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金庸小说的侠义形象

时间:2024-05-04

朱露露

武侠小说源于古代公案小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浸润和影响下产生,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汲取着先秦诸子各家思想的精神内涵。“侠,虽然正式出现于战国晚期,但它早就以文化基因的方式潜藏于先秦诸子之中,以儒、道、墨为载体,参与到中国本土文化主体格局的建构之中。”①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侠”与“义”是不容分割的,“侠义精神”是一种民族心理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并且与儒、道、佛诸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作用于中国民众的集体思想中,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金庸先生的新派武侠小说融通俗性与思想性于一炉,从民族精神的传统出发,在刀光剑影爱恨情仇中寻找人性的方向,探索一种哲理性的人生道路。

一、“侠”的人格分析

(一)侠与儒家

金庸笔下的侠其实都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侠,因为他笔下的形象中有更多的传统思想的参与,使侠脱离了武士的形象特点,成为一种人格化的精神。在金庸小说中,说到儒家之侠,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会是郭靖,其次还有萧峰、陈家洛、袁承志等人。

郭靖形象是金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一个形象,他寄托了作者对于传统社会理想侠士人格的高度概括,是正义与道德的化身,是侠中的“侠之大者”。他的形象始终贯穿于《射雕》三部曲中,最后在《倚天屠龙记》中慷慨赴死,完成其精神的最后升华。他何以成为一个儒家的侠之大者,原因有三:第一,这与家环境有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最根深蒂固的思想,它已经深深地印在国人脑海中而成为了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融入了民族的血液,永远不可能被抛弃或忘却。受到这种强大的精神文化的影响,郭靖所成长的家庭也时时不忘以这种正统的教化来引导其一生行事方向。第二,郭靖生活的环境也为其成为儒家大侠提供了很直接的文化背景。正因为郭靖生长环境的特殊,周围的人都是粗犷豪迈的蒙古人,而蒙古的刚健坚强的文化环境反而又给他的思想中注入了一种优秀的韧性品质。第三,郭靖本人身上有着很多儒家典型意义上的人格品质。他的形象,是典型的内外双修的正统儒者形象。在他身上,武功高强与否的因素并不重要,他的性格中有一种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才是其性格中最为闪光的部分。正如陈墨先生所说:“郭靖若不愚,不会这样白白送死,‘知其不可而为之’,不会这样‘匹夫有责’人微力薄也要尽心竭力、死而后已,那么他就不叫郭靖了。他的人格也就没有这么伟大了。郭靖也就称不上儒家之侠,侠之大者了。”②

(二)侠与道家

金庸笔下的有着道家情怀的侠士多追求一种个性,一种反叛与解放的精神。杨过是《射雕》三部曲中第二部《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位典型的道家之侠。金庸描写这个人物最主要的是要突出其身上的感情因素。他将郭靖描写成一位忠义无双的伟丈夫,而将杨过则描写为一位重情任性的奇男子。抛开道家的用世观、政治观不谈,以道入侠的人都是任性率情的,他们看似只重视个人的人性情感,无牵无挂,超然物外,但其实他们一直有着内心深处的情感牵绊,而这种牵绊随着世事的变迁与人世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演化为一种自由的精神,至深的情感。这就是道家侠者的魄力。他是个个人感情理想至上的典型人物,为了与小龙女实现双宿双飞可以抛弃一切世俗的约束,最终归隐于终南山后的活死人墓中。

这种思想在黄蓉这一人物形象身上表现得就更加突出了。可以说黄蓉也是位典型的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物,她从小就任性骄纵,但天性也善良,其父黄药师更是一位精通易算之学、通晓奇门五行之术、思想上“非汤武而薄周孔”的道家代表人物,所以黄蓉的性格不可以不说是深受道家影响的,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要与郭靖同生共死,聪明机智而又非常善良,是典型的道家人物风格,但也就是这样的道家人物,最后也选择了舍生取义,与丈夫一同捐躯赴国难,舍身成仁。与其说这是她对丈夫的一腔之爱的表现,还不如说是金庸先生儒道合流、道归于儒思想的一种体现与暗示。

二、理想人格的高扬

金庸笔下的侠义形象,尤其是其创作成熟时期的典型形象,无一不是其对于观念中的理想人格的外化体现。这其中不乏传统精神赋予人物的鲜活个性,也包含了金庸先生创作思想逐渐转变的过程。可以说,金庸先生的创作思想是随着时光的变迁而逐渐变化,而这又不以作品问世的时间为准。从一开始崇尚神话的儒家式的英雄,到后来追求一种平民化的人性英雄,再到最后追求的是一种复归平淡的完完全全的本体化的人。这是一个文化发展过程。很显然,金庸也注意到了侠的性格应该是不同于神也不同于常人的本体化存在。他除了武功等硬件需要过硬外,还需要逐步地走下神坛,成为一种人的存在。而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正是这样一种人性发展的轨迹。在这个基础上,金庸笔下侠的形象一步步走过来,并随着作者思想见闻的加深而逐渐走向了反侠与非侠等方面,完成了一个侠的正圆。其中最值得玩味的人物就是《神雕侠侣》里的“侠之大者”郭靖,郭靖可以说是很好地体现了金庸先生的儒家理想——以天下为己任。

金庸武侠小说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他在赋予这些形象以英雄品质的同时,也寄予了自己的人格追求。他的理想人格不是单独体现于某一个人物,而是流贯在众多的英雄人物身上,不同的人物体现了作者追求的不同侧面。读者在解读作品,进行自我认同,经历英雄梦幻时,会不自觉地受到其感召,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提高其人格境界。

三、现代意识对正统的反抗

研究金庸武侠小说可以发现,金庸笔下的侠士形象经历了一个反武侠的转变过程,正统的儒士逐步走向下层人性的真实生活写照,这种人性的复归正是作者现代意识的觉醒和对理想人格的反思。这一点在金庸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中充分地表露了出来。韦小宝形象可以说是一个“反侠”甚至是非侠。他出身妓院,从小混迹市井;他不学无术,他靠着自己的小聪明,从天地会的英雄到康熙皇帝身边的红人,飞黄腾达,官运亨通,最后还娶到了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可以说,韦小宝的形象与如郭靖那样正统的侠士极不协调,对他而言,入世的唯一法则就是生存,一切都以生存为最高标准。这与其说是韦小宝的生存环境决定的,还不如说是金庸先生心中现代意识觉醒的标志。传统的武侠小说向来都是把武艺超群、智勇双全的侠士描绘成拯救万民于水生火热之中的大英雄,渗透着侠风义气的道德色彩,金庸先生的早期作品也都是以这样的传奇英雄为主人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庸先生意识到英雄式的侠士不够真实,只能存在于人们虚无的幻想之中,而不能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金庸先生开始探索如何突破传统侠士狭隘形象的局限,从对传统文化之侠的推崇到对侠的否定,金庸的武侠小说将“英雄”平民化,将“奇侠”凡人化。

韦小宝形象就是这种超越与反叛的另类表现,符合一种金钱至上社会下小市民固有的一种心态。在新的意识的推动下,一种全身俗气但本质不坏仍能守住“义气”二字的韦小宝已经是一种大众崇拜的偶像了。这是一种全新的侠客理念,也是一次对传统的成功反抗与叛逆。

注释

① 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2.

②陈墨.陈墨评金庸——人性金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9.

[1]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墨.陈墨评金庸——人性金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3]陈墨.陈墨评金庸——孤独金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4]戈革.挑灯看剑话金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