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真正的企业家大多有“逆商”

时间:2024-05-04

王石记录了他第一次拜访褚时健时的情景,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真实细节之处的企业家精神: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哀牢山,我见到他的时候,昔日“烟王”已是地道农民模样:头发花白,微驼着背,白色的圆领衫松松垮垮,上面还沾有泥土。褚老正和一个人讨价还价。那个人帮他修水泵,开价80元,褚厂长说:“最多给你60元。”他俩就围绕着80元还是60元讨价还价。

我很好奇地问他,既然种橙子,为什么不引进国际上很好的橙苗,而是从湖南引进种苗呢?他就给我讲道理,说哀牢山的土壤怎么样、气候怎么样,之后大谈挂果之后是什么情况,又说这个橙子怎么怎么好……

一个70多岁的老人从头开始创业,大谈80岁以后的场面,这是一种何等珍贵的企业家精神!事实上,作为企业家,他们的确是个特殊的阶层,他们不仅要预测未来的产品,还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控制生产流程等。

从上述描述来看,笔者认为,褚时健身上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一种更难能可贵的精神:逆商!

逆境最能考验人

褚时健做过三个企业,戛洒糖厂、玉溪卷烟厂、新平金泰果品。每一次,摆在他面前的都是一个烂摊子。

但褚时健的字典中没有“困难”二字,他说:“这世上,太顺手的事情不多。不怕,再难的事情都不难;怕,再容易的事情都难。”

从小,褚时健就有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青年时,父亲早逝,褚时健早早就担起了家中重任,高中毕业后参加了边纵部队,成为一名小游击队员。而后,在地委和行署工作期间,处理复杂的征粮工作。征粮时,摆在褚时健面前的是农民与政府之间不断地对抗,这时,他开始展现他特有的管理才华,用利益平衡原则处理了双方之间的矛盾,让上级领导刮目相看。

1959年,在褚时健被下放期间,其一家三口的经济来源只有22.8元,但褚时健并不害怕苦难,反而苦难磨炼了他超乎常人的绝地反击能力。当时生活清苦,没钱就自己种菜、养鸡、打柴。被打成“右”派期间,褚时健学会了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如何与人交往,第一次开始自觉思索人生道路如何走。

身处逆境的褚时健更掌握了生存的技巧,也在这些技巧中摸索出很多经济原理。1961年“摘帽”以后,他管理过种植园、畜牧场,先后当过糖、酒、纸等行业的小厂长。

1963年6月,褚时健调到新平县戛洒糖厂当厂长,在褚时健面前的是一个不到200人、年亏损达到20万元的濒临破产企业,面对这种情况,褚时健天天泡在生产车间,研究工艺,他将传统的3个滚筒压糖变成了12个滚筒压糖,使甘蔗中的糖分被充分提取,常压下煮糖燃料消耗多温度要求高,他换上了真空密封罐,用蒸汽煮糖……他不断用技术改革改变生产面貌,又用他擅长的成本计算理念,尽量压缩成本,加大产出,别的糖厂100斤甘蔗出9斤糖,而他能出11.5斤;别的厂燃烧消耗与产品比例是5∶1,而他能做到0.8∶1。从亏损到赢利,褚时健仅仅用了一年时间。

1979年,褚时健到玉溪卷烟厂上任,当时玉溪卷烟厂已经建厂将近二十年,尽管坐落在云烟之乡,但几经折腾,仅仅形成了一个年产卷烟30多万箱,半机械、半手工作坊的中型企业。特别是在经历了特殊时期的折腾之后,工厂产品积压,效益不好,十年造成的恩恩怨怨形成了工厂复杂的人际关系,派系斗争严重,生产设备落后,产品库存积压极其严重,人心涣散,职工收入低,干劲不足。原来的烟厂厂长调走之后,一直没有合适人选,褚时健选择玉溪卷烟厂,心中也是没底,但再难啃的骨头,褚时健也没有退缩。

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大难题。褚时健知道,光靠上级命令肯定行不通,重要的是把产品质量做上去,让职工获益,让职工认可。

但实际情况还是出乎想象,1979年10月,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正处于极度困难之中,6万多箱卷烟积压在仓库,工厂缺资金,工人低收入,职工家庭挤住在20世纪50年代建厂时盖的破房子里,整个厂区破烂不堪,人心浮动。看着这一切,褚时健心里虽然担忧,但是迎难而上,决心找准机会把职工已经丧失的信心树立起来,让他们看到希望。

这时,51岁的褚时健,重新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他善于处理关系,用强硬的作风处理了厂内的派系斗争问题。他心里始终摆着职工的利益,要想提高产品效益,先要得人心,四个月时间,褚时健就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

接着,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改革,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卷烟厂成长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现代化烟草企业。

但71岁的褚时健却锒铛入狱,一代烟王,自此谢幕。再等出狱后,褚时健已经75岁。

75岁的老人选择再一次迎难而上,开始种橙,他将自己的晚年奉献给哀牢山的热土,十年时间,为的是种出一颗好橙子。褚时健曾说,一个人总要干点事情,事业有成了,个人才干也就体现出来了。

褚时健对自己的评价是前半生走的道路很坎坷,从1959年开始的近二十年时间非常艰苦,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褚时健有一种在困境中求生存的特殊能力,他做事非常认真,无论干什么只要分配给他都力求干好,用积极态度来对待现实。

在经营管理上,他始终相信和坚持一条——保证产品质量。到了玉溪卷烟厂,依靠群众,依靠科学技术把生产力提高了。

他觉得要先学会做人,只有做好了,事情才做得好。要让人们觉得你可信,你能干事,你的人格也就充分反映出来了。他认为做人的原则是要诚实,对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要看得过重。

拥有“逆商”大多都会成功

媒体将褚时健的精神称为“逆商”,所谓“逆商”,是一种在前进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从困难中重新站起来的精神。

对于普通人来说,逆境并不陌生,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很多困难。对于企业来说,道理也是相同。真正成功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经历的逆境少,而是恰恰相反,实际上,许多成功者正是在逆境、困难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逆境是生活的一部分,逃避逆境等于逃避生活。

美国管理大师詹姆斯·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将企业家应对困难的能力称为“斯托克代尔悖论”。他认为,每一家实现跨越的公司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是困难重重,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如吉列公司面临收购战,纳科尔公司面临进口问题,富国银行遭遇银行业取消管制,皮特尼·鲍斯公司有失去垄断的危险,雅培公司面临产品撤销,克罗格公司必须改变几乎所有商店的经营模式,等等。但在每一个案例中,他们的管理队伍都显示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他们平静地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坚信不疑,相信不论道路如何险阻,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斯托克代尔悖论”的核心是,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 不论它们是什么。

从褚时健的身上,能看出中国企业家的这种“逆商”精神,也就是柯林斯所说的“斯托克代尔悖论”。褚时健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都被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这位当年的边纵队员在右派下放期间就显现了极大的耐力,他非常能吃苦,体格强健,用其他右派的话来说,能干活,身体素质好。下放农场期间,有很多人不堪苦痛接连去世,褚时健没有被困难打败,他用开荒、打野味、捞鱼等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回顾褚时健一生经营的企业,每次都是从困境开始,糖厂濒临破产、烟厂一败涂地、果园荒不聊生,褚时健拥有的就是柯林斯所说的卓越领袖的精神。玉溪卷烟厂鼎盛时期,他锒铛入狱,75岁出狱后还能东山再起,不得不说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最值得钦佩的企业家。

褚时健之所以成为励志的典范,正在于他的这种逆袭精神,而这种精神往往是企业家领袖身上最欠缺的。

美国一家名为《成功》的杂志每年都会报道当年最伟大的东山再起者和创业者,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即在遇到强大的困难和逆境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不轻言放弃。

可口可乐的前总裁古兹维塔四十多年前随全家人匆匆逃离古巴,来到美国,身上只带了40美元和100张可口可乐的股票。经过四十年多后,这位古巴人竟然让可口可乐公司在他退休时股票价格增长了7倍,整个可口可乐价值增长了30倍!古兹维塔在总结自己的成功历程时讲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即使走到了绝境,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抱着必胜的决心,你仍然还有成功的可能。”

卓越的领导不是始于远见卓识,而是始于让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并积极地采取行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