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3—6岁儿童动漫媒介接触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4-05-04

孟轶

摘 要:在如今“互联网+”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设备日益普及,以儿童为受众的各种内容载体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儿童动漫凭借其适龄的剧情内容、视听结合的感官体验,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现阶段,动漫已经成为儿童重要的媒介接触形式,并成为媒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漫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动漫传播的形式也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形式的变迁而变化。儿童作为特殊的媒介受众群体,儿童以何种方式接触其所喜欢的媒介产品,是现阶段学者、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以3-6岁儿童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泰安市一幼儿园50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现阶段3-6岁儿童动漫媒介接触调查的一般情况。并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总结。

关键词:3-6岁儿童 动漫媒介接触 受众研究

随着媒介产品日益信息化,媒介受众接触媒介产品的机会又趋向廉价且方便,媒介产品的受众也变得越来越低龄。动漫已经成为儿童重要的媒介接触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有关学者研究指出,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两个条件起十分关键性作用,其一是个人天生的遗传情况,其二是外界社会环境条件。现阶段的外界社会环境包含媒介环境,体现在文化取向在人所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儿童的动漫媒介接触已经成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部分,这是由于儿童在动漫观看过程中,儿童的社会化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促使了儿童身心的成长与发展。

儿童观看动漫的行为的发生既有其内部原因(诸如儿童的早期焦虑),也有其外部原因。现阶段,信息化的媒介环境和低龄化的网络受众,使得儿童通过互联网等传播渠道接触动漫的可能性也增大。如今的儿童动漫已经成为3-6岁儿童主要的消遣对象之一。随着儿童消费市场的扩大,动漫及其衍生品已经充斥在儿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也影响着处在媒介环境之中的儿童受众。由图一所示,个人和生长环境的差

异作为自变量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而儿童所处的媒介环境则作为中间变量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而儿童的动漫接触已经成为中间变量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以调查问卷作为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以3—6岁儿童的动漫媒介接触形式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对泰安市城区一幼儿园50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现阶段3—6岁儿童动漫媒介接触调查的一般情况。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科学配比了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和年级层次。问卷被试三周岁儿童10名,四周岁儿童7名,五周岁儿童24名,六周岁儿童9名。问卷被试男女比例为29:21,与现阶段新生儿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例为36:14。问卷中揭示的3—6岁儿童动漫媒介接触情况如下:

一、问卷揭示的儿童对动漫媒介接触类型情况

现阶段,动漫广泛存在于现阶段的媒介市场,并成为重要的儿童媒介类型。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儿童动漫、儿童玩具、儿童书籍、手机和Ipad等移动媒介客户端是儿童重要的媒介类型。3-6岁儿童的动漫接触率为100%。动漫儿童受众的动漫接触差异只体现在儿童对动漫喜爱程度和动漫接触时间,动漫接触媒介类型的差异。

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兴起,儿童的动漫接触体现出更为多样化的选择。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 77%的儿童被试选择通过电视观看动漫;PC成为32%的被试儿童观看动漫的选择,22%的被试儿童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媒体观看动漫。这种以电视为主,其他载体为辅的儿童动漫媒介接触特点,即体现出现阶段动漫的互联网传播特性,也体现出移动设备正在成为主流的媒介载体。

二、问卷揭示的儿童动漫消费的情况

儿童的动漫消费情况体现在儿童对动漫及其附属产品的消费能力上。儿童的动漫消费体现在儿童玩具的购买和动漫电影的票房情况。通过对50名调查对象的问卷结果统计,超过59%的被调查儿童拥有以动漫角色或动漫人物为原型的动漫玩具。问卷也揭示出了被试儿童对动漫玩具的重视程度。调查问卷显示:90%的被试儿童拥有玩具,其中61%的儿童拥有以动漫为主题的玩具。家长在描述儿童对动漫玩具的态度时,使用“抱着玩具”、“爱护玩具”、“常与玩具玩耍”等词汇。调查结果首先体现出动漫玩具市场的经济潜力,其次表现出儿童对动漫玩具的喜爱程度。

在动漫电影的消费行为上,64%的被调查儿童有过儿童动漫电影的观看经历,且其观看的动漫电影存在集中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以图三为例,在有动漫电影消费的儿童中,30%的儿童观看了“熊出没”系列电影。超过10%的被试儿童观看的动漫电影有五部之多。这体现出儿童动漫电影观看的多样化选择,也体现出儿童动漫电影作为新兴的电影形式获得越来越多儿童的关注。

三、问卷揭示的儿童动漫受众特征

从儿童动漫受众对动漫的接触时间上看,调查结果显示:3-6岁儿童每日的动漫观看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其中接触0-1小时的儿童占调查总数的50%,38%的被试儿童每日的动漫接触时间为1—2小时。即儿童的媒介接触时间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

从被试儿童具体观看的动漫内容来看,儿童的动漫观看也具有集中性和适龄性的倾向,即偏向于观看适龄的动漫内容。从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儿童所观看的动漫具有多样不同,性别集中的特点。多样不同体现在接受调查的3—6岁儿童所观看的动漫类型多,数量大。统计问卷的结果表示,50名参与问卷调查儿童平时所观看多达33个不同类型的动漫产品。统计结果既体现出动漫市场巨大的产品数量,又体现出儿童动漫观看的多样化选择。而不同性别儿童所看的动漫也各具特点。女生多爱看女性角色的动漫:“小公主”、“小魔仙”的动漫受众皆为女孩。而“奥特曼”、“铠甲勇士”等 类型的动漫受众皆为男孩。这体现出3-6岁儿童的动漫接触在性别上的差异。同时统计结果表示:3—6岁儿童并没有接触现阶段最流行的,以日本动漫《one piece》、《naruto》等为代表的热血动漫。

儿童动漫受众观看动漫的动机也是多样的。按照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观点,儿童喜欢看动漫的心理动机可能只是为了追求纯粹的快乐主义,这种快乐主义是指儿童以快乐的原则去主导自己的心理活动。而看动漫在儿童的心目中则是这种快乐原则的实现形式。因为动漫是一种试听文化或视觉文化,他首先占据的是儿童的视觉感官,并能协调整个感官神经。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格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幻想性媒介内容”和“现实性媒介内容”两大区别。他认为人格中的“自我”、“本我”、“超我”等内容遵循着“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两类意识原则的支配,对儿童而言,追求快乐是儿童的本能。儿童观看动漫,也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在一个群体中,每一种情绪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这就暗示着3—6岁儿童的动漫观看也受到同伴关系的影响。即在儿童群体中,儿童受同侪压力的影响,使得一个群体中的动漫观看产生同化与异化两个趋势。同化是指产生分歧的儿童为了获得同伴认可,从而转到相同的动漫观看趋势。这是所有生物体设法让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利用外部事物来补给现存的心理结构,一方面结构也会相应地被这一过程调整。异化是指分歧一直存在,并持续在儿童的分歧之中。异化的抵触心理非常典型,感情的逻辑也十分简单:你认为我看的动漫不好看,并要我放弃,那我也觉得你爱看的动漫不好看。

参考文献

[1] 廖巧玲.互动与渗透—大众媒介与儿童个体社会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儿童动漫问题研究——以《熊出没》与《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为例[J].新闻界,2014.

[3] 王迪.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以电视广告为例[D].复旦大学,2006.

[4] 王玲宁.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

[5] 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45.

[6] 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编著.儿童与青少年情感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1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