪同下发现受伤的万里子躺在河边。万里子此刻传递的空符号强烈震撼母亲的心灵,佐知子“眼睛里有一种异样的神情”[3]45。女儿心灵的创伤引发母亲的反思,与此同时,弗兰克以失踪的方式向佐知子发送三维空符号。弗兰克缺乏责任感,甚至挥霍佐知子辛苦赚来的钱。佐知子表面上坚称弗兰克不会抛弃她们母女,内心深处却对他的空符号做出理性的解释——弗兰克不会信守承诺带她们移民。该解释项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佐知子的伦理意识,驱使她转向新的伦理选择。佐知子放弃移民的计划,决定带女儿搬回伯父家。至此,母女间的伦理关系得以改善,万里子发送的空符号明显减少。

佐知子母女即将走出伦理困境之际,一次远足却给佐知子带来新的伦理困惑。稻佐山之旅是悦子回忆中的重要片段,新加坡学者单伟爵将稻佐山之旅视为小说叙述的焦点,佐知子母女在山上发生的许多事都预示了悦子母女后来的命运。[4] 悦子对稻佐山之行的叙述包含许多关键信息,在山上,有两个人物作为重要的叙事功能单位出场,推动小说的叙事进程。其中一个人物是美国女人苏西,另一个人物是带着孩子的日本胖女人。佐知子熟練地用英语和苏西聊天,双方交换了怎样的语言符号信息不得而知,从佐知子随后向悦子讲述的往事中,读者可推断佐知子与苏西的符号交流强化了她去美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理想。自从胖女人参与聊天,愉快的氛围逐渐变得凝重。胖女人一家是战争中的幸运者,顺利适应战后日本的新格局,享有令人羡慕的身份。相比之下,佐知子母女则是从谷峰跌至谷底的典型代表,前途暗淡。对佐知子来说,苏西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胖女人则反衬出自己不堪的现在。两个人物的出现导致佐知子对伦理选择摇摆不定。

最终,佐知子坚定了带女儿移民的伦理选择,宁可冒着弗兰克再次失踪的风险,也不愿在伯父家慢慢变老,一事无成。临行之前,佐知子将女儿心爱的小猫丢进河里,这一残忍的符号行为令女儿悲伤至极,同时向母亲发送一维、三维、四维和多维空符号,母女的伦理关系降至最低点。万里子直至夜幕降临也不归家。悦子主动出门寻找万里子,离开时看见佐知子的剪影“坐在敞开的拉门前,身后的天空已经全黑了。”[3]222 随后,佐知子隐退,叙述者分裂的自我首次重合,万里子也转换为景子,母女二人在黑夜中完成了决定她们一生命运的符号交流。母亲以一句“你要是不喜欢那里,我们随时可以回来”[3]224 解开当下的伦理结,同时为更大伦理结的形成埋下隐患。

五、空符号与无法解开的伦理结

回到超叙述层,景子移民英国之后又形成怎样的伦理结?为何以自杀的方式消解伦理结?在小女儿尼基看望悦子的五天中,悦子不时讲述景子在新家不愉快的生活片段。在新的家庭中,景子获得物质生活的保障,却始终无法与家人维持良好的伦理关系,继父和妹妹认定她是难相处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景子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持续向家人发送一维、三维和多维空符号,家人的解码却极具讽刺意味,他们似乎喜欢这些空符号给他们带来的安宁。景子“偶尔心血来潮冒险到客厅里来时,大家就都很紧张。她每次出来无一例外地都是以争吵收场,不是和妮基吵架,就是和我丈夫吵架,最后她又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3]64 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悦子保持内心一致性的有效方法是与丈夫、妮基建立良好的伦理关系,景子沦为被忽视的对象。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景子与家人的子系统边界过于僵硬,缺乏正常的依附性。当景子无法与英国的家人维持良好的伦理关系时,悦子没有及时打破僵硬的系统边界,缓解家庭矛盾,反而与丈夫、小女儿妮基一起将景子逼入绝境。景子自我系统内的关键他者始终对其发送的空符号进行歪曲的阐释,导致她内心的伦理结无法解开,最终选择在远离家人的曼城结束年轻的生命。

六、结语

空符号因其隐蔽性常常被符号阐释者忽略或误释,阐释者必须在“他性人文主义”理念的支配下对符号对象投入更多的关注,才能对空符号做出合理的解释。石黑一雄在《远山淡影》中融入的伦理思考体现了“他性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他性使得总体性向着无限性或‘无限的符号活动敞开,引领我们超越认知或象征进入伦理层次,这暗示着与他者的无限关涉,因此而对他者具有责任。”[5] 对话、倾听、包容、反思是人类特有的元符号能力,石黑氏用一部家庭伦理悲剧揭示了人类忽视上述元符号能力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Emmanuel Levinas. Humanism of the Other[M].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5.

[2] 韦世林.空符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石黑一雄. 远山淡影[M].张晓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 Sim,Wai-chew. Globalization and Dislocation[M].New York:Edwin Mellen Press,2006:49-50.

[5] 苏珊·佩特丽莉.符号疆界:从总体符号学到伦理符号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