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这座桥

时间:2024-05-04

儿时的伙伴,都多年未曾谋面了,只能回忆起二十年前的模样。也许再见面时只能感慨岁月的无情,感慨时间简直是那镌刻皱纹的刀锋!但天各一方的小伙伴们啊,肯定在你们的心里梦里,永远还是这条路,这条河,这座桥。

家乡小街曾经的模样,依稀呈现在眼前。一湾碧水从西南而来又向东北蜿蜒而去,这座桥飞架东西,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玉带之上。两岸垂柳迎风摆动,就像妩媚动人的嫦娥舒展宽大的衣袖翩翩起舞。可谓风景如画,鸟语花香。

这座桥修建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是钢筋水泥和石头混合而建,东西长约两百米,宽约十五米,以桥带渠的生产桥。这座桥给周边农民带来方便,为搞活经济和农业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我们心中,这座桥的地位特别圣神,更为住在它的身边而自豪!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座桥特别典雅,自成诗意。三个大拱洞倒映在清澈的水里,桥拱与倒影完美结合,实体与倒影形成一个个美丽的圆。时而有鱼儿跳出水面,泛起的涟漪让桥拱的倒影产生了朦胧感,而又很快恢复了清晰。

那时候我总是喜欢倚在桥边的栏杆上,低头望着桥下潺潺的流水,抬头看着蓝天飘荡的白云。也喜歡蹲在河坡看捉鱼的渔船和渔鹰(鸬鹚)。渔船很特别,是两只尖尖的小船,中间用两道木板相联。渔翁娴熟地站在渔船的木板上,时而用船篙拍打着船舷,时而使劲地晃动着小船,层层波纹荡漾开去,相互交错,宛若弹奏起一曲曲悠扬的旋律。那黑色的渔鹰扎在水里叼起银色的鱼儿,争先恐后地向主人邀功请赏呢!

这座桥也是我们从小上学的必经之路,见证了恩师的足迹,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早起踏着朝阳步入校园,傍晚放学享受晚霞绚丽的风光。这条路,这条河,这座桥,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憧憬和梦想。

每年夏天,在夕阳的余晖中,童年的伙伴总是牵着自家的牛,来到桥下,人和牛一起扎进清澈的河里,顿时通体舒畅,凉爽惬意。最难以忘怀的是当年全村十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顽童,光屁股站在桥中央往水里跳。桥面距水面七八米高度,跳下去直落河底,那种特爽的刺激感让人着迷。出水后再爬上岸,跑到桥中央往水里跳,乐此不疲。我还会娴熟地翻个筋斗落水,引起同伴阵阵惊叹。我也越发得意,更喜欢这座桥,它成就了我跳水英雄的形象,使我童年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那时没有电,桥便成了村民纳凉的地方,夜幕四合,繁星点点,晚风习习,这座桥仿佛是我们的天堂。桥面上坐满了人,天南海北,古往今来,仙鬼神侠,多种版本的故事,侃得简直云里雾里一踏糊涂。我年少轻狂,不知羞涩,吉他,二胡,笛子,箫……不论孬好地表演,不太专业的水平却也能博得阵阵掌声。大伙儿早已忘记了农活的劳累,尽情享受这条路、这条河、这座桥带来的幸福和安宁。

而今我挚爱的桥啊,像我的年纪一样慢慢褪去青春之美,历经风雨,靓丽不再。“衰老”的桥,寂寞地斜卧河面,却依然托起整个老街,依然分享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我的心目中,对这座桥早已烙下了那份挚爱,那份深情!

听说这座桥已纳入国家拆去重建的规划,还是我们老家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工程,在欣喜之时,我对这座桥难免有不舍之情。但这座桥已跟不上家乡建设的步伐,将有更先进的桥梁继承它的使命。但这座桥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符号,永远保留在我们对故乡的记忆中。

作者简介:许捷,笔名草木,河南省固始县人。有作品在《大西北诗人》《信阳周刊》等报刊以及各大网络平台发表。

(责任编辑 宋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