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鼓是昆剧演奏中常见的打击乐器。昆剧中常用的鼓有单皮鼓、怀鼓和堂鼓几种,昆剧中的鼓配合着板、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在这些乐器组合中,鼓起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鼓 昆剧演奏 打击乐器 作用
昆剧中常用的鼓有单皮鼓、怀鼓和堂鼓几种。单皮鼓是一种革制打击乐器。因一面蒙皮被命名为“单皮鼓”,击打时的声音较低,并富于音色变化。单皮鼓俗称“武场音乐”“锣鼓经”。怀鼓是点鼓,俗称“荸荠鼓”,演奏时用红木或竹制鼓签敲击。怀鼓常用于昆剧中的生角和旦角戏的演出或清唱。用单签子敲击,音软而糯,适于厅堂内轻声歌吟。堂鼓的鼓框用木条以圆周形拼合而成,两面蒙皮,鼓身有铁环,悬挂于木架上,双木槌敲击,音色宽厚深沉。鼓在昆剧演奏的打击乐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鼓与板、小锣、钹、大锣、堂鼓等打击乐器的音响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紧张、激烈、活跃、闲适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
一、可用于角色上下场、定场诗等
五击头锣鼓经常用于配合角色简单地上下场,如《渔家傲·藏舟》中邬飞霞二次上场时所用。快五击头锣鼓经多用于配合角色情绪强烈或心情紧张时的念白或动作。小锣帽子头锣鼓常用作唱段的前奏,如《长生殿·小宴惊变》中唐明皇、杨贵妃上场用此接唱北中吕宫《粉蝶儿》。唤板慢五击头锣鼓经用于丑角一般性上场,如《寻亲记·茶访》中茶博士上场。定场锣锣鼓经常用于角色(首次出场)念完引子转身归坐时,起静场作用,如《荆钗记·见娘》中王十朋念完引子《夜行船》归座时便用此,后接念定场诗。
单上场锣鼓常配合场面较小的上场,小生、老生、旦、老旦等都能用,如《思凡》中的五旦色空上场。小生上场锣鼓常配合小生角色首次上场,如《玉簪记·琴挑》中潘必正首次上场时所用。老生上场锣常配合老生所扮角色首次上场,如《长生殿·酒楼》郭子仪上场。也用于大宫生上场,如《长生殿·定情》中唐明皇上场时所用。旦角上场锣鼓常配合旦角上场,出场台步及身段动作较缓慢,如《邯郸记·扫花》中何仙姑上场。丑角上场锣鼓常配合丑角首次上场,如《燕子笺·狗是洞》里鲜于佶上场。
慢下场锣鼓常是配合角色一般情况下的下场,如《荆钗记·见娘》中王十朋“吊场”下场时。快下场锣鼓常是配合角色情绪焦急、愤怒等急下场,如《白罗衫·看状》中徐继祖得知养父是杀父的强盗后心情万分愤恨,下场时即用此。
二、配合人物营造氛圍
撤头锣鼓经一般配合女角色疲惫不堪或腹痛难忍时发出呼叫及身段动作,如《雷峰塔·断桥》中白素贞唱南商调《山坡羊》前四句后(念白前),因腹中疼痛连喊三声“哎哟”。浪头锣鼓经一般配合角色唱段中身段动作,起过门作用,如《思凡》里色空唱《采茶歌》“娑婆呵,嗳!叫,叫一声,没奈何”,后有敲木鱼的身段动作。小浪头锣鼓经通常配合角色唱段中身段动作,起过门作用,如《思凡》中色空唱“下山去”后有拎褶子急行数步的身段动作。小锣夺头锣鼓经通常配合角色唱段中身段舞蹈动作,起过门作用,如《宝剑记·夜奔》林冲唱北双调《雁儿落》“俺这里吉凶未可知”后,有“飞脚亮相”舞蹈动作。小锣抽头锣鼓经通常配合文戏角色唱段中的身段动作,如《荆钗记·见娘》中王十朋唱南南吕宫(刮鼓令)第四支“长吁短叹珠泪零”后。落场冷尖锣鼓经一般配合角色惊慌失措时的念白及身段动作,如《宵光剑·闹庄救青》中,剧中当卫青因找不到铁勒奴心情紧张不安而连声叫喊“他往哪里去了”。
七记声锣鼓经通常配合角色欢快情绪的表演,多用于丑角,如《下山》中本无的表演大多用此。四击头锣鼓经通常是配合武戏角色上场亮相,如《草庐记·花荡》里张飞上场。三击掌锣鼓经通常是用来衬托念白的重点并配合身段动作,加强气氛,如《西游记·借扇》里孙悟空念白“来此已是芭蕉洞”。三马鞭锣鼓经是用来配合角色趟马程式中三甩马鞭身段动作而得名。抛头锣鼓经通常用于大场面的剧目,配合行路间歇、停车、下马等舞台调度。大锣夺头锣鼓经通常配合武戏上板曲唱段中身段舞蹈动作,如《草庐记·花荡》里张飞唱北越调《调笑令》“将人马掩在芦花,哎呵呀!”后有“飞脚”亮相舞蹈动作。抽头锣鼓经通常配合武戏上板曲唱段中身段舞蹈动作,同时加强气氛并起间歇过门作用,如《草庐记·花荡》里张飞唱北越调《调笑令》“吱吱地咬碎了钢牙”。走马锣鼓经一般是配合角色备马的身段动作,如《昭君出塞》里马夫备马;也常常用于群场舞台场面,如《雷峰塔·水斗》里的水族群舞。七五记声锣鼓经通常配合群声或角色身段舞蹈动作,如《铁冠图·别母》里周遇吉灭火舞蹈动作。反长尖锣鼓经一般配合武戏角色犹豫、疑虑、思索时的表演,也用于角色下场,通常配合武将上下场和带有身段动作的舞台调度。
三、调节气氛
小锣冷锣锣鼓经常配合剧中突发事件或惊慌的情绪,制造紧张气氛,如《连环记·议剑》中,当曹操与王允密谋刺杀董卓至激昂时不禁高声议论,王允急念“禁声”。急尖锣鼓经用于文戏,烘托紧张气氛。通常配合角色遇急事上场,如《白罗衫·游园》中园丁上场,准备向苏夫人禀报老爷与徐按台进花园游赏,请速带小姐回避时。小锣尖锣鼓经通常用于角色因极度悲痛、震惊而晕倒等场合,以烘托紧张的气氛,如在《荆钗记·见娘》中王十朋念“呀,山妻为我守节而亡”后晕倒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单立里,男,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演奏员,研究方向:昆曲伴奏理论与表演)(责任编辑 刘冬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