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孔伟
摘 要:索尔·贝娄在《奥吉·马奇历险记》、《雨王汉德森》和《赫索格》中塑造了典型的现代“流浪汉”形象。这些流浪汉历经一系列不期的人生遭际,铸就了自我坚定的人格意志。他们不断自我选择,完成了从接受成长到把握生存本质的一个发展过程。他们从追求空间上的自由到寻求精神上本真的存在,经历了一次蜕变,也证实了自己的存在价值。这些流浪汉本是现代人的一部分,他们追求的自由与本真也是贝娄对人类的自我解放的一种期待。
关键词:自由 本真 索尔·贝娄 流浪小说
★基金项目:本课题属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内涵式发展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导入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H150268)》中期成果
2015年7月,《索尔·贝娄访谈录》(汉译本)在我国公开发行。该书出版于贝娄逝世十周年之际,以其本人自述的形式再次阐释了作者对成长、信仰、生活意义等方面的理解。作为贝娄的成名作,《奥吉·马奇历险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四处实践人生意义的青年形象。《雨王汉德森》、《赫索格》也都围绕漂泊与找寻的主题展开。在谈及这些早期作品时,贝娄认为奥吉·马奇、汉德森、赫索格都附有极强的个性。他们都有意无意地选择自我放逐,在流浪中领会自我存在的价值。奥吉最终未能全然领会自由的一生对他本人的意义;汉德森的经历也倍显荒诞、离奇;但赫索格在精神世界给出了答案。这些流浪汉通过对“人的存在”的基本问题的不断实践,完成了对“我的存在”的具体阐释,即从自由到本真的自我实现。
一、自由,生存境遇的抗争
20世纪强调理性与秩序。在这样的社会中,“共识”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集体无意识的再现。这是一个去个体化的时代,顺应众人的认知虽自我蒙蔽,却可人人相善其群;而彰显个体意识则有悖公知且看似荒谬。贝娄诠释人存在问题的起点恰始于这种荒谬的人生境遇。他认为,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而是被无情地抛到一个异己的、充满混乱的环境之中,生存与环境的悖谬有着先在性的联系。《奥吉·马奇历险记》开篇便以“突兀”的形式宣告主人公的存在及其不和谐的生存环境。“我是一个美国人,出生在芝加哥——那座昏暗的城市,芝加哥”(Bellow,2001:3)。芝加哥本身具有空间的先在性,而奥吉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被动地置于其中,他不得不面对许多不期的境遇,所以芝加哥成了“昏暗的城市”。奥吉宣称:“我这个人处事一向按照自己的那一套,自行其是,以自己的方式,写自己的经历”(Bellow,2001:3)。他对自我主体性具备强烈的认知,这注定他将选择自己的方式书写自己的人生。
奥吉丰富的人生经历彰显出自由本身的生命力。但是,这种自由阻碍了他人生意义的累积。罗洛·梅(2009)认为,自由与命运相生相对,“只有当自由与命运相对立时,自由才有了生命力;(相反,)只有当命运与自由相对立时,命运才有意义”。奥吉始终认为自己并不成功,因为没有哪个人或者哪件事在他的心中能够留下持久的印象。自由成了他生存的起点,而丰富的人生却没有给他的命运带来深刻的含义。
奥吉看似失败的人生经历占据整个故事布局,而全文却以“哥伦布”的出现做结:“当人们给哥伦布带上镣铐押解回国时,他也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但这并不证明没有美洲”(Bellow,2001:536)。哥伦布的出现,使得读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奥吉的人生。如结尾所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意义实则是重大的,而这正是哥伦布倾其一生找寻的结果。自由赋予了哥伦布流浪的权利,自由本身也承载了生存的意义。对于奥吉,每一个新的目的地都是对曾经遭际的一种补偿,也饱含了他对未来的一种期许。面对现代社会秩序性的束缚,奥吉能够选择并拥有自由其本身的意义便是重大的。
汉德森的经历是奥吉对空间自由追逐的延续,也是对其未能理解的个体人生意义的追问。与奥吉不同,汉德森家境富裕,但他深感处境“压抑”且“心烦意乱”。他被一个“我要”的声音困扰,“我要、我要、我要,啊,我要——……我对自己说:冲,冲,冲,冲!”(Bellow,1996:12)他要的是什么?他又要冲向何处?“不久,‘我要、我要的声音又来了”(Bellow,1996:28)。面对内心的召唤,汉德森选择了逃离,他逃遁到“野蛮”与神秘的非洲,在那里,他历经许多荒诞之事。汉德森的内心时而迸发出一些莫名却类似的感触。他说:“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该把自己的生命引向深处,否则还有什么意义呢?”(Bellow,1996:191)
这些感悟在追问人生意义的同时,也将对自由的阐释引向精神与心灵的顿悟。如果说汉德森浪迹非洲是一次地域上的游历,不如说这些光怪陆离之事是他的一次心路历程。汉德森的非洲之行首先否定了物质财富对自由的牵绊,同时也找到了如何理解自由的新领域。汉德森抛弃了财富,但仍没有超脱物化现实对自由的束缚。他的非洲经历以荒诞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这些场面充满喜感与滑稽。表面上看,这肯定了汉德森对奥吉的突破,但实际上仍表达了贝娄对在物化现实范围内诠释自由的不满。
《赫索格》是贝娄关于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的终极阐释。主人公赫索格是大学教授,代表理性与智慧。他的思想又兼具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浪漫且理想化。赫索格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又与鲜花店女老板雷蒙纳关系暧昧。当想到雷蒙纳时,“他的内心大声疾呼:嫁给我吧!做我的妻子!结束我的烦恼!——但又被自己的轻率、软弱和易于冲动的性格给吓住了。因为他看到自己是这么地神经质、这么地异样”(Bellow, 1976:86)。人生之中,许许多多类似的担忧和焦虑构成了赫索格生活的全部。他对骄奢的生活一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厌恶,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这个阶级的牵绊而自命正派的生活着。
赫索格的人生经历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他给活着的或是死去的人写信,也写给上帝或是自己。这种叙事方式,把赫索格无法规避的生活琐事以回忆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些回忆与书信把现代人生活中共同的尴尬处境和对绝对自由的向往直接带入精神领域。“只有当自由成为一种意识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现实存在时,人身就(才)超越了自由存在的客观条件,意识到人作为人自身就是自由的”(阎伟,45)。赫索格在他的信中“肆意妄为”地倾诉自己烦乱的思绪。通过这种方式,他一方面努力控制自己错乱、濒临崩溃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也从中得到宣泄并平复内心的烦乱。当自己最终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时,赫索格再次回归平静和理性。“我对现状已相当满足,满足于我的以及别人的意志的安排,只要我能在这儿住下去”(Bellow,1976: 414)。
从某种意义上讲,《赫索格》是《奥吉·马奇历险记》和《雨王汉德森》的续篇,也是贝娄对自由更深的诠释与感悟。贝娄通过奥吉的无法领会、汉德森的不断追问,最终在赫索格身上做以终极回答。真正的自由不仅限于奥吉和汉德森所追求的物理空间上的任意性,也不是赫索格内心的狂乱与忘形,更多的是心理空间上的平静与广阔无垠。当小说的结尾,赫索格满足现状时,虽不是对现实的绝对肯定,但他的内心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他期望住下去,是由于现实已经无法囚禁他“自由”的心灵。如萨特所说:“我注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什么限制了”(Sartre,462) 。
二、本真,人格意志的生成
自由是“人的存在”的基础,本真是“我的存在”的目标。人天生本该是个体的和本真的,然而人的本真性常受到社会的伦理道德挑战。这里涉及一个“从众”的问题。一个本真的人,或多或少都不免异于众人或者常人,所以奥吉、汉德森和赫索格都难免被贴上反英雄的标签。奥吉漂泊却未得到物质上的巨大收获,所以他始终被视为一个不成功的人;汉德森的身份本该与财富和地位相匹配,因而他的非洲经历则倍显荒诞与滑稽;赫索格代表理性,生活却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这些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自始至终有悖于淤滞的社会公知,这种对时代的背离反而使他们的形象前景化,从常人中凸显出自我。倘若说本真性在他们身上具有什么创造力,那就是,这种内在的力量让他们敢于突破既定的伦理安全最后的屏障,选择独一无二的、没有先例的存在。
奥吉、汉德森、赫索格历经漂泊、碰壁、焦虑,但冥冥之中他们在实践着一个共同的道理:先作为人存在着,而后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别的什么样的人。奥吉不断地尝试新生活,期望遇见能够认可的自己。汉德森选择非洲,其经历反复提醒读者去洞穿荒谬自身的荒谬性。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疲于应付零乱的现实而无暇自顾的美国现代社会,赫索格挣脱了生活的琐事,最终重获内心的平静,其感受颇具出世的味道。
贝娄探讨现代人本真问题的起点是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往往等同于“常人的共识”。现代社会的逻辑与秩序往往是众人合力的产物。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自我选择能力会不同程度地湮没在社会观念中。只有不断锤炼自我建构的能力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也就是本真。有很多人企图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奥吉的生活,但奥吉一直选择回避。奥吉的经历解决了有关本真性的基本问题,即自我与众人对于“我”的定义之间的矛盾。只有当自己认识到自我的本真性时,才能获得个体的解放。
汉德森在非洲的历险阐释了现代人实践个体本真时的代价。他选择远离财富、地位,放弃一切可能阻碍对生命本体认知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他成为物化文明的背叛者,而恰是他敢于表达对现代社会物质性的厌倦,才最终找到本真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当汉德森在与国王陛下聊到祈雨时,他突然有这样的体会:“世界是一个精神领域,旅行便是心路历程。……我之所以能理解是由于我按自己的模式……而她的理解则是按照她的模式。多么伟大的启示啊!真理在与我对话”(Bellow,1996:167)。汉德森强调精神对物质的反叛,他也指出个体认知的差异,这种超越物质的思考能力挽救了现代人被物化的命运。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我”的存在是人生意义的基础和开端时,才能摆脱被消极、荒谬、癫狂的现实包围,最终突破羁绊,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赫索格的经历更具启示性,他的生活展现了大众入世的烦乱,也体现出个人内心顿悟后带来的精神舒畅。六十九封书信记录了一个混乱不堪的现代社会。无论是过去与现在的悖谬,或是自我与环境的对立,无不使赫索格深陷踌躇,不可自拔。倘若说烦乱的琐事使他深陷精神危机,不如说他是危机的幸存者。赫索格最终明白,要获得自我的本真归根到底是要做到对自我身份和生存环境的心理认同。这种心理认同虽有出世的味道,却不脱离现实,而是在现实与观念中寻求平衡,形成自我认同的人格意志。
人格意志是超越当下表现,个体对自我的内在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奥吉、汉德森、赫索格都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人格意志,也就是萨特所说的“你所是的人”。与此相反,西蒙(奥吉的哥哥)以牺牲自己人格意志的方式跻身上流社会,最终只能成为“众人”。他说,“那帮笨蛋恨不恨我,我才不在乎呢。哼,他们都是寄生虫!我鄙视他们!/那你为啥还参加他们的俱乐部呢?/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喜欢做俱乐部的会员”(Bellow,2001:427)。西蒙对上流人士的评价与做法完全分裂对立,他“一面抗议这个世界,一面又安于它的现状;理智上的批评、情感上的厌恶与生活上的折中妥协共处,这些使(其)内心世界分裂为二”(科萨克,46),从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人格意志的生成源于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就是先前那些选择的积淀。面对压倒性的力量,叛逆或顺从,抗争还是妥协,归根到底还是自我有意识选择的结果。奥吉宁愿承认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也要执意选择再次上路,所以才能目睹“富者穷奢极侈、穷者囊空如洗等社会发展的各种畸形现象”(李志斌,210)。他坚信象征乐土的“美洲大陆”的存在,甘于承担探索人生意义的负载,最终成为一个“哥伦布式的”冒险者。所以,坚定的人格意志“意味着在不顾及和并非一定要考虑形式与内容的情况下创造自己、选择自己。”(托马斯,152)这些主人公的存在价值在一次次坚定的自我选择过程中已然生成。
要保持人格意志是本真的,就必须防止内心世界的分裂。要成为本真的存在重点在“要怎么样”上,而不在“成为了什么”上。生活在以逻辑与理性主导的现代社会之中,人们大多消极、被动地应付眼前的任务,难以把握生活的全部,只能过着乏味而单调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破败不堪的、常常受无耻诱惑的、同失去人的品格的存在结合在一起的心灵,(必将)不断滑向悲观和疑虑”。(科萨克,77)奥吉、汉德森、赫索格是现代人的代表,他们之所以流浪是因为他们要在生命的旅程中主动寻觅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一种既定的状态,而是人生不断更新、不断生成的一个过程。贝娄也认为,“在这些荒诞任务身上放置了某种价值观…他们以某种方式表现了大城市生活的本质”(诺曼·马内阿,1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