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言特色所蕴含的民族认同——以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为例

时间:2024-05-04

王娅

霍达的小说 《穆斯林的葬礼》(下文中简称 《葬礼》),通过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表现了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长达五十多万字的小说,丰富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也揭示了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之前的学者已对 《葬礼》进行过多种角度的探索,然而,在语言和民族认同方面的讨论却并不多见。本文将从该小说“回族话”的语言特点入手,探讨其中所表现的民族认同问题。

一、中国回族的民族认同:内涵与发展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社会个体,对他人以及他人的社会行为都持有一种感知。这种感知即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涉及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情境因素等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正因如此,个体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可能变成一种社会认知的途径。

我们在此说的“民族认同”,正是这样一种内容复杂、途径多样的综合体。社会个体对某个群体归属认知、感情依附,都可称作认同的一种,如对某个国家的认同、对某家俱乐部的认同、对某种民族的认同。进而,我们不难推知,民族认同也是个体对自己属于某个民族这种身份的认同。这一认同同样包含了两个方面,即认知(知道自己属于那种民族)和情感依附(对这种归属身份怀有感情)。然而,民族认同一方面让社会个体充满凝聚力,另一方面又让这个群体的人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群体的不同。

除了内容复杂之外,民族认同又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一点是可想而知的,毕竟任何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漫长的历史,而与之相关的文化、心理特质,也必然需要较长的时间。回顾我国回族的发展历史可知,从唐宋开始,穆斯林商人便侨居中国,开启了中国回族的历史。但唐宋时期的中国回族,仍处在一个外来人的地位。而从元代的“色目人”到明代,回族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共同体。由此可见,漫长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发展,使中国回族的民族认同逐渐形成。

二、《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话”所体现的民族认同

从中国回族的发展历史来看,回教自传入中国后,渐渐融入中国。同时,其本身的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也慢慢融入中国的本土文化。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回教学者们,在经堂翻译经典或讲演时,所使用的语言,也渐渐变成了经堂语。从语种的特点来看,经堂语的特殊之处在于汇集了三种语言,即汉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

经堂语在《葬礼》中常常出现。比如“朵斯提”一词,便是波斯语“朋友”一词的音译,在小说中常作朋友、同胞等人的称谓语。再如门楣上挂着的“经字堵阿”字样,也是一个经堂语。这些四处可见的经堂语,很明显充满了异国文化的气息。此外,在将经堂语用作“回族话”口语的时候,我们更能体会到与汉文化不同的地方。而这种不同,也正是回族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认同。我们知道,语言是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透过全书的这些回族话,民族当中最真实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及心理情感状况,都得到了充分表现。可以说,这些让其他民族看上去有些生疏的、由汉字组成的“回族话”,正形成了书中回族人物的内聚力,展现了一种具有排他性的民族认同感。这些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既是因为宗教仪式的需求而保留,又是一种区别于“汉族话”或其他民族语言而产生的。它们的存在,使回族交流起来倍感亲切。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小说《葬礼》的经堂语使用,才给读者带来了一派异样而特别的阅读体验。

[1]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17-21,92.

[4]丁宏.民族认同意识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1995(6):92-98.

[5]丁士仁.“经堂语”的基本特征和关键语气[J].西北民族研究,2008(1):48-53.

[6]刘春艳.《穆斯林的葬礼》中回族族群认同的高扬——兼论回族的发展与文化自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6):112-114.

[7]李娟,马少彪,马少虎.从回族语言解读其民族认同[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9-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