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时间:2024-05-04

摘要: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环境因素,分析其产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自闭症 心理问题 教育对策

自闭症自20世纪被发现后,已经逐渐地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重视。尤其是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被确诊,我国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度也持续上升。根据2015年权威部门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已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儿童患者已达200余万,并以每年20万的趋势增长。另据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3-17岁儿童自闭症发病率已达到了2%。因此,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各类康复和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此项工作不仅能够降低自闭症儿童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发生的几率,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开发潜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一、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1.焦虑。由于应对困难时缺乏必要的方法和能力,所以很多原本简单的问题也会给自闭症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由此造成焦虑情绪。他们通常会通过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怪异行为来缓解焦虑情绪,进行自我防御。

2.自我中心。自闭症儿童具有明显的社交障碍和沟通障碍,所以他们很难通过他人的各种表达来理解对方的情感。同时,在自我需求的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当他们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就会以完全自我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

3.恐惧。自闭症儿童通常会表现出异常的恐惧,如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突然的各种环境刺激的恐惧及对陌生人的恐惧等。

4.孤独。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所以孤独是自闭症儿童非常典型的特征。自闭症儿童本就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再加上周围人的不理解和关注不够,很容易致使他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

5.忧郁。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各方面不断成长。当他们意识到有些问题自己必须面对无法逃避而又不知所措时,就会慢慢变得消沉甚至抑郁。

(二)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

由于自闭症儿童具有明显的社交和沟通障碍,所以社会交往能力极为低下,不懂得根据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容易被人误解为有敌意,导致严重的社会适应问题。

(三)不良行为问题

由于受智能发展不良及脑功能损伤的影响,自闭症儿童通常会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主要包括自我刺激行为、同一性行为、攻击行为以及多动行为等。其中,同一性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典型行为表现。同一性行为又称刻板行为,是指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总是反复坚持做一些无意义的行为并且拒绝改变,如有的自闭症儿童喜欢撕纸,且这一简单的无意义行为会重复做一两个小时。

二、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自闭症儿童出现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总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个体原因

导致自闭症儿童产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个体原因主要包括:(1)感知觉异常。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所以感知觉发展方面也存在较多异常,如对于有些刺激过于敏感或不敏感。(2)认知困难。据相关研究发现,大约有80%的自闭症儿童兼有智力障碍。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些存在智能障碍的儿童里,大约有80%左右的儿童处于中重度的水平。(3)语言发展迟滞。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具有明显的沟通障碍,即使有些自闭症儿童能与人交流,也经常会出现语言变形的状况。(4)情感缺陷。由于受到各方面障碍的影响,自闭症儿童情绪情感的认知与表达均存在障碍,对他人的情感表达存在认知困难且自身的情感体验也不深刻,在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情感不稳定的现象,如不会关心身边的人,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恐慌,缺乏安全感等。

(二)家庭原因

据国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若给予不恰当的照顾,则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又会使家长的反应更为不合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如有些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陷,所以对孩子百般溺爱,而这种不恰当的溺爱会使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生存能力变得越来越差,最后导致越差越溺爱,越溺爱越差,从而产生诸多不良的适应问题。所以,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三)社会原因

虽然整个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遗憾的是,大众对于这一群体的了解并不是太多,很多人并不知道自闭症到底是什么,有哪些表现,怎么去对待自闭症儿童,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闭症不算什么问题,只是因为父母跟孩子的沟通不够,家长多陪陪孩子就会恢复正常。还有一些人对自闭症存在歧视的态度。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两部分人群中,竟然还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由于自闭症相关知识的宣传不够,就会导致偏见和不正确的对待。因此,社会对于自闭症的了解水平还有待提高。

除了宣传力度不足外,专业的康复机构和教师的缺乏也是导致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自闭症群体数量逐年增大,问题不断增多,但专业的机构和教师数量却越来越不足,这样势必会造成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同时也最了解自己的子女,而家庭也是儿童最初的成长场所。所以,家庭对于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作用的发挥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满足孩子必要的需求,这样对于自闭症儿童人格的建立具有重大帮助。其次,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要做到合理、科学,既要有爱,又不能溺爱孩子。自闭症儿童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所以要尽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判断能力,如适当地给孩子安排一些生活任务,让他们尽量独立完成。最后,必要的親子互动也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应多一些爱心和耐心,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活动或游戏,让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改善沟通问题,体会快乐并懂得感受和分享。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除家庭外自闭症儿童最为重要的成长场所,所以学校方面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充满友爱的校园文化,这些对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及障碍的改善皆有重大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室要宽敞明亮,看着温馨舒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素质,更要有工作的热情,在对待自闭症儿童时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同时,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力的改善也具有积极作用。

2.提供专业方法

专业的教学方法是自闭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教学这一块必须做到专业、科学、合理。如结构化的教学方式、科学的沟通系统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等,这些教学方法都会给自闭症儿童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同时,对自闭症儿童认知功能的发展也有帮助,从而更好地促进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3.对家长进行专业指导

学校和相关专业机构除自身对自闭症儿童提供专业支持外,还应该对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贴合儿童的实际情况,并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巩固教育的成果。对于一些程度不是很严重的自闭症儿童,应尽量选择普通教育机构或学校入学,让这些孩子更多地与普通孩子接觸交流,从而帮助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社会支持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关怀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除了家庭和学校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应呼吁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进行专业的师资培养,扩大专业机构的数量,提高相关专业教师的待遇,让更多的专业教师投入到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工作中来,并且在工作中认识到这一事业的不同与社会意义的重大。其次,宣传和普及关于自闭症方面的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自闭症群体,愿意与这一群体接触、交流,并帮助这一群体适应社会,感受到外部世界的温暖与美好,改变人们传统的错误观念和偏见,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多举办一些关爱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活动,给自闭症儿童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近距离地了解自闭症儿童群体,对这一群体形成更加准确、真实的认识,同时也为自闭症儿童未来的社会适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治

预防始终是第一位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但问题一旦出现,还需一定的应对方法,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如下几类。

(一)行为治疗

该疗法是较为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包括自然教法、系统脱敏法、替代行为训练法、感觉统合训练法和强化法等。其中系统脱敏法、感觉统合训练法和强化法是运用较为普遍的几种方法,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于自闭症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以及感知的综合发展效果较好。

(二)情绪情感沟通训练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来改善自闭症儿童沟通方式的一种方法,情绪情感问题也是自闭症儿童普遍容易出现的一类问题,通过此种训练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感缺陷。

(三)心理咨询法

这种方法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除上述三种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疗法,通过教育实践证明,对于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效果,如社会故事法、音乐治疗、绘画治疗、游戏治疗等。

参考文献:

[1]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6.

[2]雷秀雅.自闭症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学兰.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4]王萍.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矫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史威,男,长春大学特殊教育系,助教,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