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与书为伴

时间:2024-05-04

蔡永平

我喜欢读书,从懵懂识书到现在坐拥书城,与书为伴四十多年。读书的时光历历在目,怀念读书的经历,勉励自己读更多的书。

儿时记忆的屏幕上,有一盏如豆的灯光。那是一只脏乎乎裂开豁口的土陶碗,碗底盛着浑浊的清油,上面架上两根筷子,夹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在方孔中穿一根棉线,灯火晦暗跳跃,父亲捧着砖头厚的书凑在灯下痴迷地看。“哧啦”,头发燎着了,父亲慌忙扑打额头,毛发的糊味在屋中弥漫,另一头纳鞋的母亲嗔怪:“看吧,钻到书里去……”父亲白天在小煤窑拼死累活地挖煤,夜晚却一定要抱着书读半宵。无论生活多苦多累,父亲都没有放下书。读到入迷处,有时“呵呵”笑,有时眼角湿润,有时长吁短叹,有时痴痴发呆……父亲沉浸在书中,寻找快乐,寻找避难,寻找梦想。躺在热腾腾的火炕上,父亲绘声绘色地给我讲《春秋》《三国》《聊斋》等,山风簌簌地吹打着窗纸,黑魆魆的院中噼啪乱响,似故事中的鬼怪显灵,我吓得尖叫,钻进被窝中,父亲哈哈大笑。那时,我小小的心儿就认定书是世上最奇妙的东西。

上学了,斗大的字认识了几个,就满世界地搜寻书来读。山村的学校破落,没有图书室,书是稀罕物,山孩手中的几本连环画,弥足珍贵。课间,我们聚拢在一起,围成一圈,书主人坐着小心翼翼地翻页,其他人站着伸长脖子看。一字一字地读,一动作一动作地看,嘴中出声,手脚比划,一页页看得细致入微,有心急的忍不住催,招来一顿白眼和呵斥。看完了还意犹未尽,拿好吃的跟伙伴讨换。山孩兜里哪有什么好吃的,一把炒熟的麦子、豆子或一块黑面饼子,舍了口腹之欲,以解眼馋之瘾。暑假,跟哥哥去遥远的雪山下转场放牧。把牛羊撒在绿草如茵的草甸上,我坐在大石头上、树荫下,翻看那几本在牧民手中传看得没有封面、没有封底、边角卷毛、污渍斑斑的书。我被荡气回肠的故事、忠心侠义的英雄、奇幻多彩的场景深深吸引,恍惚中,满山挺立的松树仿佛就是严阵以待的十万将士,撒欢的牛羊就是膘肥的战马。攀上山岗,眺望天空中游弋的苍鹰,连绵的山峰,满腔豪情、热血,手挥棍棒,俨然自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统领,挥师杀向犯我边境的敌人。

真正拥有书读,是我考入县师范学校后。教学楼四楼是图书室,一间宽绰的大屋子,一排排图书架上摆满了书,我瞠目结舌,像小老鼠掉进了米仓里,幸福得不知所以。图书管理员是位短发圆脸的女老师,她和蔼可亲,不厌其烦。课外活动,爱读书的我们直奔四楼。她端出一盒盒图书索引卡片,我们像觅食的鸡雏般一张张地扒拉。挑到中意的,递给她,她便微笑着拿着卡片淹没在书架中取书。借的书多了,她知道了我喜爱的书的类型,经常给我推荐经典的书籍。闲暇时,她坐在桌前,拿出牛皮纸、胶水、剪刀、锥子、棉线,把一本本卷皮的、掉页的、撕破的书,粘贴,钉线,包皮,压平,破损的书旧貌换新颜,平整如新。那时,我觉得图书管理员是最幸福充实的工作。“书非借不能读也”,借到了喜欢的书,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赶着看。晚上熄灯就寝,便点上蜡烛看书,听到查夜的教师在外面叫喊,赶忙吹灯。黑暗中思绪沉浸在书中,心绪翻腾,久久不能入睡,睡着了幻化成主人公,进入到书的情境中。学校旁边有個租书的摊位,租一本书一天一角钱,还能租到时新的杂志。周末去租书,为了省钱,常常熬一通宵把书看完。三年的师范生活,读过的书是最多、最杂的。

师范毕业,我被分配到山村学校,学校依旧破烂,没有图书室。我们在校住宿,迷惑于每天从教之余的闲暇里,孤独肆意地掠过双眸,读书是最好的排遣方式。刚参加工作,每月薪水入不敷出,哪有钱买书。为了解决书荒问题,我们自发每人征订一本书刊,互相传看,这样便拥有了十多种书。有位老教师俭省,爱看书却不订书。聊天时,大家纷纷夸说自己喜欢的书刊,老教师按捺不住也说出一本书名来,要征订单时我们偷偷给他填写了上去。邮递员来收钱时,他满脸不情愿,却也无奈,话出他口呀!我们这儿的邮递员姓常,斜偏着脑袋,下巴处有一硕大的痦子,长两三根长长的黑毛,山村人送他一雅号——“常歪脖子”。他负责两乡十八村的邮件投递,骑着一土黄骡子,送一趟邮差要走五六百公里山路,花费十天左右时间。 叮铛、叮铛的铃声中,土黄骡子昂着头、甩着尾巴走进校园,有人高呼:“常邮政来了!”所有的人都抛下手头的事,从宿舍、教室、办公室 “忽啦啦”涌出来,众星捧月般簇拥着邮递员,急急翻开沉甸甸的邮包,抢拿了自己的信、书,笑逐颜开地飞奔回宿舍,像中了头彩一般。夜不再漫长,独处陋室,自由随意地躺在床上神游书海。天地人生,宇宙万物,爱情友谊,奇遇见闻,无不一一显现在眼前,心头辑录,其惬心快意,兴会淋漓,真是难以尽述呀!累了,倚窗而立,窗外好一番空灵世界,一钩新月,几点繁星,朗朗将群山照亮;山风夹带着草木的芳香和河水的清爽,一阵阵轻轻吹入房中。我恍惚置身于“桃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士,那份神圣和高贵、宁静和安详、自由和甜美,更是难以言说呀!我才彻悟古人言,天下第一乐事莫过于雪夜闭门读禁书!

进入新世纪,生活仿佛跨上了时光的快车道。山村电通了,公路通了,光缆通了,发展日新月异,天翻地覆。学校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一个个建设项目接踵落地实施,建起了高大的教学楼、宽敞的公寓、洁净的餐厅、气派的塑胶操场,还配备了最现代的信息教学设备、完备的实验室设施。图书的配备,更喜人、惊人,学校有了图书室、阅览室,教室、宿舍中有了图书角,图书充满了整个校园。书不再是“稀罕”物,而读书的人成了“稀罕”。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普及,乱花了人们的眼睛,诱惑了人们的心,人们进入了“读图时代”,纸质的书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人们哪有时间、有兴趣去读书呀!人们成了低头族、中指族,一百年前人们吸鸦片上瘾,如今人们迷手机上瘾。看网上一则世界年人均读书数据的统计,欧美国家五十本,俄罗斯五十五本,日本四十本,以色列六十五本,而我国不足五本。有五千年泱泱文明的古国,人们对书的 “青睐”竟是这般呀?我喟叹,在没有书的日子里,我们视书为最珍贵的精神食粮,而物质丰富了,科技发达了,我们却远离了“哺育”我们的书,远离了那沁人心脾的墨香!

我是个守旧的人,依旧挚爱读书。我窃想,天下最赚大的买卖就是,花不多的钱、不多的时间,买到和学习到著书者付出许多时日甚至一生的思考和智慧!闲暇时,我仍然最喜欢去书店、小摊买书、淘书,家中藏书有上千本,圆了我儿时痴迷书的夙愿。夜深人静,泡一杯酽茶,在袅袅的茶香中,坐拥书城,与圣贤、智者对话,抚慰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