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译者的“隐形”和主体性

时间:2024-05-04

吴丽兰

(毕节学院)

试论译者的“隐形”和主体性

吴丽兰

(毕节学院)

在翻译研究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几十年里,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很少,对译者的评价也很低。本文通过分析翻译的接受与批评以及译者的“隐形”,借用霍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维米尔(Hans J.Vermeer)和赖斯(Katharina Reiss)的“目的论”来分析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译者的“隐形” 译者主体性 翻译行为理论目的论

纵观历史,笔译和口译在人类交流方面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翻译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重大。从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广大民众对各个版本的西方名著的追捧,到世界各种大型会议和赛事的召开,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都有翻译的影子。但是,我们在知道翻译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翻译研究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历史也才几十年,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很少,对译者的评价也很低。本文通过分析翻译的接受与批评以及译者的“隐形”,借用霍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维米尔(Hans J.Vermeer)和赖斯(Katharina Reiss)的“目的论”来分析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译者的“隐形”

(一)翻译的接受和评论

梅格·布朗(Meg Brown)曾对20世纪80年代西德出版的拉美小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清楚地揭示了出版行业的运作与某一特定译文之间的联系。她强调说,评论在向公众介绍新出版的书籍,以及为读者阅读做准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布朗采用了接受理论的一些观点,包括分析作品怎样符合、挑战读者的美学“期待视野”,怎样使这种“期待视野”落空。“期待视野”是汉斯·罗伯特·尧斯(Jause)使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读者对作品所属类型或系列的总体期待。要对接受加以分析,一个办法就是考察对一部作品的评论,因为这些评论代表了对作者及文本的“众多反应”。要了解一个文化对译文本身的态度,评论还是有用的信息来源。根据韦努蒂的观察,大多数英语评论都喜欢“流畅”的译文,这样的译文用常用的现代标准英语译成,自然而地道。在韦努蒂看来,这种高度关注流畅性、却很少讨论译文的现象,是译者的作用被贬斥、直至“隐形”的最明显的标志。人们通常把译文当做最初用目的语写成的作品来读,译者的贡献被完全忽视了。

(二)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的译者的“隐形”

“隐形”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使用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译者在当代英美文化中的状况和活动。在韦努蒂看来,隐形通常是这样形成的:

(1)译者本身倾向于译成“流畅”的英语,译出一篇地道而“可读”的译文,这往往给读者带来一种很透明的幻觉;

(2)目的语文化阅读翻译文本的典型方式是翻译文本要读起来流畅,译者没有自己任何语言或风格的独特之处,也就是说,译文看上去根本不是译文,而是原作,只有这样,多数目的语受众才能接受。

韦努蒂认为,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成因是“通行的作者身份观念”:译作被看做是派生的,其质量和重要性都是次等的。因此,自德莱顿之后,英语文化的做法是隐藏翻译行为,使“翻译很少被视作文学学术的一种形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正是由于读者都有“期待视野”,就要对翻译作品做出评价,大多数的评价都注重译文的流畅性。与此同时,很多时候译者也选择迎合目的语接受者的接受心理,尽量把译文弄得像原文,正是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在翻译中,译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隐形”地位。

二、译者的主体性

(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关于译者主体性的具体内涵,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讨论。许均在2003年1月 《中国翻译》上《“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的确立》一文中指出译者主体意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即译文的价值。在2003年第6期上,屠国元也在文章《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中把译者的主体性理解为译者为达到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许均和屠国元等都注意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在译者进行翻译的同时,他需要考虑到的读者等的可接受性都应该服从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自身的主体性。当然,译者也不能只是为充分体现主体性而不遵守一定的翻译规范,在进行翻译创作的同时,有时也需要顾及一定的社会性,毕竟翻译也是为了要有一定的目的语接受者。所以,笔者认为,译者主体性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拥有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等的选择,另一方面主要是体现在读者群对译者所作出贡献的认可,在欣赏译本的同时,要看到译者所付出的努力。

(二)体现译者主体性的两个相关理论

1.霍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

霍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把翻译看做是由目的所驱动、以结果为中心的交际活动,这个理论关注翻译的过程,把翻译过程看做是涉及文化转换的“信息传递综合体”:翻译并不是简单地翻译词、句或是文本,而是引导潜在的合作,跨越文化障碍,促进功能性的交际。他还指出语际翻译是原语文本出发的一种翻译行为,是一个交际的过程,牵涉一系列的角色和参与者。翻译行为十分注重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功能性的交际文本。这就意味着目的语文本的形式和文本应该取决于该形式和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是否“功能上合适”,而不单是复制原文本的各种特征;而什么是“功能上合适”,应该由译者定夺,因为他在翻译行为方面是专家,他的角色就是要确保文化转换顺利进行。霍尔兹·曼塔利的研究把翻译置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考察,包括译者和翻译发起人之间的互相作用,这充分体现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

2.汉斯·J·维米尔(Hans J.Vermeer)的目的论

在维米尔和赖斯合著的 《通用翻译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出了目的论。目的论关注的是原文为基础的翻译行为,这一行为需要经过协商及实行,并兼备目的和结果。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这项结果就是译文。因此,在目的论中,为什么要翻译原文,以及目的文本的功能是什么,是译者必须要知道的。该理论的基本“规则”有:(1)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译文在目的语文化和语言中传达信息,该信息与原文化和语言中传达的信息有关;(3)译文必须内部连贯;(4)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

规则(2)将原文和译文与它们在各自语言和文化语境中的功能联系起来;译者再一次成为跨文化传播和译文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加者。目的论的一个重要优点在于,该理论允许同一原文根据不同的译文的目的和译者接受的翻译委托,而译成不同的译文。它贬低了原文的地位,更加注重译文的目的性,也更加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

总之,译者主体性研究在翻译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读者要充分认识到译者的主体性,能更好地去理解译文;译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能在翻译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处理好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创造出更可接受的译文。

[1]胡显耀.现代汉语语料库翻译研究[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8.

[2]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许均.“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 (1):6-11.

[4]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 2003(6):8-14.

[5]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