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远征印缅扬威异域

时间:2024-05-04

郑洞国(1903—1991),原籍湖南石门。印缅征战时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1991年逝世。

1942年春,日本法西斯军队大举侵入缅甸,先后击败英国军队和仓促入援的中国远征军,切断了当时我国最后一条赖以输入外援的国际交通线——滇缅路,并将战火烧到怒江西岸。

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美、英三国决定在印缅地区协同对日作战,规复缅甸。据此,中国方面在印度成立了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聘任美军将领史迪威兼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并将由缅甸退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余部一部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编为陆军新编第一军(不久又将新三十师由国内空运至印,归入新一军建制),积极进行反攻缅甸、打通滇缅路的作战准备。

次年初,我于鄂西前线奉召返渝,旋被任命为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3月下旬,我即飞抵印度就职。

当时,新一军各师均集中于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加尔各答西北之兰姆珈营地整训。部队的给养全部由英方提供,而人员的装备和训练则由美方负责。

中国驻印军的作战计划和进攻路线是,以印度亚三省的列多为前进基地,一边攻击作战,一边筑路,修筑一条经那加山脉崎岖绝径的野人山区,进入胡康谷地之新平洋,南折至孟拱、密支那、迄八莫,与滇缅路相衔接的中印公路,从而实现打通我国陆上国际交通线,缩短盟国援华战争物资的运输距离,减少空运压力和困难的战略目的。这条路线从地图上看似乎比较便利,但实际上野人山一带崇山峻岭、森林漫野、蛇虺出没、荒无人烟。每逢雨季,更是沼泽遍地、泥泞满道、犹难通行。

我抵印就职前后,中美工兵部队及部分印度劳工就在驻印军战斗部队掩护下,穿山辟路、毁林筑桥,冒雨昼夜施工,开始了极为艰难的筑路工程。至1943年末,中美部队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并克服日军的不断骚扰,终将由列多跨越野人山区至新平洋的一段公路修通。中国驻印军新一军主力亦于雨季结束后,奉命由列多及附近地区向胡康谷地挺进,正式拉开了缅北反攻战役的序幕。

胡康谷地由太洛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组成,南北长200余公里,东西宽20到70公里,其间山高林密、河流纵横、雨季泛滥,有绝地之称。

新一军先头之新三十八师于10月下旬分三路向据守胡康谷地的日军精锐第十八师团进攻,敌我在于邦一线激战月余。新三十八师在炮兵和美空军支援下,攻克了于邦并重创日军第五十五、五十六两个联队。于邦之战,驻印军不仅控制了大龙河西岸各据点,而且由于首战胜利,打破了号称所谓“亚热带丛林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全军将士的作战信心和勇气。

随后,新一军主力兵分两路,以新二十二师为右翼,向太洛攻击前进;以新三十八师为左翼,沿新平洋至腰班卡之线以北地区,向太伯卡及甘卡等地挺进。右翼军于次年元月上旬渡过大奈河,沿河左岸崎岖山地日夜兼程,逐段开路前进,出敌不意地挺进至百贼河北岸,经数日激战,重创并击溃据守南岸沿大奈河一线的日军一个大队,再于元月底占领太洛;左翼军亦于元月间先后渡过大奈河及大龙河,但在孟阳河附近遭到日军顽强抵抗。新三十八师官兵浴血奋战,与敌苦斗二十余日,终将日军逐次肃清,夺取了敌人的交通要点太伯卡及甘卡。

1944年2月上旬,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协力并进,全部肃清胡康谷地心脏地区孟关外围的日军据点,并对孟关之敌形成合围之势。此时,敌第十八师团纷纷集结于孟关、瓦鲁班地区,拟对我军实施反击,驻印军先发制敌,以新三十八师为左翼,新二十二师为右翼,两师以大奈河、南比河相连之线为作战地境线,各于线以西及以东地区向南攻击。并派战车和步兵各一营,由孟关西侧绕敌侧后,断敌退路。经十余日激战,驻印军一举攻克孟关。这时,前进至孟关东南之瓦鲁班地区的美军“加拉哈德”突击队一部千余人,突遭日军袭击,连连向我求援。新三十八师即派一团兵力,急行军两昼夜,于3月6日占领瓦鲁班东北之拉干卡,将敌击退。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主力随后跟进,包围瓦鲁班。驻印军猛攻两昼夜,力克瓦鲁班及秦诺两据点。

在瓦鲁班攻击战中,驻印军战车部队表现极为突出。先是,驻印军总指挥部直属独立战车第一营在步兵一营的协助下,克服重重困难,自孟关东侧穿越原始森林地带,迂回至孟关南方,切断了孟关通往瓦鲁班的日军补给线,并协助主力攻击孟关,孟关克复后,该部即由公路东侧南下,在瓦鲁班西北侧与日军遭遇。敌人未料到驻印军战车部队竟能通过地势十分复杂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如此迅速地出现在面前,一时猝不及防。日军在我炽盛火力扫射下死伤惨重,其第十八师团作战课长石川中佐、第五十六联队联队长山崎大佐以下450余官兵均被击毙,只有少数残敌落荒而逃。独立战车第一营随即突入日军第十八师团指挥部,将其指挥系统全部摧毁,并缴获其司令部关防一颗,装甲车两辆,卡车及指挥车各一辆。

日军第十八师团遭受重创后,仍欲顽抗,拟退守胡康、孟拱两谷地之分水岭——坚布山隘口以遏制我军攻势。坚布山为缅北天险,山势险峻、森林密布,日军据险修筑了强固工事,使我军作战十分困难。为避免正面强攻徒遭伤亡,驻印军巧妙用兵,以新二十二师正面佯攻,另以新三十八师一部在森林中伐木开路,迂回至敌侧背,随后两师奋力合击,苦战十余日,于3月19日攻克这道天险。再乘胜南进,连克高鲁扬、沙杜渣,打得敌人抱头鼠窜、遗尸遍野。自此,缅北天险要隘,尽在我军掌握之中,通往孟拱谷地的门户亦被打开,胡康谷地战役遂告结束。

是役,驻印军南进150余公里,予敌精锐第十八师团以毁灭性的打击,前后毙伤日军1.2万余人,俘敌60余人,缴获大炮15门,机枪、步枪近800支,其他弹药装备则不计其数。

1944年3月底,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在战车部队和美空军支援下,分路向孟拱谷地进击。此时,第十四师、第五十师亦由国内空运至印度列多前进基地,并于4月初开赴前线作战。这样,连同先期开抵前线作战的新三十师,驻印军除总部直属部队外已达五个师兵力。

孟拱谷地是沿孟拱河两岸谷地的总称,其地势狭长,南北纵长约120公里,东西横宽10公里左右,南高江蜿蜒流经其中。每到雨季,山地泥深过膝,平地则一片汪洋。孟拱城位于谷地水陆交通中心,有孟拱河、南英河作天然屏障,与密支那、卡盟等重镇互成犄角,为军事战略要地。日军第十八师团残部及新增援的第五十六师团一个联队全部布置在孟拱谷地,企图凭借有利的山川地势,阻挡驻印军前进。

4月下旬,驻印军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经半月激战,击溃日军的逐次抵抗,先后占领瓦康迄丁克林之线,敌守军被迫退至英开塘一线与我军相持。5月3日,美军战机数十架猛烈轰炸英开塘,新二十二师部队在战车掩护下趁势向敌包围攻击,次日完全占领英开塘。同时,新三十八师以迂回渗透的战术占领东瓦拉、拉吉等地,又绕道奇袭,进占芒平。

日军接连受挫后,分别退至马拉高以北和瓦兰及西瓦拉等地据点顽强死守,以待雨季来临。驻印军为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不顾日军的凶猛阻击,分道向南攻击前进。沿公路担任正面攻击的新二十二师,与敌激战将近一个月,前进至马拉高地区;新三十八师也经半月苦战,占领瓦兰。

5月中下旬,驻印军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在战车部队和美空军的有力支援下,沿孟拱河两岸并进,逐次排除日军抵抗,迫近卡盟。日军急调第二师团主力增援,企图在卡盟以北地区与我军决战。这时雨季来临,终日大雨滂沱,洪水泛滥,低洼地面积水齐腰。双方主力劈面相迎,在卡盟附近的遍地沼泽中展开了空前惨烈的血战。战斗期间,我涉水赶赴新二十二师师部,冒雨督战,以激励官兵士气。驻印军将士冒着敌人炮火,奋勇冲杀,使敌人穷于招架。日军为取得战场主动权,亦连续向我军左右两翼发动凶猛反扑,但均被击退。

为迅速歼灭当面之敌并攻克卡盟,驻印军总指挥部趁敌我于正面酣战之际,命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各派出一支部队从左右两翼向敌侧后迂回。新二十二师派出一团兵力沿沙逊山,攀绝壁、涉深涧,在密林中开辟小径,向卡盟西北之南亚色及索卡道地区包抄,该部经近十日的艰苦行军和多次激烈战斗,完全截断了卡盟西北的公路和小道,并破坏了日军的部分通讯设施;新三十八师亦派出约一团兵力轻装出发,在森林中开路潜行,经大奈河、瓦剌、棠吉河、拉高等地向卡盟东南方向包抄。该部于5月底偷渡孟拱河,奇袭卡盟以南色当之日军,敌人措手不及,当即被歼灭数百。该部即沿公路向南北两方攻击,将卡盟日军唯一的后方补给线——孟拱至卡盟的公路切断。

日军起初对驻印军迂回部队在其后方的作战行动毫无提防,遭我军袭击后尚以为仅是少数伞兵部队的骚扰,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待其退路被我军切断后,才惊惶失措地调集重兵反扑。担任正面攻击的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主力,趁敌慌乱和兵力分散,于6月上旬协力猛攻,一举将正面之敌击溃,终在6月16日攻克卡盟。敌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仅率残部千余人翻山遁去,这一仗我军毙伤日军不下五千人,仅敌人在战场上遗下的尸体便有1600余具,另俘敌大尉以下官兵近百名,缴获各种火炮30门,步枪数百支,汽车200余辆。

日军主力与驻印军在卡盟决战期间,英军一部趁虚进袭孟拱城,不料遭敌反击,形势危急。新三十八师奉命火速驰援,6月18日,该师先头部队抵达孟拱城东北的北岸,并连夜乘橡皮筏偷渡。于20日晨猛袭日军侧背,解救了英军的危局。23日,新三十八师后续部队源源开到,遂三面围攻孟拱城。经两昼夜激战,日军不支溃败,残部泅水逃窜,驻印军占领孟拱。随后,新三十八师一路扫荡前进,与先期到达缅北重镇密支那的新三十师等部队会合,孟拱谷地战役胜利结束。此后,卡盟、孟拱、密支那之间的公路、铁路均畅行无阻,从而奠定了缅北反攻战役胜利的基础。

密支那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端的缅北中心地区,是缅北公路及铁路的联结点,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日军在此筑有坚固工事,并设重兵防守。为夺取密支那,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曾在新一军主力进攻孟拱谷地之初,于4月下旬派遣一支由美军将领梅利尔指挥的中美联合部队,由胡康谷地出发,穿越悬崖峭壁、森林茂密的库芒山区,一路辟道前进,深入日军后方。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行军,犹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密支那日军面前,中美突击队趁敌人猝不及防、仓促应战之机,迅速攻占了密支那机场,随即开始攻城,一度突入市区。可惜梅利尔在关键时刻指挥失误,失去了有利战机,并使部队蒙受较大损失。此后敌我一再加强攻守,战事陷于胶着状态。

5月23日,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参谋长波德诺和我,率新三十师、第五十师主力和第十四师一部,空运至密支那增援,并由我们及新三十师师长胡素、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等五人组成临时指挥部,波德诺及另一位美军将领麦根接替梅利尔,相继担任前敌指挥。后经十余日苦战,我军先后突破日军部分防线,占据一些重要据点。但敌人凭借坚固工事和丛林地带顽强死守,使我攻击部队伤亡惨重、进展缓慢。7月初,我再度飞赴前线视察,深觉各部胶着不动、拖延时日,决定重新调整兵力、加强火力,发动全面攻击以期一举克服。7月7日,我军发动攻击,各部在空军和地面猛烈炮火支援下掘壕攻击、节节前进,大部突入市区与敌激烈巷战。日军虽屡经补充,但在我陆空协同打击下死伤惨重,阵地亦多崩毁,被迫向城北龟缩。至7月底,我军已将密支那市区占领大半。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鉴于城北日军工事强固,正面强攻伤亡太大,乃于8月2日晚密派轻装敢死队,分组潜入敌阵地后方,将日军通讯设备全部破坏,并于次日拂晓猛袭敌指挥所,我正面攻击部队趁势发动总攻,日军在混战中被歼灭大部,其指挥官水上源藏大佐自杀,仅有残部约800人沿江向八莫方向逃窜,我军终于攻克了密支那。自此,中印间空运可径由密支那及附近上空往返,不必再飞越驼峰,故该役对我国后期抗战贡献殊大。

密支那战役结束后,驻印军各部队进行了休整。其间,驻印军奉命编为两个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辖新三十师、新三十八师)和新六军(军长廖耀湘,辖新二十二师、第十四师、第五十师),总指挥仍由史迪威担任,并成立驻印军副总指挥部,我就任副总指挥。

1944年10月初,印缅地区雨季刚过,驻印军各部奉命向南继续挺进。新一军沿密八(莫)公路向八莫前进;新六军经和平向瑞古方向前进,八莫是日军侵犯我国滇西的战略基地,此地得失,关系缅北及滇西全局。日军于密支那惨败后,决心固守八莫,遂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不断加强八莫的防御工事,大小据点遍及每条街巷。10月中旬,新三十八师与日军接触,双方发生激战。驻印军汲取密支那战役的教训,采取陆空步炮协同,战车掩护,逐点歼敌的战术实施攻击,效果甚佳。攻城期间,我多次由列多坐美军小型侦察机前往八莫上空及新三十八师师部督战。见到整个八莫城在盟军飞机和我地面强大炮兵的轰击下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日军炮兵几乎完全被压制,城内建筑大多崩毁。

新三十八师各部队在浓密炮火支援下,由战车掩护迅速跟进,迭经激战逐一清除了日军在八莫外围的各个据点,随后向据守八莫核心阵地的日军发动凌厉攻势。至11月15日,我军攻克八莫,日军指挥官原好三大佐被击毙,守敌大部被歼。战后从缴获的敌人文件中得知,日军原拟在八莫死守三个月,等待增援部队到达后再转移攻势,然而驻印军仅用28天,就彻底粉碎了敌人的企图。

当新三十八师围攻八莫之际,新三十师主力分路沿八南(坎)公路及两侧山地,向南坎进击。该师在卡的克附近与由南坎出援八莫的大批日军遭遇,双方恶战数日。日军发动无数次疯狂冲锋,均被新三十师粉碎,最后只得丢下近两千具尸体和许多武器装备,仓皇向密林溃逃。

新六军方面,新二十二师于11月初渡过伊洛瓦底江,连克瑞古、曼大、西口,在八莫以南与新三十八师会合后,又以一部兵力渡过瑞丽江,攻占拉西及芒卡各要点,再奉命截断腊戍、畹町公路,并集结待命。

其间,史迪威将军奉调回国,美军将领魏德迈、索尔登分别继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和驻印军总指挥,我仍任副总指挥。这时因国内湘桂战局吃紧,新六军主力第十四师、新二十二师分批空运回国。原新六军第五十师归入新一军建制,仍留在缅北地区作战。

1945年1月,新一军继续向南坎进攻。为避免正面攻坚作战,该军仅以部分兵力从正面牵制敌人,另由新三十师派出两支奇兵,于大雾中偷渡瑞丽江,分别迂回至南坎以北及西南地区,然后突然发动进攻。日军未曾提防我军偷袭,虽拼命挣扎,但在新一军主力夹击下很快被歼灭。1月15日,该军攻克南坎。第五十师亦将瑞丽江北岸的日军全部肃清。

为迅速打通中印公路,新三十八师奉命由南坎向东北方向的芒友进攻。1月27日,该师攻占芒友,并与卫立煌指挥的滇西远征军胜利会师,中印公路乃告全线贯通。

继而,新三十八师又挥兵南下,连克贵街、新维,并在新三十师的配合下,击破日军的逐次抵抗,于3月8日攻占位于滇缅公路中心的战略重镇腊戍。随后,新三十八师转而西进,与先期到达的第五十师会师于细包。3月15日,第五十师再与英军会师于曼德勒东北之乔梅。至此,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战役胜利结束。

中国驻印军10万抗日将士,肩负着祖国的重托,与美英盟军协力作战,战胜了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异常险峻的地理环境,修筑了一条全长560余公里的公路,并铺设了一条当时在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道,使抗日作战物资再度源源输入中国,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同时,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在盟军支援下,基本全歼了日军精锐的第十八师团、第五十六师团,重创日军第二师团、第三十三师团,并歼灭日军第四十九师团、第五十三师团各一部,前后毙伤日军10余万人,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凶焰,牵制住了日本缅甸方面军的预备队,为收复缅甸及配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国境线以外,与美英盟军直接进行战役上的协同作战,这是唯一的一次,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因此,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战役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取得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