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爱伦·坡的诗域视图

时间:2024-05-04

刘金华

摘 要:不是所有的诗都是真正的诗,也不是所有的美都专属于诗。爱伦·坡将诗与文字、韵律、创造等因素相联系,结合音乐与思想,尝试为诗定义。在诗的世界里,他尊崇诗的尊贵价值,看重诗人的天分,并期待行家的欣赏。爱伦·坡的诗歌观影响了波德莱尔,并经由波德莱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诗的定义 爱伦·坡 诗域视图

★基金项目:本文为以下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059)

说到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差异,似乎主要由不同时期的文学形态与经验决定①,然而,总有一些理论是超越了他的时代的,就以爱伦·坡对诗歌的看法为例。爱伦·坡(Adgar Allen Poe,1809-1849)作为十九世纪“最有胆量”的批评家(艾略特语),被誉为“象征主义的鼻祖”,并引发纯诗风潮。他一反柏拉图以来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贬损,宣称诗就是诗,极为尊贵和高尚,为了并且仅仅为了诗而写。

爱伦·坡的诗论不多,《诗的原理》被认为是“他一生诗歌美学思想的总结” ②。笔者在这里主要通过《诗的原理》一文及其相关诗论,尝试系统地将爱伦·坡对诗歌的看法做一梳理。

一、诗:一种美的有韵律的创造

在其评论诗歌的几篇文章中,坡不顾“美”这个字眼在诗学上的诸多争议,干脆地将美感视为人在精神上一种不朽的本能,美就成为诗歌的真正要素,保证诗能够成为真正的诗:

灵魂升华是“美”的标志,同时含有“死后”的阶段,因此美属于“彼岸”,又称为“神圣美”、“神圣的美妙” ③。(Poe,494)

爱伦·坡认为,在诗歌的境界里,音乐是最迷人的地方。美妙的音调概念似乎最不明确,却是诗歌追求美感的要素。尽管诗可以与舞蹈、雕刻、绘画和建筑等许多艺术相关,诗要想真正发展自己,它最广阔的领域只能是在音乐里。在坡的诗论里,音乐因此成为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附属,通过音韵、格律和节奏等不同形式与诗歌结合。诗要创造神圣的美感,要唤起读者的情绪,也只能在音乐中实现,似乎没有其他任何途径。

至于美和音乐的关系,因为诗歌要寻求的美属于彼岸,而非现实世界,人们虽然向往这种不朽,十分疯狂地努力,也很难实现。诗需要象征和音乐的手法,也仅仅因为“彼岸”的美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

我们还不能在这世界上,全部地、一劳永逸地把握着神圣的和令人发狂的种种喜悦,而只是通过诗或通过音乐,简单地、隐约地瞥见了这种种的喜悦(Poe,500)。

只能通过音乐来作诗,为了实现“神圣美”才追求诗只为了诗而作,所有这些要求自然导致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格外倚重。爱伦·坡认为,作诗需要诗人讲究押韵、格律和节奏,在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以音乐为媒介。这样一来,文字的诗,既是美的有韵律的创造,这构成了爱伦·坡对诗的定义。

二、不是所有的诗都是真正的诗

爱伦·坡的诗歌观或许应追溯到哲学层面。与康德的判断相似,诗人把人的精神世界划分成纯粹智力、趣味与道德感三类。智力关乎真理,趣味使人了解美,道德感则会引起人对道义的重视。归根结底,只有快乐与人们对美的追求相关 :

在对美的观照中,……很容易把它区别于真理,因为真理是理智的满足;或者区别于热情,因为热情是新的激动(Poe,501)。

人精神层面的世界非常复杂,不仅仅包括美,诗的创作动机也是如此。这就不难解释,文学界会出现许多不同类型的诗歌。就像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就涌现了只为白话而写的白话诗,强调了古典美的格律诗,宣传抗战的政治诗以及受了波德莱尔、艾略特、瓦雷利等人影响的象征诗。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类型的诗彼此还会互相融合,渗透。然而,根据坡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是真正的诗。

首先,长诗不会是真正的诗。诗真正的价值其实与灵魂升华层面上的刺激是正相关的关系,由于人心理上的不可持久,一旦诗写成长篇,无论是效果方面还是事实上,诗歌带来的刺激程度都会变得松弛,甚至衰微。

这时候,有且只有短诗才是“真正的诗”,诗歌篇幅短小精湛,易于描述刹那间的感受,史诗字数过多,不善于处理类似情况,也就与真正的诗歌无缘了。波德莱尔显然支持这一观点,他对相关问题的叙述,简直就像是爱伦·坡所说的另一句话:

的确,诗越是激励,越是征服灵魂,才越是名副其实,而一首诗的实在的价值来自这种对灵魂的激励和征服。然而,鉴于心理的必然性,任何激励都是短暂的、过渡的。读者的灵魂可以说被强制着进入一种特殊状态,而一首长诗却超越了人的本性所能具有的热情的坚持性,这种特殊状态所能持续的时间肯定不及对这样一首诗的阅读。④

郑克鲁在《法国诗歌史》中写道,诗要写得精粹,这一认识由奈瓦尔开始,至波德莱尔确认,魏尔伦和兰波接着承继了这一传统,马拉美则将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⑤。在这里,郑克鲁其实忽略了爱伦·坡的影响。

此外,所谓的教训诗身份也可疑。爱伦·坡断定,诗只存在一个裁判者。这裁判者不是智力、良心,而是趣味。除非极偶然的因素,诗与道义或者真理等彼此之间都不会产生联系。尤其诗与真理的差别其实是根本性的,可以说是判若鸿沟。

这样一来,与真理、道德有关的诗歌,在坡的眼里,自然也就不会属于真正的诗歌。通常意义上的教训诗,就成了爱伦·坡眼里的异类。

三、诗:音乐与给人以快乐的思想的结合

除了对形而上层面的讨论之外,坡对不同作品体裁差异性的思考,也是确立“诗”的定义的基本方式。除了诗歌以外,小说,戏剧,散文等艺术同样可以提供趣味,使人获得快乐,它们与诗一样,属于美的世界。爱伦·坡在区分了美与丑的界限之后,开始以各种艺术体裁的创作目的,来比较美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在《诗的原理》一文中,爱伦·坡就分别区分了诗与科学散文、小说以及作为整体的散文之间的不同⑥:

诗与科学散文:诗的目的是活的快感,科学散文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

诗与小说:诗获得的是含混的快感,不确定的情绪,小说正相反,它赋予的快感与情绪只能是明确的。

诗与散文:音乐加上使人快乐的思想才是诗。没有思想,音乐仅仅是音乐;要是音乐缺席,因了其确定性的特质,思想最终会成为散文。

总之,与其他艺术相比,真正的诗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与众不同。在形式方面,音乐是最关键的部分,直接带给了读者活的、含混的快感,以及不确定的情绪;诗的内容绝对与智力和道德没有关系,只需要包含快乐的思想。只有这样的诗,才是真正的诗。下面的诗域视图全面总结了爱伦·坡的诗歌观:

波林斯基认为,事实上,坡的美学理论产生的影响大于实质,世人对它的接受也大于内容⑦。

的确是这样,学术界对坡诗论的关注,大半原因是在于法国诗人波德莱尔。

自1847年至1864年,波德莱尔持续十七年一直在翻译爱伦·坡的文论和作品。从他自己的诗作中就可以看出爱伦·坡的影响。比如,坡的《阿尔阿拉夫》一诗中有两行的内容为:All nature speaks, and e'en ideal things/Flap shadowy sounds from visionary wings⑧。波德莱尔《契合》一诗的开篇则是: La nature est un temple où de vivants pilliers / Laissent parfois sortir de confuses paroles; /L'homme y passe à travers des forêts de symboles /Qui l'observent avec des regards familier(英文:Nature is a temple in which living pillars /Sometimes emit confused words; /Man crosses it through forests of symbols /That observe him with familiar glances)。显然,无论是在取意、结构还是在词汇选择方面,这两节诗都很相似。

与诗作相比,坡的诗歌理论更多地被波德莱尔效仿和继承。两人终生都坚持艺术自主,都强调诗歌的特性有别于哲学、科学、尤其是道德,追求诗歌世界中的美与神秘。他们一起被视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象征主义法国诗人还有马拉美、魏尔伦、兰波、瓦雷里,以及来自奥地利的里尔克,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艾略特以及俄国的勃洛克与叶塞宁等,都是各自国家里的开一代诗风者。他们不约而同创作出非写实的,富于暗示性的,更确切地说,是以人心的真实为目的的诗歌。中国现当代时期的现代诗人群体也是如此,从李金发、穆木天、艾青、邵洵美、汪铭竹、王道乾、陈敬容等诗人的诗歌作品里,都能看到波德莱尔的影子。归根究底,这些诗人们之间的默契,是来自于他们对诗歌本质理解的认同。

注释

① 王东,朱逸宁.论中戏艺术否定观的差异及其元思维底线[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

② Rachel Polinsky, Poes Aesthetic Theor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dgar Allan Poe, ed. by Kevin J. Hay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43.

③ Adgar Allen Poe, The poetic Principle, The Complete Poetry and Selected Criticism of Adgar Allen Poe, ed. by Allen Tate,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1981.中文译本选自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后文中的相应引述只标注中译本的具体页码.

④ 波德莱尔.再论埃德加·爱伦·坡[A]//1846年的沙龙[M].2002:180.

⑤ 郑克鲁:法国诗歌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60.

⑥ Edgar Allen Poe,The Raven and Other Poems(1845), see Poems and Poetics, ed. byRichard Wilbur, The Library of America. 2003:30.

⑦ Rachel Polinsky, Poes Aesthetic Theor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dgar Allan Poe, ed. by Kevin J. Haye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44.

⑧ Edgar Allen Poe, Poems and Poetics, ed. by Richard Wilbur,The Library of America.2003:23.

参考文献

[1] 奎恩编.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M].曹明伦,译.三联书店,1995.

[2]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2014.

[3] 吴晓东.二十世纪的诗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江弱水.古典诗的现代性[M].三联书店,2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