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孟娟
南京大学
尼尔·哈丁的列宁主义及其启示
孟娟
南京大学
在《列宁主义》一书中,尼尔·哈丁对列宁主义观的理论价值主要在于他重新定位了列宁主义产生的时间为1914-1917年;他肯定了列宁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看到了列宁思想的前后一致性,既区别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又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独特性;他不仅重新研究了列宁的政治经济著作还关注了列宁的哲学思想。打破传统西方“列宁学”把列宁仅仅描绘为专制落后的革命家政治家形象,开启了列宁主义研究的新的理论转向。
尼尔·哈丁列宁主义理论转向西方“列宁学”
早期西方“列宁学”家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考虑,把列宁描绘为一个政治家,把列宁主义当做一种极权主义,尼尔·哈丁立足列宁文本思想,对列宁主义进行重新解读,把理论研究重点放在列宁的 《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政治和经济著作,而不是其政党著作《怎么办?》。在《列宁政治思想》一书中,尼尔·哈丁指出:“西方关于列宁的学术著作,一般都认为列宁的天才在于他是一个政治活动家,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他看来,列宁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家,而且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因此,哈丁一如既往地对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基本观点和流行见解加以批判,并试图重新诠释列宁主义。
早期西方“列宁学”把1902年作为列宁主义产生的时间点。其标志是《怎么办?》,确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诺曼·莱文就曾写道:“《怎么办》写于1902年,表明列宁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政党的基本结构和指导理论。在1902年,列宁主义第一次出现了”。①但是,西方“列宁学”家们把《怎么办?》作为列宁主义产生的标志,并不是认识到了这本著作的理论价值,而是《怎么办?》一书主要介绍了列宁的政党思想,其中不乏一些激进的理论思想,西方列宁学家的目的是通过这本书把列宁刻画为一名政治理论家和雅各宾主义者,进而把列宁主义描绘成极权主义和意志主义。
与西方“列宁学”的观点不同,尼尔·哈丁认为,把列宁主义产生定位于1902年,是对列宁主义的歪曲和误解。他指出,列宁主义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特色理论,起源于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理论反映。正是一战使列宁重新评价当代资本主义的本性和其历史进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性和实现道路。“作为对当代资本主义完整的批判,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日益临近和不可避免的信念的列宁主义在1914年至1917年间很快形成”。②9正是一战的爆发促使列宁迅速对其作出理论反映,列宁主义也随之诞生。
此外,哈丁认为列宁主义也是对第二国际破产的反映。1914年的八四事件是颠覆列宁世界观的一场政治剧变,昔日战友的背叛,第二国际名存实亡,这些创伤使列宁主义迅速的产生了。他指出“列宁主义,从其产生到最终灭亡,都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灵魂的争论,主要用来反对社会主义传统内部的对手(列宁称他们为叛徒)。”②57
尼尔·哈丁把列宁主义产生于1914-1917年间,是对一战爆发的理论反应。这对于我们打破传统研究的禁锢性,重新解读列宁主义具有借鉴价值。但是尼尔·哈丁把列宁主义的产生仅仅作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第二国际破产的理论的反应;而未从俄国内部社会条件和列宁个人思想素养进行阐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列宁主义的产生应该是列宁个人思想的不断发展,俄国现实国情的迫切需要促使他去研究辩证法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他的触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对战争的回应。
早期西方“列宁学”家们,由于其意识形态的束缚,对于列宁主义的研究,一直致力于把其描绘为政治革命家,远离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主义者的可能性。并认为列宁身上带有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民意党人成分,否认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但却否认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把列宁主义仅仅描绘成俄国落后社会现实的产物的专制极权主义,列宁本人更多的是一个革命家、政治家而远不是一个理论家。
不同于传统西方“列宁学”,尼尔·哈丁重新审视了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哈丁认为,列宁很早就表现了对马克思的强烈兴趣。在他18岁读了《资本论》第一卷开始就对马克思的所有著作怀有极高的兴趣。在他看来,列宁主义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列宁在1914年以前的著作中是一脉相承的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评论家所声称发现众多偏差,经常是由于断章取义或者是忽视马克思本人著作的模棱两可”。②53因此,哈丁认为,列宁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它使作为阶级战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发展了当时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尼尔·哈丁虽然承认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他却又否认二者之间的积极性关联。在他看来,列宁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应该认为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紧密就会有好的口碑。“列宁主义是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高度理论化的产物,它再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身教条而狭隘的主义”。②4-7列宁更多地只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教条狭隘的东西,例如阶级斗争,革命战争理论,再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教条而狭隘的主题。事实上列宁立足俄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创出具有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发展,没有拘泥于原理教条的照搬照用。因此指责列宁是教条马克思主义者有失偏颇。
此外,尼尔·哈丁重新阐释了列宁著作中的哲学辩证法思想,他指出“列宁重新发现了马克思思想辩证法结构中的黑格尔主义根源……”。②13他认为1914-1917列宁对辩证法的研究首先给其政治战略提供了哲学上的支撑点,其次对他本人的自信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列宁对自己的立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确信,为他头脑中的政治战略提供某种哲学支撑,从历史上说列宁主义由此产生。尼尔·哈丁强调了列宁主义思想中的辩证法地位,但他对却对这种辩证法重要性持否定的态度。“哲学由于过于抽象的性质,从来都不是意识形态普遍吸引力的基础……辩证法是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历史的起点,但是,这并不是构成一种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动员力量之基础的正确方法”。②297同时他对列宁哲学基础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和片面性。他认为列宁的哲学思想更多地是为政治目的服务,为了给主要的政治战略提供哲学支撑点,而忽视了其哲学思想内在的理论价值。
以尼尔·哈丁为代表的注重从学术角度研究列宁主义的西方“列宁学”家,重新定位了列宁主义产生的时间,解读了列宁主义的理论本质,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而远离了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列宁学”者们对列宁主义歪曲和误解,对于新时期列宁主义理论研究的具有借鉴价值。打破了传统西方学者把列宁描绘成政治革命家的集权主义者研究定式,“哈丁认为列宁不是一个所谓夺权的政治机会主义者,列宁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③尼尔·哈丁认为列宁主义的巨大吸引力在于他给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替代方案。他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其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都划清了界限。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尼尔·哈丁由于其个人意识形态偏见,不能对列宁主义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需要我们对其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他虽然承认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但是他承认的目的不是在于肯定列宁,而是在于否定它。他认为列宁主义只是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教条狭隘的方面。“列宁俄国背景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使他停留在一种原教旨主义,这种原教旨主义被认为是没有任何希望地与当代现实脱节……他是一种过时的教条主义者的代言人。他的马克思主义是书本化的和学究气的”。②120
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俄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新的革命形势,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在第二国际名存实亡,其成员普遍走向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的混乱思潮,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没有信仰没有思想的混乱状态。列宁积极研究黑格尔《逻辑学》,重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到了群众在战争中的主体作用,并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时俄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成功指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随后更是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帮助俄国摆脱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走上了苏维埃社会主义道路。但尼尔·哈丁却忽视了列宁主义的历史价值。把列宁主义作为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忽视了列宁主义对整个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历史影响,并把列宁主义看成是斯大林主义的原罪,否定斯大林主义,进而否定了列宁主义。
注释
①(美)诺曼·莱文.辩证法内部的对话[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334.
②(美)尼尔·哈丁.列宁主义[M].张传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9.
③(美)Alfred B Evans,Jr:Review on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