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中国陶瓷器皿的发展,几乎是一个容器革命的历史。人类文明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容器的革命。最原始的人类,自己的两只手,就是最简单的容器,捧起水就可以喝。容器的革命不停地前进,我们可以把今天的容器想象得宽泛一点:硬盘、U盘是容器,可以容纳巨大的知识;汽车是一个移动的容器,能够让人迅速地发生位移;家里的澡盆也是一个容器……从这个广泛的意义来讲,陶瓷就是中国文明史发展和进化中,最有意思的一种容器,其中包含着巨大的社会内容和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人发明陶瓷有一个久远的追求,就是希望烧得更白一些。陶瓷的两大装饰手段是釉色和纹饰,釉色是抽象的,而纹饰比较具象。今天我们只讲釉色。陶和瓷之间有很大的科技上的差异。今天说的瓷器在科学上是指有一定的透光率,很低的吸水率,并在高温下形成。一般情况下,瓷器上一定有釉,釉色就成为一个外衣。
从釉色的角度去思考陶瓷,我想对理解陶瓷应有很大的帮助。在古人的想象中,理论上来讲,白是起点,黑是终点;但是在烧制的追求上,白一开始就是追求的终点,人们追求尽可能地烧白,白瓷是中国人追求陶瓷的一个终极目标。在陶瓷初创时期,烧一个白瓷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法将自然界的杂质去掉。一般来说,所有的陶瓷釉色都是金属的成色,金属在高温下呈现五彩斑斓的颜色,我们知道那就是金属成色迹的作用,包括彩色玻璃也是这个原理。
白瓷:源于对纯粹的追求
追求白瓷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做一个减法。我们希望把白瓷烧白,就要把杂质去掉。自然界中铁的含量超过2%的时候,瓷器就开始渐渐变成青色;上升到6%的时候,大约就变成了黑色;在2%到6%之间,就是颜色程度不同的青色。所以白瓷中铁的含量一定要低于2%,如果把铁的含量控制在2%以下,瓷器就会呈现白色。大约是在北齐,北朝时期,已经可以烧造相对意义上的白瓷了。这时的白瓷,在釉厚的地方,白碗的中心部分,以及足的转角部分都会呈现青色,表明还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就是铁质存在釉色之中的痕迹。
古人烧造这种白瓷的动力源于对纯粹的追求。所有的追求一开始总是简单而纯粹的。在中国人烧造科学意义上的白瓷之后的一千年里,欧洲人才能烧出真正意义的白瓷。欧洲,包括中东地区,很长时间之内都还只是釉陶,就是上釉的陶器。釉陶的强度是很低的。
中国瓷器强度非常高,在生活中使用时可以感受到,但釉陶做不到这一点。在嘉世德的拍卖录上,我看到大量的中东10世纪到14世纪之间的釉陶都是破损的,很少有完好的。但中国这一时期的瓷器完好的非常多。
北齐时就已经烧出来很多的白瓷。紧接着就是唐朝,唐朝的白瓷占中国的半壁江山,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是青瓷,北方是白瓷,南边是越窑,北边是邢窑。唐代政治中心在北方,高科技的东西比较贴近政治中心。使中国人在陶瓷美学上的造诣大大上升一步的,就是邢窑的出现。观复博物馆有一个《瓷之色》的展览,展出了很典型的邢窑作品,其中有非常白的罐子,做得非常盈润。今天你看到的感受不一定非常强烈,但是设身处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那带来的就是非常有冲击力的感受了。当时的白瓷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确立了官窑的雏形。
三十年前,我刚接触陶瓷的时候,全世界写有“盈”字款的仅有三件。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去香港,在一个著名的古董店里看到一个刻着“盈”字的碗,当时一看就知道是真的,心里忍不住狂喜。心想跟这个店家商量要怎么买,店家出价很贵,费了很大劲才买下来。当时以为我买下的那件是老四,现在连四百都排不上了。因为带有“盈”字牌的这两年挖得特别多,河北省一个考古所一次出土就是六十多件。我凭感觉统计了一下,现在流散在市场上以及在各个文博单位带有“盈”字的大概有一千件左右。
在中国的唐代就可以烧到如此之白的,那就是邢窑。
北方邢窑,是白瓷;南方越窑,是青瓷。唐朝茶圣陆羽是一个南方人,站在南方的角度看不起邢窑。他说邢窑不如越窑,那只是他一个人的意见,或许他是站在茶道基础上说的。但是白瓷对中国陶瓷的贡献,在唐代,尤其是邢窑,确实是划时代的。影响到唐代后期、五代时期,到北宋初年,白瓷都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邢窑到了五代时期,就逐渐演化成了定窑,定窑是五大名窑里最老的。定窑的白跟邢窑的白是不一样的,邢窑有点偏色,偏青,定窑偏牙黄色。
再往后走,就是元代,由于景德镇的异军突起,使瓷器后来的装饰——世俗化的装饰变成可能。宋是一个分界线,元大量绘画陶瓷充斥市场,人趋向于俗,趋向商业机会。科技越发达,人就越趋向于俗,这是一个规律。到了明末清初,景德镇已经有彩瓷了,输出到国外,赚了很多银子。
黑釉:极致的美学追求
黑釉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黑釉已经非常黑了,釉的含铁量增加,超过6%,就是黑的了。尽管唐代有很多黑釉,但还不是一种带有强烈美学追求的意识,感觉上还是无奈之举。到宋代,黑釉成了一种追求。定窑本来是烧白瓷的,但是也烧黑釉,叫黑定,也叫墨定。福建的建窑,为什么是黑的?跟我们的饮茶习惯有关。在唐朝饮茶是加佐料的,可以加姜、盐、蜂蜜,有点像今天的菜粥,连茶叶一起喝下去;宋代提倡喝茶没有佐料,一定保持茶香,对于喜欢的人是茶香。宋代提倡喝纯茶的时候,就把所有可能异味的东西,例如姜的味道很大,全都去掉了。宋代喝茶是很贵族的事情,很麻烦,过程非常漫长。在点茶以后,茶叶出很多的沫,沫挂在杯子边上看茶叶好坏。有点像我们喝啤酒沫,倒在杯子里面,沫马上下去,肯定是啤酒有问题。挂杯时间的长短,表明这个茶的好坏,跟啤酒的道理一样。当时黑盏是流行的。建阳窑含铁量比较高,保温性好。古代没有空调暖气,冬天喝茶会很冷,碗需要保温,只有建阳窑的盏是保温的,喝茶的时候先用火烤一下,很长时间都可以保持温度。
黑作为宋代陶瓷的一个追求,是有实物存世的。到了明朝,黑瓷就很少了。到康熙的时候,出现了中国的黑瓷,叫乌金釉。
青釉:如冰似玉的珍宝
瓷器另一个大项是青釉,在商朝就出现了。原始瓷跟现在的瓷器从科学角度看还有一点差距,但是从很多数据上看已经很不错了,比如烧的温度比较高了,硬度也比较高了,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越,吸水度降低了,等等。这种叫作原始青瓷。
茶圣陆羽对唐代越窑的青瓷评价非常高,如冰似玉,质感非常好。越窑最终成就了秘色瓷,历史上都有记载,看到实物是在1987年,在法门寺偶然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账本,写了一十三具秘色瓷,一下子把困扰中国上千年的问题解决了。秘色,不是一个具体的描述,就是一个很秘密的颜色,这个颜色是青色中略带一点灰。唐代时候的青瓷,烧不了宋以后那么美丽。
这种颜色,不是当时刻意的追求,是没有办法使青色烧得更为漂亮。宋代五大名窑,定窑之外,剩下都属于青瓷类。再有就是柴窑,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柴窑出北地。后来学者拼命解释北地是哪里,站在南边往北边一看都是北地;有一个学者说,北地就是景德镇,这是站在广州角度说的。后来查《史记》才发现,北地有实际的地名,北地郡,就是耀州窑辖区,有点像北京说东城,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不是一个城的东侧。
柴窑应该是陕西耀州窑系,耀州窑有一个地方出土了很多残件,真是非常漂亮,不能想象一千年前的瓷器烧成那样了。
越窑和龙泉,龙泉被烧漂亮的时候,越窑就被市场淘汰了。
龙泉到了南宋以后,质量迅速提高,跟政治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政权南宋北宋是一个大迁移,从北边迁到今天的杭州,就是临安。杭州距离龙泉近很多,政治中心的转移,导致了科技布局的重新开始。龙泉窑迅速成为一个很受市场喜欢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瓷器。同时釉开始革命了,北宋釉是透亮的;南宋的时候,是不透亮的,包含所有的地域特色。耀州窑是甘蓝青,龙泉是梅子青。北方人粗犷,颜色深沉;南方人细腻,颜色就柔美。
酱釉:低成本的美艳
酱釉是一种追求,不是天然生成的颜色。严格意义上的酱釉,宋以前没有出现。宋代为什么出现酱釉?主要跟漆器有关,漆器是高贵的器皿。玻璃工业,从战国起到汉、唐,一直非常强大,为什么入宋以后,找不到玻璃器?就因为陶瓷的一枝独大,把它灭杀了。漆器以前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贵族都使用,由于陶瓷的低廉成本和良好的实用性,漆器很难生存,宋以后急剧减少。漆器成本非常高,一个漆器的碗抵得上十个陶瓷,甚至一百个陶瓷的成本,所以很难生存。
历史上有很多专门的窑,定窑就是白瓷,耀州窑就是青瓷,主要窑口对着主要的瓷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酱釉在明清以后一出现,就是在夹缝中生存,量不大,但是一直有。而到了清代以后,尤其雍正乾隆时期,酱釉地位开始提升,名字都变了,叫紫金釉,因为当时景德镇的土都叫紫金土。
中国清代的官窑,从顺治开始,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十朝,鼎盛时期是乾隆时期,高达百个官窑品种,各色颜色釉等。依次递减,到了宣统一朝,清朝最后三年,陶瓷的品种只剩寥寥无几,粉彩,还有紫金釉。为什么这么一个看似不那么讨好的釉色,能够留到最终?一定包含着道理。
酱釉很有意思,说它浅也不算,深又深不到头,你进它退,某一个瓷器生产出来,它就退到一边。永远站在一个角落,又不能没有它。封建王朝最后拉上大幕的时候,居然就剩下它了。
官釉:永远的配角
“盈”字款开官窑先河,是官方的代表,秘色也是官方的态度。到了宋代,由于皇帝个人爱好,使瓷器由白变青。白瓷流行时间过长,之后就逐渐没落。北宋的汝窑、官窑都是青色。宋南迁以后,依然沿袭这个追求。除了美学以外,还有很多哲学思辨,乃至政治学的思考。中国陶瓷美学的高峰在宋代,不可逾越,就是包含了政治。后面的美学就是美学的,无法超越,没有政治的思考了。元明清以后所有官窑的仿制,都是一层皮,不再想内容了,因为没有那种感受了。
宋代五大窑,汝官哥定越。曹钊说,哥窑仿制的官窑非常相似。新中国成立以来,宋墓没有出土哥窑,出土哥窑全部是元墓。周杰伦唱过一首歌叫《青花瓷》,我跟作词者方文山聊过,他说写的就是汝窑。青花瓷的名字是后来改的,因为汝窑听起来比较怪,名气再大,也不容易传唱。
色斑釉:审美宽泛
在唐朝以前,陶瓷不见标准意义的色斑,因为不是一个追求。宋以后开始点彩、铁锈斑等,看得出来是主动追求;景德镇点褐彩,但是这些延续不下去,因为中国人不是很喜欢这种颜色。白瓷上点三个点,会认为是烧坏了,不觉得好。
元朝的时候,龙泉青瓷中点过褐斑,日本人叫飞青,捧它为国宝,我们国内没有,大博物馆里面没有正经的产品。为什么?因为我们审美不认可,心理上不接受,这些就流向了日本。清代康熙的时候,国家强盛,心态放松,审美就比较宽,又出现了色斑作品。到了康熙,虎皮三彩等都是创新品种。
过去陶瓷是追求人工,不追求自然。当人工能够游刃有余地操作的时候,就开始追求自然,开始仿自然的纹理,宋代、唐代都有仿生,清代就是无所不仿,都做到了极限。果品蟹盘都是瓷器仿生的,还有玳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