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赵 爽 高俊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风景秀美,人杰地灵。《旧唐书》记载扬州“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中心,安史之乱之后,扬州成为了全国最为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甚至超过了长安,一度成为唐朝时期的经济中心和命脉,因此,有“天下之盛,杨为首”和“杨一益二”的说法。[1]据《旧唐书》载,在唐朝前期扬州便已是“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中唐以后,扬州发展成为了一座“百货所积”“商贾如织”“刀布金玉积如阜”“雄富冠天下”的城市,是全国最发达的经济都会。扬州的发展在盛唐到晚唐时期达到了历史上极盛的巅峰。经济高度繁荣的扬州也成了文人骚客流连之地,唐朝诗人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了当时扬州的气候环境,[2]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扬州经济的繁荣与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3]
研究表明,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的波动与气候环境条件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4]1932年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对中国战后的战争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并指出这种动乱——治乱周期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系。[5]近十年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气候环境条件之间呈现出“冷抑暖扬”的特征,即温暖期的气候环境对我国是有利的,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往往出现在百年尺度的温暖期(如“中世纪暖期”“罗马暖期”等),而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的情况常发生在冷期(如“小冰期”)。在我国过去两千年的历史中可以称得上盛世、中兴、大治局面的社会经济发达繁荣的时期共有31个,其中25个时期出现在气候温暖期或是气候转换时期,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而历史上7次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如两汉之交、五代十国、明末清初等,都发生在冷期。[6]唐朝正处于我国历史上气候环境中的温暖时期,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有利于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扬州社会经济的繁荣也与唐朝处于气候温暖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唐诗百首咏扬州》为主要资料来源,通过对唐诗中扬州气候环境的描写与记录的分析,探析唐代扬州经济的繁荣与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
气候环境包括气温、降水、气压等多种因素,其中气候冷暖是影响唐代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唐诗百首咏扬州》中找出了46首关于描写唐朝时期扬州气候的诗歌,其中有21首唐诗的描写中涉及气候冷暖,主要从动物、植物两方面描写气温,其中10首唐诗从春、秋两季中物候现象的角度反映了唐代扬州的整体气候环境较为温暖。
大地回春,气温升高,暖春时月的扬州城柳絮纷飞、桃花盛开。在姚合的《扬州春词三首》“广陵寒食天,无雾亦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中,寒食节的扬州城天气甚是晴朗,是无雾无烟的明净,温暖时日里,花绽放,柳飘摇,暖暖春风里吹散着丝丝管弦乐曲,一派春城雍容繁华的景象。而扬州城的暮春时节依旧是一片繁华热闹之景,白居易的《隋堤柳》“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描写了大业末年的暮春之际,柳色阴阴,飘忽不定的万千柳枝轻盈如烟,纷纷柳絮更似飘飞而下的雪花,“烟”的静态和“雪”的动态相交织,反映了扬州暮春时依旧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桃花作为春天重要的物候象征,在唐代诗人笔下有比较集中的描写。在杜牧的《扬州三首》“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中,写桃花盛开之时艳丽如霞,“映”字说明桃花之茂,连扬州城都染上了桃花之色。《隋宫春》“亡国亡家为颜色,露桃犹自恨春风”中的“露桃”,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诗中的“露桃”便指桃花,“恨春风”写出了春风不顾桃花愿意与否,春季一到暖风吹拂,桃花便会开放。《隋苑》“红霞一抹广陵春”中更是将桃花作为春季到来的意象象征,此时的桃红宛似天际一抹云霞,诗人处在桃花盛开的温暖气候环境之中,便知道广陵(扬州)的春季已经来到。
在描写扬州春色的唐诗中,柳色如烟,飘絮似雪,桃色宛霞,诗人们采用带有浓烈的春的味道的意象——柳、桃,来反映唐朝时期的扬州处在春季的温暖的气候环境,也正因为这温暖的气候让扬州城朝气蓬勃,有了经济繁荣的气候条件保证。
秋末杜牧作《寄扬州韩綽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直接描写了在大中二年(848年)深秋的扬州城草木尚未枯调,气候环境较为温暖的现象。诗人们在对扬州秋景的描写中,无论是从植物的角度还是动物的角度,都反映了扬州的秋季依然植物繁茂、动物活跃,金秋时节的扬州桂树青翠茂盛、金桂满枝、芦花纷飞,在盛夏活跃、对温度要求较高的蝉,此时依然鸣叫着,凡此种种都描写了唐朝时期扬州秋季温暖的气候环境。
落叶纷飞,万物肃杀,金秋时节的扬州依旧一片繁华,桂花满枝,清香四溢,桂花成为唐朝诗人用以描写秋季的主要意象,杜牧在《题扬州禅智寺》中描写道:“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香。”通过“蝉”和“秋”二字,可见其时为初秋,秋雨过后,扬州城虽然露出了萧瑟的秋意,但依然有馥郁的桂花香气弥漫在清新温润的空气中。马戴的《广陵曲》以“葱茏桂树枝,高系黄金羁”描写了唐代扬州秋季桂花飘香。诗中以“葱茏”一词形容桂树的青翠茂盛,葱茏满枝,桂花欣欣,生机勃勃,反映了当时秋季气候环境的温暖。诗人以桂树为意象描写着江南扬州的金秋盛景,桂花飘香成为了独属于秋的味道,也写出了当时扬州秋季的气候环境温暖怡人。
芦花如雪,花絮飘飞,唐代繁华的扬州小城秋色甚浓。就如刘长卿在《送陆澧还吴中》“瓜步寒潮送客,扬花暮雨沾衣”中描绘的暮雨霏霏,“扬花”绵绵的晚秋景色。诗中的“瓜步”是指扬子江北岸的瓜埠,诗人站在瓜埠江边,目送远去的客人,扬子江的寒潮随波向远方流去,此时已值深秋。诗中写到的扬花本指柳絮,此处借指芦花,而芦花总是在温度较高的傍晚时分开放,从诗句中描写的傍晚“暮雨”时分芦花纷飞的景象,可见在秋水连天的晚秋,扬州城的气候环境依然较为温暖。
寒蝉鸣曲,凉风残韵,扬州城又是一季秋华。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香”中描写了桂花开放的秋景,方干在《旅次扬州寓居郝氏林亭》“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中记录下了白鹤盘旋而下投向岛屿、寒蝉拖残声飞过别的树枝的现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极工刻画的摹写,以清峭幽迥的意境反映了扬州的秋景。两首诗中共同描写了扬州秋季的秋蝉鸣叫,在方干的这首诗中描写的不再是通常情况下的蝉叫,而是蝉在飞向别的树枝的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仅蝉有动势,而且声音也有其特色,诗人捕捉的是依然活跃、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带来的独特声响和音色,足够诱发读者对扬州生机活跃的秋景的想象。诗中的“曳”字也表明了一种动态。两首诗中通过对蝉的鸣叫及其活动的描写,反映了唐代扬州的秋季气候环境依然温暖。
唐朝诗人对扬州的描写集中反映在春、秋两季,其中,描写春季常用的意象有柳、桃,描写秋季常用的意象有桂花、芦花、蝉,对这些意象的描写集中反映了唐朝时期扬州城的气候环境较为温暖,为唐代扬州的经济高度繁荣提供了客观条件和有力保证。
李白于开元十六年暮春在黄鹤楼送别朋友时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世人传颂的“千古丽句”引得古今中外无数游客到扬州游览,不但因其“烟花三月”柳絮纷飞的不尽风流和“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绿杨城郭”的江南风光,更因其较为湿润的气候环境。影响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气候要素中气候干湿是另一主要因素,在找出的关于记录唐朝气候的46首唐诗中,有18首唐诗的描写与气候干湿有关,从诗人的直接描述、物候对气候干湿的反映、东风对湿润度的增加以及柳树对水汽调节四个方面选取唐诗16首进行分析。
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扬州湿润多雨,刘禹锡在贞元年间任淮南节度掌书记任内,对江边南塘描摹得具体入微,他在《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中写道:“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诗中的“淮海”指淮河下游扬州一带,诗中写唐代扬州夏天晚上经常下雨,到第二天的早上才能雨过天晴,直接表现出了扬州地区夏季降水量充足,诗中第三、四句描写了该地区因多雨的因素导致的低洼潮湿,只有敞开院门才会有流通的清爽空气,足见唐代扬州城空气的湿润度较高。
无论是刘禹锡笔下对“淮海多夏雨”的直接记录,还是从竹子、鹅、苔藓、暮霭的物候描写,都可以反映扬州的气候较为湿润。在姚合的《扬州春词三首》其一“有地惟裁竹,无家不养鹅”写唐代扬州地区竹子广泛种植以及家家都养鹅的常见的农事现象,竹子的生长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水分要求较高,要有充足的水分且排水良好,而鹅属于水禽,喜欢在水中游泳,觅食江河、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和水草等,动植物的生长要求直接体现了古代扬州地区湖泊、池塘众多,水源充足的特点。刘轶《过扬州》中的“水落鱼虾常满市,湖多莲芡不论钱”直接反映了唐代扬州湖泊广泛分布,以致水产品供应充足,莲藕和芡实等水生植物价格低廉。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中的“青苔满街砌,暮霭生深树”描写了台阶上长满了青苔,夕阳西下,在茂密树林中顿生浓浓暮霭,“暮霭”即黄昏时刻产生的雾气。在《隋炀帝宫二首》中,鲍溶记录:“柳塘烟起日西斜,坏宫芳草满人家。”“柳塘烟起”也即柳塘中生起的雾气。青苔喜湿润的生长习性以及暮霭本就为漂浮于空气中的小水滴的实质,反映了秋季的扬州地区气候环境较为湿润。
无论是多夏雨、居所多湿浊的直接描写,还是竹茂禽成群、青苔暮霭的间接反映,诗人在描写唐代扬州的诗句中,都点明了该地区气候环境湿润的特点。而扬州城湿润的水乡特点,也是其成为繁华之都的又一重要气候环境因素。
东风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在描写扬州的唐诗中,从诗人对东风意象的运用中,也可以体现出唐代扬州城的气候环境湿润。选取唐诗中李端《芜城》等诗六首予以说明。在唐代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中的:“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描写了寒食节(即清明前一二日)的东风,即春风,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盛行的东南风,从海洋吹来的东南风增加了唐代扬州的湿度,提高了温度,带来了扬州春季万物复苏的景象。李端的《芜城》“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描写春风吹拂之际,因其带来的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得菁菁绿草已经没了扬州城的路面。权德舆《广陵诗》中的“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情”以及姚合《扬州春词三首》“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更是写出了春风多情,因春风湿润的特点让扬州城都洋溢着一派欣荣向上、笙歌不断的欢快气氛。刘沧的《经炀帝行宫》“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写东风的到来带来芳草萋萋,与前几首所写的都是同一现象,扬州城中的春风,从我国的东部和南部的海洋吹来,带来暖湿气流,增加空气中的湿润度,造就了扬州城温润的气候环境。
《隋书·炀帝本纪上》(卷三):仁寿四年,“十一月乙未,幸洛阳。丙申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街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据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载,隋炀帝亲自种柳,下令在开挖大运河时,要在河旁植柳。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并遍植柳树,使得唐朝时期的扬州出现了“柳色如烟絮如雪”的景象,今天,柳树也成了扬州的市树。大运河的开凿和柳树的繁茂间接增加了唐代扬州空气的湿度。汪遵描写的“夹岸分堤万树余”和江为《隋堤柳》“空馀两岸千株柳,雨叶风花作恨媒”中的“万树余”和“千株柳”都直接从数量上反映了扬州柳树的繁多。窦巩的《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中的“朱槛入云看鸟灭,绿杨如荠绕江流”以荠菜(即野菜)之多喻柳树之多,足见隋柳的覆盖面之大、数量之多。与此描述相似的诗歌还有白居易的《隋堤柳》“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荫一千三百里”中写扬州柳树的种植大约有一千三百里长,虽然诗词描写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是也足以证明扬州柳树绿化程度之高。杜牧的《扬州三首》其一“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说明柳树不单种在河堤之上,就连扬州古街道旁也是绿树成荫。李白的《广陵赠别》以“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的生活视角从侧面反映了相同的柳树分布状况。孟迟的《广陵城》中“红映楼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桥生”的“绿”与王士祯的“绿杨城郭”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以“绿”代“柳”,“绿绕城”实指扬州城四周都广植柳树。以上六首诗歌都写出了唐代扬州城柳树的种植面积之广,柳树作为绿色植被,通过根从地下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去,形成雨雪等回流地面,参与地面上的水循环。大量柳树的种植和繁茂加强了水循环中植被的蒸腾作用,从而间接增加了气候环境的湿润度。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水源充足,地理位置优越。在唐诗中既有对唐代扬州地区多雨、雾的直接描写,也有通过竹子、家鹅、苔藓、柳树等意象从物候角度反映唐朝扬州地区整体气候环境较为湿润。唐代扬州的环境不似北方的干燥,也没有南方那般潮湿,温润的气候环境让扬州城成为了一座广受欢迎的经济高度繁荣城市,因此也出现了“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的繁盛。
在我国历史上,气候的冷暖干湿对社会经济的繁荣有着一定的影响,近十年研究证明,气候处在温暖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研究发现,唐代扬州经济繁荣发生在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这一现象在唐诗中有集中的反映。在描写扬州的大量诗作中,在气候环境冷暖方面,通过对描写扬州的诗句中的具体意象——柳、桃、桂花、芦花、蝉、雨、雾以及东风等的分析得知,诗人们对扬州的描写反映在春、秋两季,集中体现了唐朝时期的扬州整体气候环境温暖。在气候的干湿方面,通过对诗句中描写的唐代扬州地区湿和浊的直接记录、竹子等物候指标对湿润度的反映、东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以及柳树种植增加气候湿度四个方面的分析,集中反映了唐代扬州的气候环境整体较为湿润。
扬州是一座活在唐诗宋词中的千年古城,古运河旁杨柳依依,与这暮雨、春风、离愁绘入唐代诗人的一纸情思,唐诗的远古之音成为现代研究唐代扬州气候的文本资料,诗情画意的气候记录反映了繁华盛极一时的历史时期扬州的气候特点。通过唐诗有关气候环境的记录的分析,从气候的冷暖和干湿两个方面,反映了唐代的扬州是一座经济发达、繁荣的城市。这座曾经历尽沧桑的小城,虽已繁华散尽,却依旧如花灿烂。
[1]颜敏.论唐诗中的扬州情节[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2(2).
[2]陈艳芳.唐诗与扬州[J].文学界,2012(5).
[3]李蓓蓓,李忠明,陈园园.气象特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语文学刊,2013(11).
[4]李忠明,朱秋娟.气候灾异与吴嘉纪诗歌风格的形成[J].阅江学刊,2009(3).
[5]吕学都.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影响[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1).
[6]葛全胜.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应对的启示[J].地球科学进展,2014(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