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编写问题浅析

时间:2024-05-04

刘沙 薛向颖

摘 要:本文依据英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尝试性地提出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尤其是在题材、体裁、原文处理以及其他细节上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关键词:教材 综合教程 英语教学 问题

一、引言

大家一致认为:“教材相当于特定课程的指导性文献,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和依据”。教材质量的高低,教材设计与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英语教材自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随着人们对语言认识的改变以及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董亚芬,2003)。而作为第四代英语教材代表之一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在编写理念,设计形式上无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尚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作者连续三年使用此套教材。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了这套教材,尤其是第一、二册的《综合教程》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尝试性地一一指出所发现的问题。

二、题材单一

正如此套教材的总主编秦秀白所说,新世纪大学英语编写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编写者希望以英语为载体,使学习者通过相关主题文章的学习和思考,实现“人格、素质的同步提升”。其实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习者成为“更好的人”。在过分讲究实用主义,道德标准随时遭遇挑战的的中国现代社会,此理念真如及时雨,因此也使得这套教材独树一帜。所以“《综合教程》所涵盖的主题都与同学们的人格形成与发展、参与社会活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历程密切相关。”但是,教育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不是把现成的价值观硬塞给学生。《综合教材》过于简单的语言学习与人格完善的关系,造成题材单一,说教的痕迹过重,相似话题多次重复的问题。如第一册书中的Growing up(成长),Care of the Elderly(照料老人),Parents and Children(父母与子女)三个主题,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其实都涉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而在第七单元的主题又是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关系与交流)。作者在跟同事交流时发现,大部分老师都感觉上课时似乎总在重复同一个话题,到最后就感到无话可说,没有了新鲜感。加上后面的living in harmony(和谐相处), The Value of Life (生命的价值) Moral Values(道德价值),Adversity(逆境)等主题,《综合教程》 读起来就像是一本《心灵鸡汤》。而事实上,两册书中共有6篇文章出自《心灵鸡汤》。作为一般读物这无可指责,但作为教材,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其他如科技、文化、历史、哲学、传记等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促使学生思考的题材,这两册书却丝毫没有涉及。所以该套教材强调以语言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影响和情商的培养,却忽略了语言作为百科知识、跨文化知识甚至专业知识的载体的功能。

三、 体裁单调

Harmer(1983:35)认为,评估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要求,这是评判教材的依据和前提。Cunningsworth(1995:15)专门提出了教材评估的四个原则:“(1)教材应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应和语言教学课程目标吻合;(2)教材应反映学习者目前和将来要使用的语言,能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使用他们所需要的语言;(3)教材应该考虑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进程,不要武断地强加给他们所谓的“方法”;(4)教材应该对学习有着明确的支持作用,像教师一样,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也就是说,只有当教材编写的目的和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较为一致时,当教材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外语的需要,使他们能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时,教材编写目标才变得真实。

这两条原则要求大学英语的教材应该考虑体裁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日后的需求。学生日后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叙事、说明、议论等各种体裁的文章。而两册《综合教程》共32篇文章中仅有第一册第六单元的两篇文章是叙事性的,其余则都是议论文。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英文语言的特点,不利于学习使用生动鲜活、实用的语言。毕竟各类体裁的文章在用词造句及谋篇上会有显著的差异。如叙事性文章的对话很可能是不完整的句子,同时包含着俗语、俚语等非正式用语;新闻报刊英语精练简洁, 准确具体, 生动有趣, 新颖活泼;科技文体严谨周密,概念准确,逻辑性强,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经常使用被动语句或长句。如果教材中所选文章体裁单一,学生就无法领略和了解英语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性,而且日后在实际的阅读中碰到不同的体裁就会束手无策,也更不可能创造出符合特定“语域”的自然的英语语篇。

四、无端删改原文

现在的英文教材课文大都选自原版刊物,但在改编的过程中对语言控制都很严。编者会用《教学词表》中的词来替代所谓“超纲词”,以避免出现过多生词;还会用规范简单的句子结构改写不规范的复杂的句子结构。其结果是,现在大学生阅读原版报刊文章和专业文献困难,而在英文创作时用词贫乏,缺乏变化,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必须真实要把学生置于语言的真实环境中,。替换生词,改变结构必然会影响语言输入的量和质,影响学生今后处理外部世界真实语言的能力。不仅如此,不当或者错误的处理会歪曲原文的意思,或因逻辑关系缺失造成阅读上的障碍。

而该教材在原文处理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第二册第二单元Text A 节选自海伦·凯勒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原文应该是:There are those, of course, who would adopt the Epicurean motto of “Eat, drink, and be merry”. But most people would be chastened by the certainty of impending death. 而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原文中的Epicurean被删掉,错失了一个老师向学生介绍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及享乐主义的机会。而后面一句的chastened 被替换成了punished. 前者意思为:to correct by punishment or suffering。它的同义词是discipline 或者purify.而punish的意思则是:to impose a penalty on sb. for a fault, offense, or violation. 两个单词在意思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个句子中的impending也被无故删除,原文的意思没有得到准确的再现。

同册书第八单元Text A:Did You Have a Tough Childhood?是改编自网上的一篇同名文章。原文第一句是: Many claim intense childhood trauma “damages” a person in their adult years.改编后的句子变成了:Many claim unhappy and terrible childhood experiences “damage” people in their adult years. intense trauma 这样常见的漂亮的单词被再现为 unhappy and terrible experiences,其准确性也是值得商榷的。

五、编写态度不够严谨

教材对于相应学科的指导性决定了它严谨和科学的特点。而在中国,教科书一向被视作依据“标准”。在学生们的观念中,教科书上说的就是绝对正确的,就是标准的和权威的。当然,我们也允许教科书上偶尔出现个别的无关紧要的错误。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许多教科书没有做到精益求精,大大小小的问题和错误随处可见,也体现了编者追求效率,治学不严的作风。例如:

(1) 单词表上所列单词的意思并非课文中出现的意思。例如:

第五单元Text A: A Time for Memories中第九段中的accomplishment 在单词表中(153)被解释为:才艺,才能。而根据语境,它在句子中显然是“成就”的意思。再如:第七单元Text A: How Well Can We Listen? 中第三段的curiously(213),在单词表中并没有给出解释,而只是列出了curious的一个常见的意思:好奇的,好打听的。从上下文来判断,curiously 应该是:古怪地,奇怪地。更为荒唐的是,在同一页上生词表中arise 和arise from的解释同为:出现,呈现;发生。这种属于粗心大意的错误实属不该。

(2)音标的错误。例如:同是第七单元的单词physiological(214)音标的重音被错误地标在了第三个元音前,因此成了:[ fizi'?l?d?ik?l ]。这种错误实在是误导学生,害处无穷。第八单元Text A 第四段的单词schedule(246)的音标只给出了['?edju: l],而同样可接受并且常用的 ['sked?ul]的发音却没有标出。

⑶ 编者自己对于文章和单词的理解有误

教师参考书上的译文充分体现了编者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有误。有例为证:第一册第二单元Text A第26段(40)中的句子:Almost immediately, the woman′s frown became a smile of recognition… 教参对于a smile of recognition 的翻译是:似曾相识的笑容。这个译文跟实际的意思相去甚远。其实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笑了起来,好像认出我是谁 了(即:脸上露出笑容,好像说:“哦,原来是你啊!”)。

另外,第一册第五单元Text A的第15段(p152)中提到了private victories 和public victories。教参上将其按照字面意思分别译为:“个人生活的成就”和“公共生活的成就”。这样的翻译让人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何为“个人生活”?何为 “公共生活”?笔者尝试将其翻译为“内在素养的 (成功)提升”和“外在的成就”。

编者对于某些单词的用法理解有误。第七单元的课后练习中的翻译部分有这样一句:这种新药已经成功地用在动物身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类身上也适用。后面括号中给出be applied to,表示要在翻译中用到该表达。很显然,编者对apply一词的用法和意思理解有误。Apply 作“运用”讲时为及物动词;而作“适用”解时为不及物动词,是没有被动语态的。显然编者将两个意思和用法搞混淆了。因此,按照汉语,此句应该翻译为:…but this doesn′t mean it can apply to humans. 而不是像答案一样翻译成:… it can be applied to humans.

这样的错误如果只是个别的,教材的使用者是可以理解了。但是如此频繁的错误(仅第七单元一篇课文就出现四个错误),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六、前后内容不成系统

众所周知,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纵观该教材的第一和第二册,教师不难发现,第二册的课文无论从句子和篇章结构上,还是从思想内容上来说,难度都没有明显增大。

另外,对于生词和熟词的界定很是混乱。例如reveal一词,在第一册第三单元的Text A 作为生词在生词表中出现,又在第八单元Text A (p244)作为熟词出现。而到第二册的Text A(p35),该单词又一次作为生词被列出,其解释跟第一册的解释一模一样。这样的问题绝非个别现象。第一册第八单元Text A第5段(p247)中的put (表达,叙述)被当成熟词出现,而令人费解的是,在第二册第一单元Text A,却被当成生词出现在生词表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还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词组却没有列出汉语意思。第一册第四单元Text A第11段(p106)的complete with 没有作为生词列出;而refresh one′s memory分别在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出现过两次,却从未给过任何解释。

七、课后练习设计粗浅

该套教材的课后练习过于简单,尤其是针对所学单词和词组进行操练的练习Working with Words and Expressions部分。题目中的句子无论是从用词、结构还是长度上都是没有难度的。绝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学生可以不假思索,轻松完成。过于简单的练习题目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真正掌握和巩固语言知识。而汉译英练习部分的句子很多明显是为了用到所学的单词和表达生硬地拼在一起,老师翻译起来都觉得别扭。

八、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作者认为,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无论从教材的设计和选材都存在一些问题,细节上也错误频出,没有做到精益求精,致使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教材本身应该具有的指导性和权威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作者真诚希望教材编者能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严谨治学的态度编写较为完善的、实用的教材。只有这样英语教和学才能更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唐敏.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2008(4).

[2] 陈珍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历史与发展规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3).

[3] 秦秀白.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 朱其韵.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与评估的几点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 Cun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 Oxford: Heinemann,1995.

[6] Harmer,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19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