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概括为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了解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其核心思想,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网络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本文所提出的网络主要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媒介,为实现网民交流思想和共享网络资源的目的,扩展学生网民对网络虚拟世界的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实施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说的,它是指寓于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明显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别。显性教育是指在公开场合,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明确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传达知识性、理论性和认知性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网络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即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空间以网络为载体,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使受教育者在充分的自主选择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
一、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功能
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兼有其他类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譬如特殊教育功能、引导功能、保证功能和开拓功能等。
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目标一致,其教育的宗旨都是教育人、改造人,使人不断得到健康成长和完善。当然,作为以网络为平台所开展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有和其他形式教育的不同之处。概括地说,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首要表现在提高网络民众的思想政治品德,完善网络群众的品行,使其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需要,并通过网络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成为合格的网络公民。即使作为虚拟空间存在的人,在网络社区的主体行为也必须通过教育进行引导和规范。网络的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范围还表现在,创新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提升网民的思想政治修养。
引导功能是指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超前性本质的体现,是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网络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功能。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也包括理想信念、奋斗目标、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网络思想领域的引导、网络话语和行为的引导、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思想的引导,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等。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这些内容的引导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取代、无法完成的,充分体现了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的亮点。
保证功能是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服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外在体现,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主要表现在网络民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上。实现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达成:一是保证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保障网络信息中的正能量得以顺利弘扬,歪理邪说得以及时扼制,避免不良言论思想干扰广大网络公民的价值判断;二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理论、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并以此武装广大网民的头脑,使其把握强大的思想武器,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永居主导地位;三是保证党的理论体系能够满足广大网民的现实需求,为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保驾护航。
所谓开拓功能是指通过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最大范围内调动网络民众的自觉性,从而最大范围地发掘广大网络民众的内在潜能。当前,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根据广大受教育者自我提高的现实需求,为其不断完善自身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主体根据自身需求一经进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都能在其中实现自我培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标。网络平台上的海量信息、跨地域的信息资源为主体的开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
網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蕴含沟通交互功能、深度认知功能、警示功能、选择和屏蔽等功能。
(一)沟通交互功能
沟通交互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特点,也是其重要的功能。网络改变了人际沟通的方式,使人际交往达到一个全新的层面。尽管现代网络不能代替现实交流,但其已经完成了现实交流所不能完成的任务。网络隐f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网络公共空间领域,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段访问。网络还可以很好地维护网络公民的个人交往空间,并且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主体之间还可以以匿名身份交流。在这种新的交流方式下给人一种全新的人际交流体验。网络沟通交互功能的优势在于交流方式的多样性。现阶段网络的互动形式主要有:交互式电视、交互式课件、电子信箱、语音邮递、电脑查询、论坛、交流群等。
(二)深度认知功能
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认知功能是指网络作为思想观念传播载体的无限空间覆盖,使世界各地的网民访问其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认知深度大大提高。
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具有深度认知功能,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网络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理论上,网络媒体可以容纳无限的空间。网络媒体的兴盛,使得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快速向全球扩散。网络媒体在短时间内向全球各区域广泛传播,使得全世界网络主体都能共享全人类的声音。网络媒体开拓空间的能力不断增强,使得媒体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传播空间的广泛性使得生存在社会中的每一个网络主体,都无法逃脱网络媒体对自身生活的感化。全球化的网络媒体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网络用户,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得知网络媒体传播的各种声音。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增强其感染力。在以前没有网络的年代,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以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双方交谈,可以很有效地解决个体存在的思想问题。但这种工作方式有其局限性,它不能将交流的内容快速有效地传播到社会中,因此也很难对其他有类似问题的人产生影响。为了扩展宣传力度,思想政治教育者也采纳作报告、印材料等方法,但这些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和地理位置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兴起有效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同时大大增强了其宣传的广泛度。这样,社会正能量就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广泛地在社会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宣传。
(三)预警功能
预警功能是指通过提前调查和分析,对未来不确定或者未知的情况做出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推测和判断,以指导人们的行为,预防不良思想和事件的发生。
第一,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学预测的条件。对某种思想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判断,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调查者主观方面的因素。这包括调查者自身要具备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效运用到调查分析问题之中;调查者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和预测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了解过去和目前实践的发展趋向,把握现实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还要求调查者要熟悉计算机一般操作技能等。二是思想信息资料方面的条件,包括切实可靠的思想信息资料;有完备的思想信息历史资料;把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三是对形势和环境的熟悉。包括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党和国家政治意识等方面有全方位的把握;明确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力;熟知预测对象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客观环境的变化。
第二,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具有预见的社会功能。因为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具有探知社会的作用。结合教育对象的个人实际情况对其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是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进行创新的外在体现,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优势,它是人类合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基础。一个理智的人无论开展任何社会活动,总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条件预测其行为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尽可能做到趋利避害。提高预见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所预见是人类理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个过程、一项活动。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开拓,它是借助于网络载体对受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理论知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四)选择和屏蔽功能
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功能是指能够为网络公民就网络平台上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选择提供引导、建议和解疑释惑等服务。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选择和屏蔽功能,其原因在于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属于一种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活动,而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世界、社会的认识,反映特定社会关系的思想体系。
怎样发挥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和屏蔽功能?第一,扩大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培育网络隐性思想政治工作者熟练掌握在网络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第二,及时开通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咨询热线,为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并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案。针对网络平台的虚假、不良信息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引导,使受教育者主动屏蔽有害信息,同时还应做好对不良信息、错误、虚假信息的辩驳,用事实说话,争取民众的信任,从而避免受教育者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作者简介:梅丽,女,研究生,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遵义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编辑 刘冬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