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鸽声悠扬

时间:2024-05-04

王渊

“咣咣咣……”

头顶又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凿地声。

我愤怒地将笔砸在桌子上:“还让不让人学了!?”我是一名高三学生,为了更好地拼搏这最后一年,母亲在校外租房陪读。房间淡蓝色的墙壁,齐全而整洁的家具,简约的布置,明媚的阳光——一切看上去都美得和谐。

但住了几天后,却发生了一件烦心事。每天凌晨一点到两点,楼上都会传来凿地的声音。这声音让我头痛欲裂,书本上的字一个也看不进去。

第二天,当晨曦的第一缕微光撒在我眉间时,我敲响了楼上的门。等了很久,却不见有人应答。“难道没人?”我心里暗暗想着。刚要转身下楼,却听见 “吱”地一声门开了。

一个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的瘦削老人费力地扶着门。看着一身粗布、睡眼惺忪的老人,我竟张不开嘴责备。我上前扶住老人:“老爷爷,家里就您一个人吗?”“是啊,小伙子有事吗?”“您平时睡得很晚吗?我经常在凌晨学习的时候听见您家里的声音。”老人一愣,随即笑着说:“吵到你学习了,真是对不住。我姓杨,有空上来玩!”

当晚终于安静了。可第二天,就在我晨起背单词的时候,楼上又响起一阵叮叮咣咣的声音。

我再次敲开了楼上的门。

“小伙子,起这么早!我是不是又吵到你了?”我阴着脸点点头。“不好意思,要不进来我们聊聊。”说着他把我让进了屋里。

眼前是一个陈旧的客厅。其中的家具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风格,陈旧但整洁,地上摆放着几个花花绿绿的塑料袋,装着几种杂粮。客厅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石盆,其中混杂着各色被旁边的石锤砸得半碎的杂粮。

我惊讶道:“杨爷爷,您为什么要在家做这些?”他拉着我坐到沙发上,笑着对我说道:“先听一个故事吧!”

“我原本是一个红军战士,后来参加了八路军,在湖南一带抗日。

“打仗之前哪,我也有个家。可是这小鬼子进城后,杀了我的父母,烧了我的房子。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小鬼子毁了国家?我毅然抛下了妻子,拎起枪杆上了战场。在那个年代,参军就意味着与家人失去联系。妻子为了可以再见到我,在我临走前让我带上了一只信鸽。”

我听得入了迷。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还记得那天我正在衡阳城外阻击鬼子。那只鸽子刚好就在这个时候飞了回来。我害怕地大叫:‘别!回去!别过来!可是它听不懂。一枚炮弹炸开,弹片穿透了信鸽的胸膛。我拼了命地想去抱回那见证了我们爱情的信鸽,但很快我就被弹片击穿了大腿,晕了过去。”

我一脸惊讶:“那信鸽带来了什么?您后来和妻子怎么样了?”他悔恨道:“我再回到那的时候,什么都烧没啦。退伍以后,家乡也变了模样。我找了她好多年,却一直都找不到她。”说着,泪水沿着他脸上的沟壑静静流下。

他缓了缓,说道:“解放后,政府给了我這套房子。我在家无事可干,发现这个城市鸽子很多,就萌生了养鸽的想法。所以我每天都砸碎些杂粮,撒在窗台上,算是对我妻子、我的信鸽的一个纪念。上一个租户昼伏夜出,我便晚上做鸽食。可我没想到你每天这么辛苦,真是不好意思!”

我笑着说:“不要紧的,杨爷爷。过两天您喂鸽子的时候,一定要带我看看哪!”

告别了杨爷爷,我走下楼。脑海里回想着杨爷爷的故事,还有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那只洁白的小身影,为两个相爱不能相守的人传递着爱的消息。湛蓝的天空上飞翔着一只只或灰或白的鸽子,欢快地向杨爷爷家的窗台飞去。

我蓦然发现,我竟从没抬头看过几次天空中的倩影。(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