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卡恩丑闻深刻的政治背景

时间:2024-05-04

彭光谦+徐长银

彭光谦: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

沈孝泉: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长银:新华社高级编辑。

彭光谦:沈孝泉老师,如何看待美国在经济上打压欧洲?

沈孝泉:美国和欧洲是“二战”后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双方是经济伙伴,同时也是激烈的竞争对手。欧元自1999年诞生之后,很快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地位受到威胁。于是,美国近些年来,始终不择手段地防范和打压欧元。

不少人也许还记得2011年发生在纽约,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的一桩“桃色案件”吧。

2011年5月14日,纽约市警察局宣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法国人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因被指控对一名当地酒店女服务员实施“性侵犯与强奸未遂”而正式遭到起诉,被羁押在纽约市警察局。卡恩是当天在准备从纽约肯尼迪机场登机飞往巴黎前数分钟,被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的相关负责人员带下航班,并立即移交给警方的。卡恩离开纽约前居住在位于曼哈顿时报广场附近的索菲特酒店。酒店一名32岁的女性服务员向警方举报,她于当天下午进入斯特劳斯·卡恩的房间时,卡恩全身赤裸从浴室走出来,并试图对她进行性侵犯。这名女服务员随后逃离了房间,并拨打电话报警。据司法专家预测,如果事实成立,卡恩将面临最高可判七十六年的监禁。

2011年5月19日,陷入性侵案的卡恩宣布辞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职务。一个半月后,即7月1日,卡恩一案突然出现了转机,纽约法庭决定对卡恩无保释放,此前他为了保释缴付的100万美元的保释金和500万美元的抵押保证金也被归还。8月23日,曼哈顿地方法院法官正式撤销了对于卡恩的所有性侵犯指控。这一裁决当日下午生效。受理此案的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当日告诉曼哈顿地方法院法官,由于对原告酒店服务员陈辞存在严重的信任问题,他们对于有关性侵案件存在合理怀疑而无法举证。此案虽然以撤销指控的方式予以了结,但是卡恩本人9月18日公开承认自己犯有“道德错误”,并且表示不会参加2012年的法国总统选举,从此告别政坛。

用一般人的眼光看,这原本只是一桩普通的案件,而且最终以撤销指控而结案,其中似乎毫无新奇可言。但是,卡恩案件当时却在大西洋两岸引起了长时间的轩然大波。国际媒体和舆论还纷纷指出,这桩案件的背后人们看到了美国华尔街同欧洲的一次尖锐较量。

徐长银:难道说卡恩丑闻案件还有更深的政治背景?

沈孝泉:这还要从当时媒体盛传的“美国阴谋论”说起。

遭到“性侵”指控的卡恩,从2011年5月14日被纽约警方拘捕,到8月23日被无罪释放,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整个案件竟然经历如此大起大落的转变,实在令人惊讶。这对于一个拥有很高地位的政治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来说,更是不可思议。卡恩本人是否有罪姑且不论,人们不由得把怀疑目光转向了美国。人们提出的疑问是,调查和预审这类案件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卡恩案件的调查却似乎例外。纽约警方5月14日拘捕卡恩时气势汹汹,然而到了7月1日,曼哈顿法庭却宣布对卡恩无保释放。在这里,媒体注意到一个事实:法庭作出这一宣布的三天前(即6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刚选举出一位新任总裁以接替卡恩,新任总裁的当选无疑是断了卡恩重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后路。媒体难免要问:选举新总裁与宣布卡恩无保释放之间的这个“时间差”果真是个“巧合”吗?距此一个半月前(即5月14日)卡恩是在纽约机场登机即将飞往欧洲时突然被纽约警方拘捕的,卡恩此次出行的目的是出席5月16日欧元区的一次讨论欧洲债务危机的重要会议,而他的突然缺席对解决葡萄牙和希腊债务危机,乃至稳定欧元产生了不利影响。媒体又一次发问:拘捕卡恩的时间是否精心选择?媒体的不断追问,实际上是在暗示,卡恩案件背后有可能存在美国的阴谋。

“美国阴谋论”显然有媒体炒作之嫌,不足为训。一些严肃的政治分析家认为,美国当局指使或者操纵了这一案件的说法也许缺乏证据,但是,美国对卡恩本人,以及在他主持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频频表示不满的确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评论指出,“至少华尔街是乐于见到卡恩倒台的”。

如果回顾一下卡恩2007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以来的言行,不难看出,他和美国在四个方面结了“梁子”。

第一,作为美国把持国际金融的工具之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卡恩领导下大力救援欧洲债务危机,引起美国强烈不满。2010年上半年以希腊为重点的国家债务危机席卷整个欧洲,使得受到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欧洲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灾难,欧元一路下滑,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在这个紧急关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伸出援助之手,与欧盟一起建立了欧盟救援基金,基金总额是7500亿欧元,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担三分之一,即2500億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慷慨解囊,自然与其总裁来自欧洲不无关系。这一救援行动使欧元渡过了难关,恢复了平稳,欧元地位得到巩固。这位“过于为欧洲效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令华盛顿的金融决策者们十分不快。

第二,卡恩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战。2010年1月,卡恩在华盛顿说,“从长远看,建立一个美元领导作用较低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是不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数十年,包括欧元在内的其他国际货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卡恩还提出,“今后我们将走向一个多元货币体系,而不是现在的单一货币体系”。他提出建议,创立一种新的“不直接属于任何人的”货币,以便取代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卡恩的建议并非无的放矢,美元地位主导全球金融体系是伴随着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确立而确立的,但是近些年来,新兴市场国际经济实力增强,这次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出诸多问题,这都表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因此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和体系成为需要考虑的一项长远规划。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卡恩提出创立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设想,他还建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而不是现在这样的“金融救火队”。卡恩的建议遭到美国的强烈批评和反对,因为卡恩的提议损害甚至动摇了美国的根本利益。有分析指出,一旦卡恩的建议实现,大量的美国国债将无人问津,美国人将无力维持以债养债的日子。

第三,卡恩力主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改革。面对新兴经济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提升,卡恩主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提升新兴国家的发言权,以此作为机构改革的一部分,这一主张显然对美国在这个机构内的地位构成了威胁,因为美国是唯一一个掌握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否决权的成员国。

第四,卡恩否定“华盛顿共识”。20世纪80年代,位于华盛顿的三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财政部以美国芝加哥学派的新自由主义学说为依据,提出国家干预最小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称为“华盛顿共识”。2011年4月卡恩在一次演讲中反思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的教训,认为“过去三十年间以自由市场为特征的全球主流发展理念已经‘过时,应加以全面修订”。“当我们为新世界设计一套新的宏观经济框架时,钟摆将从‘市场摇摆向‘国家,哪怕是一点点”。卡恩的主张显然危及了美国的利益,因为“华盛顿共识”的核心是维护美国的经济霸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仅仅是一个执行“华盛顿共识”的美国“准附属机构”,而不是一个公平的全球治理机构。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卡恩在任职期间无可挽回地得罪了美国。正如一些分析指出的,卡恩的存在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他的下台便是符合逻辑的事情了;因此,卡恩官司缠身的背后主谋虽然不能说是美国,但是至少卡恩遭遇麻烦而去职,这对于华尔街来说是扫除了一个障碍,而绝对不是坏事情。

其实,卡恩只是一个幕前人物,美国真正恼恨的是法国政府。

彭光谦:美国为什么会恼恨法国政府?

沈孝泉:卡恩在法国是一个经济管理的高手,更是一个维护欧元利益的象征性人物。早在1991年,卡恩就被法国总统密特朗选中,出任政府的工业和内贸部长。希拉克执政后,卡恩则被法国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任命为法国政府财政部长,这是法国内阁中最有影响力的部长。在卡恩执掌国家经济大权时期,法国经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失业率与财政赤字则持续走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采取的措施令法国在1998年创造了30万个工作岗位,该水平也是近三十年来法国就业市场的最高水平。而在正式使用欧元作为欧元区统一货币前,卡恩正确采取收紧法国财政预算的举措,更是使他得到了外界的一致赞誉。

这位经验丰富的财政部长还被赞誉为法国的“欧元先生”。1998年5月11日,在法国西南部波尔多的铸币厂,作为财政部长,卡恩亲自啟动造币机制造出第一枚欧元硬币。从欧盟范围看,在他1997年到1999年担任法国财政部长期间,法国的经济是欧盟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他在法国采取收紧预算的举措,使得法国按期达到加入欧元的经济标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欧元集团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在2007年支持卡恩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1999年初欧元问世时,一些留恋于自己国家货币的“主权派”抱怨失去了货币权,当时的法国财长卡恩则回答道:“不对,战后的货币权在美国手里,欧元问世后,我们将同欧洲伙伴一起收回货币主权。”卡恩的这句话振聋发聩,这也许正是欧洲致力于构建单一货币的真实意图。这番话戳到了美国人的痛处,多年后,卡恩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任上栽了跟头,美国人幸灾乐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萨科齐2007年当选法国总统后,十分看重卡恩的管理才能,不拘党派差别,全力推荐他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候选人,最终如愿以偿。卡恩出任总裁之际,正值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并且很快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而这场风暴给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恶劣影响至今没有消除。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法国同美国之间在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问题上始终存在分歧和争议。欧洲曾经是世界金融的中心,但是“二战”以来,美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货币的独特地位掌握了世界金融体制的主导权。这是欧洲所耿耿于怀的事情。这场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海啸恰好给欧洲提供了挑战美国的机会,萨科齐明确提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一定适用于今天”,“美元不应该再被当作唯一的全球通用货币”。这一立场,萨科齐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过。其实质是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制及加强金融监管,从而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不难看出,卡恩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所公开发表的见解与主张,与萨科齐总统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法国的主张遭到美国的抵制,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屈服于欧洲的压力,更不会把世界金融主导权拱手让人。由于美国和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分歧严重,因此造成2008年底和2009年4月先后在华盛顿和伦敦召开的G20金融峰会未能达成实质性的协议。有媒体指出,这是美国同欧洲之间的“帝国之战”。

卡恩“出事”后,法国官方和媒体虽然对他的道德操守提出了批评,但是对他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期间的表现却始终给予肯定和支持。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拉加德在接替卡恩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后,第一次发表的公开谈话明确表示,其前任担任这一职务时“工作出色”。这一评价表明,卡恩的立场得到法国政府的认可。

因此,在法国同美国之间的争斗中,卡恩所持的“亲欧”立场是美国对卡恩产生强烈不满的根本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卡恩的“出局”也是法美矛盾的体现。

美国的不满和担心也表现在对卡恩的后继者拉加德的态度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总裁竞选期间,美国始终对依然来自法国的候选人拉加德迟迟不愿表态,却透露出支持墨西哥候选人卡斯滕斯的意向。

由欧洲人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这是欧美之间的默契,而且是长期以来的惯例,但是在拉加德与卡斯滕斯对决中,美国却态度暧昧,这本身就说明华盛顿对同样来自法国的候选人的疑虑和担忧。另一个原因是,卡斯滕斯曾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供过职,而他本人是“华盛顿共识”的忠实执行者。直到选举前夕,支持拉加德的态势完全明朗后,美国才最终表态支持,使得拉加德当选。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拉加德当选后指出,这是“法国的胜利”。这句话意味深长:法国既看到了自己保住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位置,而且更加看到了法国人在这个关键位置上的作为得到了广泛认可。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挫折。

拉加德出任总裁后,明确提出了这个国际金融机构保持连续性的主张:在对希腊的第二轮债务危机救助计划中做出了新的承诺,对该机构领导层人事布局作出新的调整,来自中国的朱民出任副总裁,这朝着提升新兴经济发展国家在这个机构中的话语权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媒体评论指出,拉加德上任后的行为表明,她“完全走上了其前任所指出的道路”。因此,也有人担心,拉加德的使命十分艰巨,甚至要冒其前任所遭遇的风险。

徐长银:欧元为什么会触犯美国?

沈孝泉:欧元的诞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欧元是由1992年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同盟而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确定的。1991年12月9日和10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经过两天辩论,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欧洲联盟由此而誕生。

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元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目前,欧盟28个成员国中有18个加入了欧元区。

欧洲实行单一货币所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对欧盟国家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是明显的,这是从欧洲的角度看。

然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却看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在欧元出现之前,世界上80%的外汇储备采用美元的形式。这相当于给了美国经济一个巨大的“补贴”,因为储备美元就等于对美国机构或美国控制的外国机构的投资。如果欧元可以取代美元或者和美元一起成为国际主要货币,那么一部分对美国的“补贴”就会转移到欧元区。

此外,美国的赤字型经济严重依赖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统治地位而带来的多种美国债务和赤字的保障作用。如果美元不具有统治地位,美元和美国经济可能会经历许多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过的危机。

欧洲没有实行单一货币时,无论哪一个成员国的国家货币,无论如何坚挺,都不足以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而欧元作为欧洲单一货币的出现,则成为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一个竞争对手,必定会分流一部分美元的投资者,使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而从长远角度看,欧元很可能威胁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霸主地位。美国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欧元足以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并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美国经济崩溃。

因此,从欧元诞生之日起,美国就无时无刻不在对欧元的发展动向保持高度戒备和防范。

卡恩案件发生后,媒体之所以猜测美国是这起案件的幕后黑手,其原因正在这里。那么,在2010年起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则让人进一步看清了美国防范和打压欧元的做法和意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