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余华:永远的“先锋”——奔向后现代及其转身

时间:2024-05-04

(河北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余华:永远的“先锋”
——奔向后现代及其转身

侯晓岚

(河北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河北石家庄050000)

余华作为一名先锋作家,从前期作品到中后期作品,都充满了先锋性。他的作品几乎偏执地叙述着暴力、灾难乃至死亡,小说直面鲜血淋淋的死亡,又在后期从执着于暴力、死亡书写到向传统文学的回归。可以说,余华从奔向后现代的先锋到回归文学传统的“先锋”,在迷失与反思中不断走向成熟。

余华;先锋;《活着》;《第七天》

若以余华90年代的转型作为分界,其前期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反对庸常、追求标新立异,是一个富有激情奔向后现代的先锋者;而转型后则是在用其独特的感悟和表达方式向中国传统哲学返归,诠释着文学精神的时代递嬗以及对当代文学生存空间的思考,从这种意义上讲,余华俨然是一个不断思辨不断超越的“先锋”。

1 奔向后现代的先锋:余华的前期创作

1.1 直书死亡、暴力的叛逆者

作为先锋主力作家的余华,在其小说创作中始终弥漫着暴力的压迫和死亡的痛苦,“自步入文坛的那一天起,便怀着对生活常理和社会规范的怀疑与颠覆态度,以超然物外的零度情感叙述死亡。”叙述死亡,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学“重生轻死”的反叛,余华将那些近乎唯美的死亡书写、拆穿、剖离,放在台面上去展示,将他眼中的“真实”世界——暴力、血腥、死气阴郁呈现在文本中。

1.2 敢于叫板主流文化的勇士

从余华的创作来看,无论是对传统“重生轻死”的生死观的颠覆,还是对历史宏大叙述的抛弃,他以一种完全不合作的姿态,对现实世界的剖析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就算是同时代的先锋作家,苏童那里至少有“对美的毁灭的心痛,对历史的衰败的伤悼”,莫言那里至少有对先辈朴素生存方式的讴歌,而在余华这里却只有对理性的不理不睬和对强大的虚构世界的蔑视,这让他在主流文化下显得特立独行。

余华的特立独行集中表现在对于严肃命题的解构,首先就是对传统意义上以生命朝圣为追求的个人成长史进行摧毁,在他这里成长仅是一个仪式,而它最大的价值便是印证成长的戏剧性。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即便“我”用珍重“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的方式纪念自己的成长,但是对于成长的意义“我”只能在一场哄抢苹果的纷乱中,留着鼻血、忍着疼痛体会十八岁的意义。在这里,余华把成长描写成了一场充满“苹果”的诱惑和血的腥味的哄抢事件,少年始终惦记的旅店终是遍体鳞伤的汽车的“心脏”,远行的终结演变成方向的无定向性和归宿的不确定性。

在余华的叙述中,他总是用一个独行者的方式把这个理性世界撕扯得破破烂烂,把宏大的拆开成琐碎的,把完整的扭断为破损的,把血缘写成绞肉机,把道德当成刽子手。由此,他便成了主流文化的叛逆者,成了实实在在的先锋者。

2 回归文学传统的“先锋”:余华的华丽转型

2.1 一边 “活着”一边寻找文学的温情

《活着》在余华的创作历程中可谓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力作。尽管《活着》中依旧保存着余华惯有的对暴力、死亡的叙述,但显然流淌着一股脉脉的温情。尽管围绕福贵周围的亲人都相继死亡,但是他还可以与老牛相伴,在夕阳下即便是孤独但还是活着。

“作为一个名词,‘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痛苦、无聊和平庸。”或许,在余华看来,死是件容易的事,而活着却不易,即使在生活的深渊中无法摆脱苦难也要艰难的活着,即使在“活着”沦为为了活着而活时也要活着,也只有活着才有机会活出生命的意义。这就是余华的温情,这也是文学的温情。

2.2 丈量作家之笔与读者之心的距离

余华从执着于暴力、死亡书写到向传统文学的回归,与其像部分研究者认为是先锋的式微,倒不如说是向读者的靠拢。叙事试验在价值多元时代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在商品化时代文学失去读者也就意味着死亡。

余华的《第七天》上市初就创下了销售佳绩,排除存在作品面世前的宣传和造势的因素,作品本身贴近读者、俯视当下的姿态也是其打响市场的原因。尽管《第七天》中的主人公“杨飞”是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亡灵,但是作品呈现给读者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百态——普通人对于“天价”墓地“死不起”的哀叹,小民百姓面对强权的软弱无力,草根爱情难敌现实的破灭,特权阶层的飞扬跋扈等等。这类事件在现实生活并不鲜见,甚至能与为数众多的中下层百姓的某些际遇暗合,这就很容易触动读者“愤世”的神经。但是作品中不只有不满和愤怒,也有虽无血缘但胜于血亲的父子情,也有不嫌贫不爱富只愿得一人心的恋情,这在物欲横流的钱权社会不失为一丝温情,满足读者对美的、善的向往。一旦读者的情感被触动,作品也就有了第二次创作的基础,更容易延伸其生命线,也就等于让文学有了新的生命。

3 结语

余华从奔向后现代的先锋到回归文学传统的“先锋”,在迷失与反思中不断走向成熟,在剖析中国文学自身话语体系特征和国人传统思维对其价值承载的期待心态后,在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性、后现代性交叉和杂糅的语境下进行建构性思辨。他的努力内含着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诉求的强烈愿望,与世界文学接轨、融合和对话的深度焦虑,以及消费时代的反抗精神。

[1] 洪耀辉.冷峻而不冷漠——余华小说叙事风格阐释[J].小说评论,2005,(6):56.

[2] 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

[3] 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34.

侯晓岚(1985-),女,汉族,河北邯郸人,讲师,传播学硕士,河北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编辑出版学与新媒体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