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204)
日语和汉语的“配虑表现”的对比研究
——以“依赖表现”为中心
曹冠楠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04)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交流能顺利进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语言化再进行传达。为了在不损害说话人的尊严、保留本人的风格,恰好地传达意志和意向的同时维持和听话人的关系,需要在说话时顾虑亲密度和距离感的设定,用话语来表达敬意或是拉开距离。守屋(2004)把这些反映了配虑的语言表现称作“配虑表现”。
配虑表现;依赖表现
由于对“配虑表现”进行全面分析较为困难,所以论文将以“配虑表现”中的“依赖表现”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依赖”这一发话行为,对以日语和汉语为母语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当“被依赖者”的性别、“别依赖者”和“依赖者”的亲疏关系、“依赖”事项的负担程度发生变化时,“依赖表现”会有怎样的不同。从语用论的角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日语和汉语的“依赖表现”的特征及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进一步地探究其背后的成因。
关于“配虑表现”的研究,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是在“礼貌原则”理论热炒的影响下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将“礼貌原则”介绍到日本的是生田(1997)。生田在《言语》(1997)特技“礼貌原则的语言学”中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布朗与列文森(Brown,P&S.C.Levinson1987)的面子理论,并指出将“礼貌语言”称为“配虑表现”更为妥当。这一论述可以说是日语“配虑表现”研究的实质性的开端。山冈(2004)详细地介绍和概括评价了有关“配虑表现”的研究,并对之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姬野(2003)则从“利益和负担”的角度对“配虑表现”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配虑表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双方的心理压力机心理负担。守屋(2004)从语法结构的视角出发,尝试从语法结构看日语“配虑表现”的语法特点。彭飞(2004)认为日语中的“配虑表现”应该从词汇、语法、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从汉日对比的角度探讨了“配虑表现”的功能与特点。牧原(2011)从副助词、态、时态、相等语法范畴的角度对“配虑表现”进行了研究。
然而,对于“配虑表现”中国至今为止没有广为认同的研究定论或研究报告出现,甚至对于“配虑表现”的定义还未形成定论。汉语中有关“配虑表现”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于汉语“委婉表达”、“礼貌表达”的研究,对于语言中体现的得体有待进一步研究。李军华的《汉语委婉语研究》根据汉语中“委婉表达”的界定,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汉语“委婉表达”的特征、原则,为人们使用“委婉表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另外,张拱贵主编的《汉语委婉语辞典》也为“委婉表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体系。
在中国,以“礼貌原则”为中心而进行的英语和汉语的比较研究并不罕见,可是关于日语的“配虑表现”的研究,尤其是从中日对比的角度进行的“配虑表现”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盲点。但是,曾有学者指出“配慮表現は実に研究テーマの宝庫である。未開拓のテーマが無尽蔵にあると言っても過言ではない。これから向こう十年の日本語語用論研究は、配慮表現研究が主流となることは間違いな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语用学角度出发的“配虑表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值得开发的领域,尤其是从中日两国对比方面的研究将备受瞩目。
本论文并不是分析“配虑表现”的全貌,而是将研究范围限定于构成“配虑表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依赖”这一言语行为,以“依赖”时使用的“配虑表现”为对象进行研究。本论文将对以日语和汉语为母语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当“被依赖者”的性别、“别依赖者”和“依赖者”的亲疏关系、“依赖”事项的负担程度发生变化时,“依赖表现”会有怎样的不同。从语用论的角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日语和汉语的“依赖表现”的特征及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进一步地探究其背后的成因。这不仅有益于加深对中日不同文化的理解,而且对于今后的日语教学也将有所帮助。
中日两国的配虑表现都体现出了说话者对对方的顾忌,但是总的来说日语表现更加纤细、周到,表现方法更加丰富。也有一些在汉语当中不需要注意,但在日语中需要顾忌的场面。即使是同样都需要顾忌的场面,具体的表达原则也不一样,其原因还是在具体的场面中藏在背后各个语言习惯的心理和文化因素。
中国社会会鲜明地表达个人的立场,喜欢将自己的意图用乐观的态度明示出来,自我主张的倾向性很强,而在日本社会中更强调的是,减少语言的交谈,更多地寻求心里的交流和和谐,以心传心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配虑表现随处可见。
中日两国语言表达的不同体现了中日不同的文化模式,在日常交际中,我们无法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所以应该充分理解中日两国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对其文化采取绝对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1] 守屋三千代(2004)「日本語の配慮表現――文法構造からアプローチ」『日本語日本文学』第14号 創価大学日本語日本文学会
[2] 姫野伴子(2003)「配慮表現からみた日本語:利益って負担」『月刊日本語学』16(4)大修館書店
[3] 彭飛(2004)『日本語の「配慮表現」に関する研究――中国語との比較研究における諸問題――』 和泉書院
[4] 山岡政紀(2004)「日本語における配慮表現研究の現状」『日本語日本文学』第14号 創価大学日本語日本文学会
[4] 刘亮亮(2013)“日汉得体表达(「配慮表現」)先行研究综述”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31期考试周刊 p68-p69
曹冠楠(1993-),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硕士研究生,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同声传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